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阅读此文的读者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请及时与团队联系提供解决方案。若想追回损失资产,务必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1. 受害者提诉;网络刷单骗局的起始
2025年7月1日,我离职后第10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邀请进入QQ群。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后来,我看到群里有人分享微信或支付宝的付款码,尝试领取一些小额任务奖励,确实成功领取到了几次,金额大约在3到8块之间。此时,群被禁言了,表示如果还想继续参与,需下载一个他们推荐的App(のように传媒)。下载后,我和一名自称是“客服”的人开始在のように传媒App内沟通,并被拉入了一个任务群。
2. 执行任务、获得“奖励”
在任务群中,骗子开始发布任务,内容大多是关注抖音、点赞视频等简单任务。我按要求完成这些任务后,得到了佣金。任务越做越多,奖励也越高。直到出现了一个需要“助推”的任务,需要垫付资金才能获得更高回报。
3. 资金投入与“助推”任务
接下来的任务让我投入了500元,随后佣金返现。骗子继续诱导我参与更多任务,后来抢到一个回报特高的“助推”任务,我选择了投资1w元。当时群里其他人也都开始参与,并且附有收到账的截图,我没有太多怀疑。
4. 更大的投资与持续损失
接着,骗子提出让我继续投入更多资金,通过“复试单”来弥补之前的亏损。逐渐,任务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我投资更多的资金。我第一次投入3.5万元后,骗子继续诱导我通过虚拟货币和闲鱼交易等手段,继续加大投入,直到我完全陷入了骗局的深渊。
5. 被蒙蔽、发现骗局
最后,骗子甚至诱导我进行贷款,让我陷入了更加复杂的骗局。就在我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时,我已经损失了6万元。整个过程中,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我的心理,让我一步步走向了更深的陷阱。

4、被骗可以联系内容上方蓝色文字链接有联系方式追回损失的金额,他的技术非常厉害!
如遇到诈骗:1.虚假兼职类.2.冒充客服类.3.招聘工作类.4.教育退费类5.招聘类6.快递骗局类7.约炮类8.结关交易类8打榜助力赚佣金.刷单类等等...可以联系我们追回损失。

肇东市民遭遇传媒APP资金陷阱:如何有效追回被套路的资金?
一、传媒APP套路现象概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传媒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一些打着"高收益"、"轻松赚钱"旗号的应用程序。肇东市不少市民反映,在使用某些传媒APP过程中遭遇了资金被套路的经历。这些APP通常以"看新闻赚钱"、"刷视频得佣金"等为诱饵吸引用户注册并充值,随后以各种理由如"操作失误"、"系统错误"、"账户异常"等冻结用户账户资金,导致用户无法提现。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肇东市消协就接到类似投诉超过50起,涉及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这些APP往往设置复杂的提现规则和门槛,用户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或邀请一定数量的新用户才能提现,而当用户满足条件后,平台又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提现请求。
二、常见套路手法分析
这些传媒APP的资金套路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虚假高额回报承诺:APP在推广阶段夸大收益,声称"日赚百元"、"轻松月入过万",吸引用户投入资金或时间。
2.复杂提现规则陷阱:设置层层提现门槛,如"满100元可提现",但当用户账户达到99元时,任务奖励突然大幅降低,使账户永远无法达到提现标准。
3.操作失误借口:当用户即将达到提现条件时,系统会提示"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异常,需要充值解锁或完成更多任务才能恢复正常。
4.账户无故冻结:用户账户突然被冻结,客服要求提供身份验证或缴纳"解冻保证金",但缴费后问题仍未解决。
5.虚假客服诈骗:通过假冒官方客服,诱导用户提供账户信息或转账至"安全账户",实则实施二次诈骗。
三、遭遇套路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传媒APP的资金套路,肇东市民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资金操作:不要再向该平台充值或转账,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2.全面截图保存证据:包括账户余额、提现记录、客服对话、充值记录等所有可能作为证据的信息。
3.修改相关账户密码:如果在该APP使用了与其他账户相同的密码,应立即修改其他重要账户的密码,防止信息泄露导致连锁反应。
4.尝试官方渠道沟通:通过APP内正规客服渠道(如有)进行申诉,注意保留沟通记录。
5.及时报警备案: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证据材料,即使金额较小也应备案,有助于形成案件线索。
四、正规维权渠道与方法
对于已经被套路的资金,肇东市民可以通过以下正规渠道尝试追回:
1.消费者协会投诉
携带相关证据到肇东市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消协可以协助调解,向APP运营方施加压力。投诉时需要提供:
-涉事APP的名称、开发商信息
-个人注册信息及账户证明
-资金往来凭证
-被套路的详细经过说明
2.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如果APP涉及金融业务或支付功能,可向中国人民银行肇东支行或银保监会肇东监管分局举报。举报重点包括: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违规开展支付业务
-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3.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通过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www.12377.cn)或"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在线举报。这类举报会被转交至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4.民事诉讼途径
对于金额较大(一般超过5000元)的案件,可以考虑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虽然成本较高,但对于有明确运营主体的APP较为有效。诉讼前需要:
-确认被告主体信息(可通过工商查询或APP备案信息)
-准备完整的证据链
-评估被告的偿付能力
5.集体维权行动
联合其他受害者共同维权可以提高效率并分摊成本。可以通过:
-在当地论坛或社交媒体寻找相同遭遇者
-建立维权群组共享信息和资源
-共同委托律师处理
五、预防传媒APP诈骗的建议
为避免落入传媒APP的资金陷阱,肇东市民应提高警惕,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核实APP资质:下载前查询APP的运营公司、ICP备案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等信息,确认其合法性。
2.警惕高收益承诺:对"轻松赚钱"、"高额回报"等宣传保持警惕,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基本原则。
3.小额测试原则:初次使用充值最小金额测试提现功能,确认正常后再考虑增加投入。
4.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警惕所谓的"实名认证"要求。
5.关注官方警示:定期查看公安机关发布的防诈骗提示,了解最新诈骗手法。
6.使用正规支付渠道:避免向个人账户转账,使用有交易保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六、相关法律法规支持
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对这类网络诈骗行为有明确规定,为受害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依法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4.《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
七、结语
传媒APP的资金套路是当前网络诈骗的新形式,肇东市民在享受移动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正确的维权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这类APP的监管,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记住,预防胜于补救,对于可疑的投资或赚钱APP,最好的策略就是远离它。
1、《のように传媒》APP是骗局平台吗?
2、《のように传媒》APP操作错误,无法提款!
3、《のように传媒》APP平台无法提款怎么办?
4、《のように传媒》APP软件执行任务时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