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解读行为心理学对生活的影响

                  损失厌恶心理

初次恋爱的人们在恋爱走到尽头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沉默成本-在对方身上所消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 就会让自己不顾未来利益,不愿意承认在对方身上的投入变成了损失,导致很多情侣恋爱结束后依然苦苦不愿意放手。

因为人更倾向于获得更多利益,面对以往投入的损失选择躲避,抓住不放。失去和得到之中本能的选择后者,做出了不理智的选择。最后甚至导致产生厌恶心理。

                    聚光灯效应

刚进入小灶群的小a比较腼腆,不知道怎么融入小灶群,看着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时不时发表一两句观点也想加入其中,结果并没有人回应,这导致心理开始思考是不是对方不认可我的观点,觉得我发言不好?因为这类心理现象导致了以后发言更少,甚至慢慢远离了小灶群。

心理学解读中有两种思维错觉最容易进入“聚光灯效应”

1,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想象消极的,令人尴尬的场景。

2,把自己的思想蜷缩在内心,而不是真实的观察外在的环境。

最好的方式是打破灯光,充分了解自己,场景。在生活中勤加社交保持活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自信”。

                    替代性报酬

以前小a跑步觉得太累了,吃饱撑着的人才会想去跑步,后来因为在公园看见一个心仪的姑娘,天天在那边跑步,这咋整,为了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女神,开始了跑步旅程,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虽然女神没有追到,自己却爱上了跑步。

为什么小a会有这样的行为,因为健身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对当前可能没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还不如享受当下来的舒服。但是因为女神的出现,这性质就变了,变得现实,具体起来。给跑步制造了新鲜感,因为跑步是为了追女神,这事情就变得有趣多了。想想跑步中能接触女神,瞬间就把跑步在过程的痛苦变成了快乐的体验。

所以当一件原本长远来说是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制造“好的体验”。

附上思维导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