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自解】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自解:存在但看不见的,叫“夷”,存在听不到的,叫“希”,存在但摸不到的,叫“微”;这三种存在,但感受不到的事物,是人力所不及的,所以混而为一。
  这一段,可以看出来,周朝时代,人们就已经知道,有人力所不能及的,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事物存在,知道其中有不同,但还不知道怎么分类。
  目前的科技已经能让人看到之前看不到的,听到听不到的,摸到摸不到的。三者也不能混而为一,可见古人的认知还是比较有缺陷的。
  但这里其实是在说“道”,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没有实体,甚至连波都没有。这三种情况就合在一起说了。
  那么如何谈论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三种情况呢?

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自解:对于这三种情况,人们是没有办法在其之上看,没有清晰的条理,在其之下下也看不到什么影响,完全不知道应当从哪里说起,总的说来,可以完全不考虑,可以当做不存在。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这三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有点像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自解:没有形状的状态,没有物体的形象,称之为“惚恍”。怎么看都看不到它的头和尾。
量子的观察者效应?只知道头和尾,不知道中间的过程。
命运的见首不见尾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自解:拿以前的掌握规律,来驾驭掌握现在的事物。能知道旧的开始,就是道的规则。
根据已有的知识,扩展现在的知识,知道一条原则的开始是怎么样的,就是复杂的道的规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C++ 中的std::string和 C-style string 是两种不同的字符串,前者是标准库中定义的一个类...
    yangqi916阅读 2,718评论 0 0
  • 大家都看过这样一段话:身体健康是一串零前面的1,如果1没有了,后面的零就真的是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米特乐曼提...
    奔跑叔阅读 2,965评论 30 70
  • 重阳莫伤花开谢,清明少叹人离别。 明月圆缺年长是,流水朝暮古来皆。 佯登岳阳说忧乐,妄从屈子谈正邪。 二十无端何长...
    饮萃山人阅读 290评论 0 0
  • 早晨的天空,阳光很明媚。在没有做教育培训这个行业之前,对负能量没有什么概念,从教育培训行业出来已经有四年,才发现,...
    chaomu6阅读 604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