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储储,今天是参加《锦未21天演讲陪伴训练营》的第7天,今天演讲的主题——《选择恐惧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灵感的来源》,主要是4个方面:1、书本:通过书中读过的或学习过的内容,从而思考获得启发;2、事件: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从而引发思考获得;3、交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就某个观点进行的讨论,引发思考;4、抓取:通过某一件打破你惯性思维的事情,抓取到其中的重点引发的思考;
我又从百度百科上查了关于“灵感”解释是: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通常搞创作的学者或科学家常常会用灵感一词来描述自己对某件事情或状态的想法或研究。
反复看了几遍这个解释,读了几遍灵感的来源,我突然发现了一个秘密,灵感的来源都有一个离不开的词“思考”,我恍然大悟,写作都不是在有“灵感”时才开始的,而找“灵感”其实是长期坚持思考的一种行为,从而养成的习惯。
这就好比我们熟知的“机遇”一样,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但当机会到来时,如果你没有抓住机会的能力,那么你也会错失良机。灵感同理,如果你有阅读,你有发生事件,你有跟别人交流讨论,但是你没有在这些表象的东西上进行刻意的思考,你同样找不到“灵感”。
如果你连大量阅读都没有,又没有记录下发生的事件,又没有跟其他人交流讨论,那就更没法找到“灵感”了,我每次写作的时候都非常头痛,感觉写100字都费力,我常常会把写不出内容的原因归结于“没灵感”,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没“灵感”的底层原因。
“灵感”说白了就是你大量积累沉淀后通过思考的一种思维表现。虽说是突发的,但其实是你良好习惯的必然结果,与其费尽心力的“找灵感”,倒不如先培养好习惯,灵感的产生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想这就是锦未老师说的: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