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茫茫人海中,我们都经历过走南闯北,是否曾有那么一个地方,踏足过一次,便觉此生难忘?就宛如那传说中的桃花源,每当回忆往昔,心中便会泛起层层涟漪,令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读初中时,同桌兼好友丽萍,时常聊起她家就滔滔不绝。说“她们家一年四季要盖棉被,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屋边上种的青菜或野生的各种天然食材——竹笋、冬菇、木耳,甚至是各种野兔、野鸡、野鸭等。还有各种各样的野果,秋冬天漫山遍野的枫树林,青、黄、红各种颜色都有。”
听她绘声绘色地描述完,除了惊讶!就是心生向往,更多的是无限好奇。试探性地问她可否跟她去一次,结果她愉快地答应了。不过她说:“去她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路途太远,需要有部安全性能比较好的单车,而且要当天一早出发,因要走山路,晚了危险。”
为了一睹风采,什么都答应照做,万事都准备妥当了,在期待中等来了周末。为了安全起见,约了四五个同学一起同行。那天,我们怀着兴奋、紧张、期待的心情跟随着丽萍同学踏上了去她家的路程。
那是一个地名叫“北山”的地方,顾名思义,“北山”一定是因山多而得名。的确如此,连绵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一条弯弯曲曲的黄泥沙路,通向望不到尽头的深山处。我们骑着单车,一路欢歌笑语,你追我赶,路况也没有出现丽萍说的那么难走。不由得追问她“说好的爬山涉水呢?”丽萍笑而不语,“这才三分之一不到呢!这段路是最好走的啦!”带着半信半疑的疑惑,继续赶路。
记得那时是深秋,秋高气爽,弯曲的道路两旁是稻田,金黄色的稻谷压弯了腰,随着秋风点头哈腰,仿佛在祈求农民伯伯尽快来收割,减轻它们弯腰的疲累。时不时还能偶遇一段清澈见底的溪流,虽是秋天,小溪两边的青草仍然散发出郁葱的清绿,偶有几头小牛在悠闲地低着头,耐心吃着青草,听见我们的笑声,它们抬起低垂的牛头,睁大着眼睛望向我们,并发出一阵“哞、哞……”的叫声,仿佛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道路两旁稀稀落落有些人家,低矮的房屋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影中,偶有几缕炊烟袅袅升向半空,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卷。
景色幽美,心情兴奋,一点都不觉疲倦。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走到了丽萍所说的涉水区。丽萍同学对我们说:“马上进入涉水区了,大家要脱掉鞋子,跟着我走,一定要注意石头滑。”我们立刻照做,脱鞋后小心翼翼地跟着她前行。大家都兴奋极了,好奇地望着前路,聊着聊着,就来到了一段遮天蔽日的道路,与其说是道路,不如说是一条小溪,四周是崇山峻岭,根本没有路,只能从这条小溪通往前方。好在溪水浅而清澈,宽约一米左右,上面覆盖着各种各样叫不出名的藤蔓和植物。我们就要沿着溪流方向穿过这段无路区,大家既好奇又兴奋,因从未走过这样的路,虽有少许害怕,但更多的是探险的兴奋劲。还好人多,并不觉得特别害怕,大家叽叽喳喳地聊着,小心翼翼跟着丽萍同学向前行,推着单车,时而弯腰,时而需要背起单车走过一小段石块路。这时才发现,丽萍口中的爬山涉水并非夸大其词。
大家纷纷好奇地问丽萍同学:“会不会有蛇?会不会有虫子?水里会不会有蚂蟥?”“你们说的这些都有,还可能有小松鼠哦。”同学们发出惊讶的声音,似乎觉得一切都不可思议。
虽然出现不少同学滑倒或被植物拌倒,所幸,总算是安全通过了涉水区。一行人当天早上八点出发的,通过了已是中午,丽萍告之才走一半左右的路程,大家满是期待。为了补充体力和能量,找了个地方,大家吃了点干粮,稍作休息,继续赶路。
下午的路依然是黄泥沙子路,道路更曲折。同学们互相换着踩单车带人,为了尽快到达,大家虽累却不喊苦,互相扶持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一段登山路,说是登山,其实是因为道路太陡峭,无法踩着单车通过,只能推着单车朝前走。那坡是真的长呀!大约有两公里左右,都是上坡,越走越陡,毫不夸张地说,坡度至少有七~八十度角的样子。一行人走得气喘吁吁,大家面面相觑,心领神会。难怪丽萍同学宁愿在镇上学校旁租房子住,也不愿每周回家,这路实在是太不容易走了。
道路弯曲狭长,两旁是万丈深渊,虽然两边有参天大树阻挡,但仍然能感受到潜在的危险。为了安全起见,丽萍同学吩咐我们不能骑车,只能扶着单车走。相比起上坡的容易控制,下坡路更难走,因为下坡路倾斜度高,不好控制速度,我们是一路小跑着随坡滑行,有时沙子太滑,同学们都摔倒过,人马仰翻,真是惊喜与惊叫连连。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傍晚时分才到达目的地。
随着丽萍同学的一声“到家了!”映入眼帘的就是山腰边上的一排小木屋,同学们忘记了一路的疲惫,赶紧好奇地参观起丽萍同学的家。
又是一阵阵惊叫声响起!“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吗?”只见红彤彤的夕阳透过茂密的枫树林,斑斑点点地洒在木屋低矮的屋顶上,像极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墨画。小木屋有点像电影里看到的国外的木房子,屋后种着各种小蔬菜,都长得郁郁葱葱,一条笔直的苗竹劈开两半,一边从山上引来山泉水,另一边接到通向菜地的一个水池,泉水声“叮叮咚咚”,忍不住接了一把,立刻把手缩了回来,惊叫道:“这水也太冰凉了吧!感觉从冰箱出来一样。”
