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活着二字。我们为了钱拼命,为了权拼命,为了理想拼命,为了爱人拼命······我们想要的越来越多,但如果生命只剩最后一天,停下来看看,这每一个都是我们真正想要且必要的吗?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用命去换这所有的东西,真的值吗?我给了自己一段时间,放慢脚步,找到自我。当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什么,并且对这样的生活不再焦虑,平和而自信,我们自然会趋近快乐。能从自身、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最近在家休假,买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在看,之前当精神和身体状态都亮起信号让我决定停下来休息时,我确实开始深入的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让我快乐。今天看到拜托了冰箱中何老师对宋小宝的采访,命定一般被戳中。大多数人都在往城市搬迁,宝哥却把家搬到了镇上,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他知道,这种贴近生活的状态,才是真让让他感到快乐的。我们很多人生活在城市里拼搏,心却因为疲惫而越来越远离了生活本身。我很认可宝哥说的这句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最近搬家时走遍七八个小区,一定要找一个不那么商业化有烟火气的小区。因为工作占据的时间已经很长,我更希望回家有一种生活气息,让我不忘记珍惜生活本身。
宝哥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他把家搬到镇上,所以他出门在外一定要带家乡菜,贴近生活就是他要的快乐。他说,在他精神身体极度疲惫决定停下来休息的那一年,让他找回了自我,“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走出来时,带给别人的能量是远不一样的”。这些分享与我最近的状态和在思考的问题几乎完全契合,所以那么被戳中,视频我倒回去看了十几遍。今年3月份我进入了公司的一个核心业务全身投入战斗,因着自己要强追求完美的性格,且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过于拼命;当身体和精神状态明显到极限的时候,我已经去过2次医院了。在医院里等检查叫号等检查结果的一天,让我真正意识到健康和幸福感有多么重要。那种满身恐惧生怕查出大病,紧张到瑟瑟发抖就差把后事交托给家人的感觉,我至今难忘。从医院回来后我就开始认真思考我想要怎样的人生。
这世界有千千万万种的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们不快乐不是因为想太多,想太多其实是还不完全清楚自己要什么。记得走前和JOJO聊时,她说,小孩子最快乐,越长大快乐越少,这是一个必然且正常的变化。现在回看这句话,小孩子快乐是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很少,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且容易得到。而大人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本身想要的,还有这个社会认为你应该要的,以及人有我无的。忘记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对社会欲望的力不从心,大概是我们不快乐的原因之一。
休假前我跟小太阳分享过一句我近期的感想,当时我说,“无知”是很多烦恼的源头,“既要又要”是很多不快乐的源头。现在对自己这句总结有了更深的理解: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抛开世俗认为想要的,坚定守护自己真正想要的。世俗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套规则,没有必要为了众人眼中的光环而强行为自己套上世俗的枷锁。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其实我们大多数平凡人还只是奋斗到了第三层社会需要,在这个阶段强行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然会剥夺快乐,产生焦虑。未来那么长,把一辈子的目标急于在现在实现,未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赚钱很重要,幸福感也很重要。赚多少钱才够花呢?要多有成就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呢?刚毕业的两年我仍是一个一心为了理想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好学生”。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我沉浸在小我的快乐里,我沉浸在这个公司范围的社会里。然而在2年这个节点,我同时也遇到了我现在的未婚夫,他让我感受到有人陪伴的温暖,让我开始把家庭幸福感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让我除了工作狂的形象之外,可以有一个柔和的内心停靠港。在房子和婚礼面前,他让我那么焦虑,我想尽自己所能的支持他,给他减轻压力;他又让我那么不焦虑,我相信他可以让我幸福,我们一起努力,把步伐迈得平和而自信。这些,讲得俗气一点,大概真的就是爱的力量吧。钱可以赚的慢一点,只要我们上进。相比于疯狂加班赚钱来说,在最好的年纪里,我希望我们不要让自己过于紧张,给幸福一点点空间。
最后我想说,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既不脱离生活本身,又能把幸福将将好的把握在自己手里。
愿你为之拼命的,都为你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