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身心随着地图飞出去,飞到了那山、那水、那地方……
一路向西,飞到了那个叫做伏牛山的地方。
俯身望去,红黄绿颜色各异,嵩县、栾川、鲁山、南召、西峡,星罗棋布点缀其中;白云山、老君山、尧山、老界岭,耸立屹立于此。
好多年前,它作别秦岭,来到豫西南腹地,行若卧牛,歇息于此,绵延八百里,我们称之为八百里伏牛山。
凝视与它,心想八百里伏牛山的前世是什么呢?也许是一片波澜壮阔的海?也许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神奇造化,留下了八百里美景,留下了八百里画卷。
这一座座山,望不到尽头的山,树木葱郁,奇石林立,飞瀑直下,春有灿烂绚丽的花,秋有层林尽染的叶,夏有潺潺流水,冬有白雪皑皑。又有着数不尽的药草,是一座座宝藏,又如养在深闺等人识,等待着人们去挖掘。
再看看那最高峰吧,玉皇顶、鸡角尖,高高耸立,风吹过,雨打过,与星空做伴,与白云嬉戏。多少年了,它就静默于此,俯视脚下无数大小山峰,等着人们攀过高峰,来和它连接。它不低头,不弯腰,活成了傲娇的模样。
来看看那水吧,沙河从尧山而来,一路欢歌,飞溅着水花,过山涧,迎桥梁,缠绕着青山,奔流东去,留下了青山碧水的妖娆。
从小村旁流过的荡泽河,我曾在夏日里,赤脚踩在光滑的石头上,用清澈见底的河水,洗过满脸的汗珠,洗尽满身的炎热。
还是百度一下吧,荡泽河古称波水,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这条河有专门记述。她是淮河上游滍(zhi)水(即鲁山沙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汝阳县境内的黄花岭火盘河,一路穿山劈峡,吸纳了众多山涧支流,左冲右突,闪转腾挪,奔流向前,历经43公里,在以尧山为中心的伏牛山腹地,先向北,再向南,画了一个大大的半圆弧,最后向东南注入昭平台水库。
在地图里穿梭,来到俺的小村庄,村北的小山丘,我们都叫“北寨坡”,平顶山地名志里称之为“恃山”,山上有庙,庙院里有碑,碑文上有字,爸爸曾临摹过上面的字。
思绪回到当下,连续几日大风,坐在飘窗前,远山清晰可见,近有小山丘,远有叶县老青山。搜索高德地图,小山丘好似荆山,几百年前,一支蒙古族人来到此地定居,当时发生了哪些刀光剑影的故事?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老青山,几年前曾到访过,山南为方城,至今楚长城的断垣残壁还尚存于此,山不高,但幽静。没有人声鼎沸,却遗留有历史踪迹,这是我最喜欢的。
那山、那水、那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孕育了吃苦耐劳的豫西南人,我生于斯,长于斯,爱这座山,喜这片水,依恋这个地方,在我眼里,在我心里,这是最美的风景,这是托起我们每个人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