同学们个个兴奋异常,完全忘记了这一路的疲劳,七嘴八舌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与感慨,大家都像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除了张着嘴巴“哇、哇”叫着,真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吃饭喽!”丽萍同学呼唤着大家,此时才发觉已饿得饥肠辘辘,随着丽萍同学的热情招呼,大家被引进饭厅,这才真正观赏起木屋里面的布局。厅里布置得温馨、浪漫,大部分家具是木制品,在昏黄、明亮的灯光照耀下,一切都显得天然、纯朴,天作合一。
叔叔、阿姨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用山珍海味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阿姨向我们介绍着:“这是山上采的野生蘑菇、木耳,还有挖的竹笋。这是叔叔水库里钓的鱼、山上打的鸟,你们慢慢吃。”同学们又面面相觑,一个个脸上都像笑开了花一样。从没吃过这么多天然的食物呀,扑鼻而来的香味,让人胃口大开,大家实在太饿了,看到这么多美味的饭菜,都顾不上矜持了,忍不住放开吃了起来。
“这个蘑菇太清香了!这个鱼太鲜了!这个竹笋炒酸菜也太好吃了吧!这个是什么野鸟炒干辣椒太过瘾了!”同学们边吃边赞不绝口。叔叔、阿姨微笑着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着,大家除了埋头吃,就是发出一阵阵“好吃、好吃”的声音。现在回忆起那些味道,仍是口水连连,发誓自那次之后,再也没吃过那么多纯野生、天然农家风味菜了。
一天的疲劳与兴奋交织在一起,晚上虽然困倦,但却睡不着,静静地感受着陌生与惊喜带来的种种体验与惊奇。听着同学们发出了熟睡的呼声、屋前方隐隐约约的溪流声、屋后方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的动物叫声,心想:“难道是野猪声?又或是狐狸声?”边想边感到害怕,就这样朦朦胧胧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被同学们的声音吵醒了。“快点起来看枫叶!”不知哪个同学叫嚷着,顿时忘记了困倦,打起精神爬了起来。
一出木屋门,顿感一股凉意袭来,忍不住抱紧了单薄的衣服。站在房子旁边一处空旷地放眼四望,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童话世界。此时才仔细打量周围的环境,只见木屋四周,五彩缤纷的小野花和郁郁葱葱的蔬菜点缀其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就从门前不远处流过,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峰峦叠翠,满山遍野的枫树叶七彩斑斓。远眺还能隐约看到小溪中一块块或白或灰的大石块发出闪闪光亮。
木屋后不远是一片茂密的苗竹林,竹叶青黄不接,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早上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天然的草木香气,让人闻之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想呐喊:“好美呀!好开心呀!”一切都如梦如幻,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没有城市的一切喧嚣和浮躁,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吃过早饭,一行人在丽萍同学的引领下,踏进了山林,准备采摘蘑菇和野果。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见野香菇,只见山上一堆堆枯木枝上,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大小不一的野香菇,对我这个密集恐惧者来说,看着真是让人心生畏惧,不敢直视。感觉那些小香菇仿佛是一个个暗藏秘密武器的攻击者,随时准备飞向和攻击我。
丽萍同学笑着说:“昨晚上吃的香菇,就是这里采摘的。”同学们笑着回应道“难怪那么清香,这香茹天天呆在这纯天然的环境中,喝着竹叶子滴落的露珠,吸着枯木枝的营养,能不香嘛。”
原本寂静的大山,因我们的到来而变得热闹非凡。或许是我们的吵闹声惊扰了树上的小动物,不一会儿,就听到树林左边传来一阵“扑通、扑通”的鸟叫声,随后鸟儿们纷纷飞向远处的深山林,同学们都被吓得花容失色。只有丽萍同学淡定地边走边指着树林说:“快看!那边有只小松鼠。”一会儿又兴奋地喊道:“快看!那棵树上好多野果!”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发现了一棵结满黄澄澄野果的果树,这种野果学名叫“木竹子”,很多人不敢尝试,怕酸,可它却是我钟爱之物,它的酸味能酸掉大牙,至今难以忘怀。
在丽萍同学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收获了各式各样的惊喜和大自然馈赠的纯天然礼物,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步入中年。自那次之后,再也没有去过那个世外桃源,也曾向同学打听过,现在那地方还在不在?同学告诉我:“地方还在,只是已经修好了路,不再是以前的黄泥沙路了。”
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找机会再去那地方,又怕那片世外桃源已不复往昔,去看了,破坏了心中那份难得的美好。也许,就让那些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才是最佳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