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都会有些质疑,《活着》这本书为何能如此畅销,为何又能深深吸引着大众。直到我看完这本书都无法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想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极为平淡的讲述了一位老人一生的经历而已,讲述了从富贵到贫穷,看着身边悲欢离合,亲人离世的场景与生活,到最后,只剩下自己为着他们的生命而活着的老人。
是的,这便是《活着》给我初印象。
然,内心总是若有若无的浮现出富贵在田埂上喊着家人名字的场景。做着自己的事,却感受着许多事都有些变化了,每每遇到一些难处之事,心里便会出现富贵的背影,《活着》便是不可承受之轻而已。又有什么过不去。
富贵面对破产欠债,再面对父亲的去世,他那时是难熬的,甚至应该是想过死亡吧,而后却又慢慢的活过来了。这时,他变得成熟了,也学会了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从未想过死,那么这个人是不成熟的,是经不起生命之轻、之重的人。人都应经历过死,方能大彻大悟,也才能放下生命中的那些重,或者说才能重新选择一种生命。人生才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不然,无经历,便无坚强,更无人生的变化。
只会按照自己原计划按部就班的去承受;而只有经历的人,才会选择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姿态去承受。
富贵是经过一段时间“向往死亡”的思索,才从死亡边缘走过的人,只有死亡过的人,才会格外的注重生命,在这世界上,不会再有任何的事,是我们所无法承受的,也不再有任何事是需要我们去结束自己,因为我们只有活着,我们也可以代替着所有失去的亲人用力的《活着》。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喜欢自己的回忆,好的、不好的,许多人都不愿意回忆不好的经历,大多都无法再面对生命之重;我想在富贵讲述他一切经历时,也许听者都会认为那是不幸。而我却能感受到,也许富贵从不认为那是痛苦的经历,那些都是他的回忆,是值得珍藏的一切。虽充满了无奈与负担,但我想他内心深处是感激这一切的,因为我们都需要《活着》。
不管生活如何难熬,相对于生活,更难熬的是亲人的离开,富贵无疑是悲伤的,他送走了自己父亲、母亲,而后送走了自己一切希望的儿子,也许上天觉得富贵以前的生活实在太过顺利,于是想来戏弄一番,给了他一个小外孙,高兴之余,又收回一些利息,取走了自己女儿的生命;命运之神,像是关注上了富贵,开始翻阅他的一切,想要再给他减“重”来惩罚他之前的所得。于是,再次带走了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他的人生便只剩下二喜与苦根,生活却在此时不愿收手了,正一步步的再次向他走进,不久便把老实肯干的二喜也悄无声息的带走了,二喜毫无挣扎的跟着离开了;于是,人世间,就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活着;富贵想:生活应该不会再如此狠心的为难了吧,内心也是如此期待。只是现实仍然变得更难,生活更艰苦。最后,苦难到苦根竟是吃豆子撑死;富贵开始觉得自己也该是活不长了,可是心里却也踏实的紧;只是还得活着,最后便买了一头老牛,与此为伴,在田埂上代替着所有亲人而《活着》,我不知他这一生是否幸福?但富贵的幸福与否,要等到他生前与葬礼前,都无人有权说他是否不幸。
想想富贵,我们又何须如此对待现在的自己,我们该是幸福的,许多人都不满自己目前的各种生活百态,抱怨自己的不幸,那就看看《活着》。我想我们会放下许多,也会活的更幸福。
从富贵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强悍;从友庆、凤霞、二喜、苦根身上,却又看到了生命如此脆弱的一面;如果,未能预知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我们便只有踏实的活着今天。
活着,便是且行且珍惜。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