你写的文章没人看没人转?居然是因为...丨《运营之光》笔记4.1

无论你是否专职做内容,多多少少都需要和内容打交道。本篇文章,就来说说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持续关注内容从生产到消费再到流通和传播的全过程。关于内容,有一个可能优先级和权重最高的事情,那就是内容的定位和调性。

1、内容的定位即差异性

2、如果想要把“调性”这种东西落到实处,你最好先从你的内容背后提炼出来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动作去支撑起这些标签。

内容运营击破三大难题:

一曰内容的生产,二曰内容的组织和包装,三曰流通。


01内容的生产

内容的生产主要有PCG和UCG两种方式。

PCG和UCG

PCG如新浪、搜狐、网易、好奇心日报等通过专业的编辑对内容进行梳理呈现;而UCG则是开放性地任凭你的用户去发言和生产内容,比如知乎、豆瓣。

关于UCG内容生产生态如何持续,可以有多个纬度的方法,比如在产品和文案等各种层面加强引导;不断制造话题,借助话题来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通过“造典型、树标杆”的方式来为用户树立榜样等。

02如何写出用户爱看爱传播的单篇内容?

内容的生产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其中,选题策划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例:以『三节课』这个微信公众号5个月做到10万粉丝这个比较成功的事情为中心展开,阅读量肯定不会差——选题决定了文章的生命力。


如何做好选题和策划?

在《运营之光》这本书里,老黄整理了8个选题策划的纬度。

●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据说这个产品的上线是阿里和腾讯合并的开始》

《微信这么NB的产品,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好?》

●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

《新世相“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运营复盘》

《BAT之痛:李彦宏的焦虑与百度的困局》

《独角兽是怎样炼成的——最深度完整的滴滴出行成长路径分析(上)》

《独角兽是怎样炼成的——最深度完整的滴滴出行成长路径分析(下)》

● 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

《为什么我觉得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

《为什么我们用2年时间只做了1500个用户》

● 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Papi酱2200万拍卖会的始末思考,罗振宇的造势与做局》

《支付宝的“关系”谋略,微信的“红包照片”阻击》

● 数据、盘点、预言类

《2016中国互联网产品经理生存现状盘点》

《201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产品事件盘点》

《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产品预言》

● 共鸣性问题解读

《ta说:不花钱,给我从0做到20万。你怎么办?》

● 与星座、八卦等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

《没想到,最适合做产品经理的星座居然是ta! 》

● 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型内容

《老板让我3天内搞出来一个有爆点的NB活动,于是……》

然而,好的选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需要运营人员日常不断的积累总结,也就是"不断充实弹药库"。


如何收集灵感?

收集灵感最低成本的方式是阅读,其次,与人交谈、独自思考、得到某些特殊经历后的总结也都可以成为你灵感的来源。

平常遇到的灵感,我个人会整理到优读app、有道云笔记等工具中,需要用到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快速调用。


如何长期保证PGC内容体系的供应能力,做好长期内容规划?

团队内部PGC:

确定内容定位和调性,并将内容分解下去落实到人,比如:

新媒体主管:每周2篇深度技巧挖掘

新媒体助理:每周2篇高级功能介绍

实习生:每周2篇文章开源引流之类的

签约作者PGC:

物质激励,人肉跟进陪聊、施压、心灵关怀、压力排解等一系列软硬兼施的手段……

常规内容保底,爆款内容重点突破。每隔1~2周,你都必须有一篇90分以上的内容放出来刺激用户对你的认知。


而关于内容的组织和呈现,请一定形成你自己的某种固定编排风格,千万不要三天一小换、五天一大换(这一块的内容也会在下一篇笔记中谈及),敬请期待。

下篇预告:内容运营之组织篇:如何写出用户爱看爱传播的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