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是如何营造“真相错觉”的?
“谎言重复足够多次就成为真理”,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与被称为“真相错觉”的效应很类似。一个典型实验将揭示这一效应如何起作用:参与者给像“梅干是干的李子”这类琐事的真实程度进行评分。有时这些陈述是真的(像刚才这一个),但有时参与者会看到一个非真的版本(例如“枣子是干的李子”)。
经过几分钟甚至几周的休息后,参与者再做一次实验,但这一次他们评分的项目有些是新的,有些则是他们在之前的第一阶段就见过的。实验有一个关键的发现,人们对上次看到过的项目更倾向于评为真,而无论他们是否为真,似乎唯一的原因是他们对这些项目更熟悉。
因此,实验室中所发现的情况似乎支撑了“谎言重复足够多次就成为真理”这一说法。如果看看周遭,你可能开始觉得从广告商到政客都在利用这个人类心理的弱点。
但在实验室中可靠的效应并不一定是对人们现实世界中所相信的东西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你真的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让谎言听起来为真,就不再需要其它任何说服技巧。
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知事项相比,“真相错觉”效应的效果对于已知事项一样强烈,这表明先期获得的知识不能阻止不断的重复动摇我们对事物合理性的判断。
一个陈述是否判断为真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它是否的确为真。重复效应无法掩盖真相。不论是否重覆,人们仍然更有可能相信真相,而不是谎言。
表明了我们如何更新自己信念的基本事实,即不断重复确有能力让事情听起来更真实,即使我们知道事实与此不同,但它并不能取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