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记录

看了很多别人的秋招记录文章,预感自己近期很快要结束,很想把自己的校招也记录下来。对比起来我的校招,没有北上广的奔波也没有什么背水一战,其实一切都还算是稳稳当当。

2020年4月-6月  春招+论文

金三银四,按理说这个时候我应该已经把简历投出去准备面试,然而我连着两个月却都在写磕论文,等知道有这个说法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

整个校招最难过的应该就是这个月份了,因为论文进度慢压力过大开始失眠因为疫情也不方便去医院;

到了4.14号半夜4点钟醒来看到微信前任在凌晨发的分手信息,在这之前也已经冷战啦天,我尽力去和好,但连续的冷暴力已经让我开始严重的失眠(后来彻底决裂拉黑删除),当天的上午9点半我收到了期刊的退修单(这是投了很多期刊后的第一次退休单,大概率意味着录用);

整个人的状态很差,来不及难过,需要在一周内修改好发回去;就这样经过两次返修后,终于被录用了,于是我开始准备春招的面试,这时候已经是5月份了,暑期实习基本结束;在疯狂投了一个多月简历后终于找到了小米的产品实习

突然记不起自己为什么要做产品的呢?春招的时候还投了运营和数分的岗位

2020年7月-10月  第一份产品实习+秋招

整个实习阶段还是蛮愉快的,做的事情有意思,和小伙伴的饭圈也很和谐,本以为自己有这份实习可以在秋招中蔑视绝大多数公司,后来在9月底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2020年11月-12月  面试

一直到11月份自己还是0互联网产品offer的时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反观自己的两个问题:一是不懂得展示自己;二是周围的小伙伴都至少2份产品实习;三是对于产品基本技能的欠缺。于是我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大量面试不断得到反馈,通过面试了解各个类型的产品,并让自己适应面试这件事情,秋招之前自己有过两份实习,但只有4次面试经验;二是带着“什么是有含金量项目”的问题,找一份更好的产品实习;三是当时一度认为自己更适合做数据产品,看了很多书,学了大数据相关的技术;

最后我在12月31日,拿到了滴滴的产品实习

2021年1月-3月 第二份产品实习

在滴滴我见到了理想中的数据平台(后来才知道滴滴整个公司很重视数据),有实时监控、异动分析;做过的每一个项目并不大但让我有时间去思考每一个细节;能力很强的mentor

我逐渐体会到面试官们反复说的对项目的思考以及有含金量的项目是什么样子的。很多项目的思考都是要已有经验堆叠出,以及要有公司的支撑

2021年3月-4月 春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