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

20170521
昨天看了印度的高分电影《摔跤吧爸爸》,男主是三大傻里面的主角,主要情节讲的是全国摔跤冠军(男主),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获得世界冠军,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后来男主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对他两个女儿进项各种培养和锻炼,最后获得了世界冠军的故事。
整个故事讲述的紧凑,精彩,各种正能量的buff也让整部影片达到了宝莱坞的顶级水准。豆瓣9.3的评分也是实至名归。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今天论述的主题。真正激发我浓烈兴趣的是故事中有个很有趣桥段。。。。。。
男主为了弥补自己未能获得世界冠军的遗憾,将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有够奇葩),男主想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可他老婆不同意,他老婆就质问他:”你不能牺牲她俩的青春而成就你的梦想“,男主听了这话以后回答:“给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内你不要干涉我的事情,如果不行我就彻底死心”当然这一年中,这两个女儿肯定各种遭罪,最终引起了两个女儿的叛逆抗争。后来电影借助第三人称将他父亲的意志升华了一下:“你的爸爸为了以后你们能自由的决定自己的人生与整个世界在抗争“。看到这里我就坐不住了!
一个父亲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本身来讲也无可厚非,谁让你是他的女儿呢?吃他的用他的,帮他实现下理想也实属情理之中。但是你非要将这事说成是对女儿多好多好,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如果只是为了她女儿能够自由选择人生的话,那可以有很多的待选项,完全没必要选择这么奇葩的一条道路。所以啊,这个理由站不住脚,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父亲的执念所致。
这部影片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男主的执念,而且他执念的稳准狠,他有独特的能力能发现女儿的天赋,他有足够的经验来辅导她们学习,他也足够铁石心肠对她们进项严格的训练,这三点确保了女儿的成就。假如男主没有这种独到的能力呢?我猜结果肯定要悲剧收场了。就像很多家长从小没有学过钢琴,很羡慕学过钢琴的人,所以有了小孩以后也非常偏执的让她们去学钢琴,并且寄予厚望,而自己在小孩学习的过程给予不了任何的帮助,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我的总结是这样的:
1,将自己的理想寄托给子女本原本就是一种无可厚非的自私,千万不要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粉饰其自私的属性。
2,父母对于理想的理解要足够权威,并且对子女给予全程的关注和辅导,才有可能助其成功,否则就是一个自私引发的悲剧。
3,执念要理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