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0“湘湖之约”新样态学校会议

教育的核心是学习

教育的使命:教育是救国的使命?人民满意?破解教育挨骂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能不能破解“挨骂”的问题。

教育要放眼世界,更要扎根本土。


未来学校的设计。未来学校和新样态学校在核心理念上是相通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未来学校不会是样板间,教育应该是多元的,多样的。

知识的更新加快了。

融合是趋势,学科的融合,知识的融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课程的丰富性。课程不一定要开在学校里。

新的学习方式:高自主性(人灌变成机灌)、强互动性(只要内容足够丰富)、激发创新(创新不是一个方面的能力,而是一个综合的)

黎明不会因为你的闭眼而迟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新样态学校要有个样,每所学校要各有各的样。

课程理念。每个人都有理念,但各有各的理念。

教育让未来成长,谁在成长?

新的变化。与过去,与其他学校,更重要的是基于自己的变化。

课程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我们的课是什么课。

教育教学就必须面向学生,要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以学生进行设计为中心。

教育和实践,教学和技术的融合,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

教育的改革必须基于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什么,是分数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面向未来,尊重规律。

课程的实践性的特征。现在最缺的是实践。课程的过程是自然的内生的。

创意。传统文化的传递用不传统的方式。

备课:资源和任务。

任务的约束条件有利于有效精彩

教师干什么,老师是助学者。

学习指导,学习组织,学习评价。

评价是否可以成为师生共鸣的环节。

怎样的课程是有效的。关键是参与,还要有过程的改进,或者迭代。

劳动教育。不能把劳动教育看成去劳动。劳动是一个付出的过程,这里有一个态度。

劳动是实践的过程。

劳动是面对一个真实的过程的。

劳动是人社会化的过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在样态背后的机制。

2.跨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新样态就是要去功利化。

学校要回归教育的本源

1回想根本。学校要有学校样。不是农场,不是工厂,更不是监狱。回归我是谁的问题。这里的我是学校。

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个学生。

学校是什么样,首先要有教育情怀。

2回到原点。为了谁?技术融入教学时有些为技术而技术,这就是忘了为了谁的问题。这里的学生首先是自己的学生。把心收回到我的学校的学生。

3.回归本份。每个学校其实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每个学校要管好自己的事。

后掐尖时代这个背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