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陪客是件挺无奈的事。
仅仅是陪吃还勉强可以接受。至少嘴享受了滋味,五脏六腑吸收了营养。喝酒过头了,大不了跑跑洗手间,回家挨老婆白眼,半夜乱翻身被踹下床——终究你还是能大睡一气,第二天半血复活的。但当陪客就不一样了。
如果接受了陪客这一角色,从你见到主人和客人起,你就不是你了。你不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你的动作和表情已无缝切换至PPT模式。就像大幕开启,你化好妆,抖抖戏装,粉墨登场了。
但你不是主角。有时是配角,有时仅仅“敬陪末坐”。万不可得意忘形,有失自家风度,丢了主人的面子,搅黄了或大或小的好事。虽不至“吃不了兜着走”,但何必去接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呢。
既然当了陪客,当然得娴熟见人说话的道道。饭前的娱乐活动可以不会,但陪着主客——也就是主人所请之客,主角——喝茶聊天的本事乃刚需。
上桌时间到,大家起身,你要清楚自己的站位,不可逾越,不可拖尾巴。不能让主角干巴无趣直杠杠走过去。
进了房间,还是要继续严守先后次序。坐哪,先站后坐,听凭主人安排。
你的角色是陪客,主要就体现在“陪”上。陪好吃喝,配好说话。时不时补个位,暖个场,让客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和风,夏日的热情,秋季的醇厚,冬天洁白无瑕的友谊。
酒至酣畅,情到深处,主角除去外衣,短膀赤膊,与你勾肩搭背,大叫“兄弟”,你万不可扭扭捏捏,做小儿女状。大哥都一声短打扮了,你好意思着长衫,继续冒充文化人?当然得跟大哥短膀对短膀,赤膊挽赤膊。此时,你大可情绪价值拉满,好像终于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兄弟,亲亲热热叫一声“大哥”。一手拿起大哥的斟酒壶,敬上大哥,再端起自己的酒壶,激情满怀一嗓子,“大哥,兄弟俩今天有缘相见,不多话,‘壶’搞一个!”。
酒后的场面都差不多,有的人倒了,有的人瘫了,有的人还在转圈要酒。你呢,要么脸色青白,要么面色如土。而我,则全身通红,像一只热气腾腾的巨型小龙虾,斜靠椅上,看热气酒气和腾腾烟雾,弥漫,扭曲,上升,消失于巨大的吊灯之后的阴影......
醒来时,我已回家。从窗外望去,月光明亮,夜色如水。
这是4月初的事了。写下来,是因为酒后短膀着凉,感冒,又鼻炎,又过敏性支气管炎。一个月过去了,喉咙的炎症并未断根。偶尔爆咳时,想想,这个陪客的角色,当得无趣得很。但今后要一律拒绝这种邀请,恐怕也不能。
有人说,人没进城时,过生活叫过日子,进了城,过日子叫过生活。真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