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IPO产品思维,快速推进3D VR展厅项目

(一)关于IPO产品思维

      IPO产品思维的核心是将整个产品设计区隔为input、process、output三个阶段,去理解功能的实现。

      比如用户登录功能,按照IPO思维可以按如下进行考虑。

      Input: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

      Process:系统验证用户名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

      Output:用户登录成功/失败。

      再比如搜索。

      Input:用户输入关键词。

      Processs:系统根据关键词检索数据库。

      Output:返回并展示搜索结果内容。

(二)3D VR展厅项目背景说明

        公司是一家从事VR数字孪生云服务的企业,在空间3D数据的硬件、软件、算法等方面都具备了极好的积累,在VR看房、现场实景复刻等领域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前也探索过3D空间扫描技术在博物馆、酒店等场景的应用。3D VR展厅项目前期基于技术积累、市场反馈做了内部探索,但实际推动进展缓慢。

       最主要原因有2个。一个是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工具较多,如点云采集算法、全景图片生成及处理机制、3ds Max模型制作、V-Ray渲染器集成等,缺乏相应的人员;另一个是涉及的流程很长,从模型策划、素材制作、全景渲染、后期制作等环节,相应的就要公司更多部门参与和协调。因此很难覆盖全面,导致推动过程问题重重,最后处于停滞状态。

(三)采用IPO思维重新考量项目

       基于IPO思维,我们将项目划分为空白展厅制作和应用2个大流程。

      1)空白展厅模板制作流程

         所谓空白展厅是由3D设计师完成无内容空白展厅模板设计、渲染及制作流程,用于销售向客户展示并选择。按IPO流程拆解如下:

        Input:展厅策划负责,仅需提供展厅风格、面积、层数及主色调要求,无需了解3ds Max怎么使用,制作流程等,也无需明白V-Ray渲染设置及实现逻辑

       Process:3D设计师根据策划提供的需求,进行3D模型设计与制作,无需与策划讲解实现逻辑,可以理解为一个黑盒

       Output:对应策划来讲,产出的是一个可以在浏览器打开并浏览的链接——是可见的,能直观给出其设计是否符合需求的结论

       可以理解为通过IPO实现了各司其职,将各岗位的需求以一种更容易被理解的方式进行传递和验证。

       2)空白展厅模板应用流程

       空白展厅模板应用流程则是面向客户的。客户选择中意的空白展厅,提供素材,由我们的编辑同学负责编辑制作成用户满意的3D VR展厅。

      Input:销售同学跟用户直接沟通,引导用户按如下要求提供素材,最大限度降低需求沟通成本。

      Process:编辑同学根据客户选定的空白展厅及提供的素材,按照需求完成内容编辑、全景渲染、链接制作工作。

      Output:客户直接在浏览器中浏览制作的3D VR展厅,直观的方式对展厅进行验收。


(四)以IPO的思维方式,简化项目推进

       伴随AI、VR、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的不断出现,无论是对外部客户还是内部同学,其实对于技术的理解要求越发的高了,相应的学习成本、沟通成本等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如何用IPO思维逻辑,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干系人可理解的内容,以其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呈现,是值得思考的,并予以实践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