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中的三十六对法如何理解?
答:世俗谛上的一切事物都显现为两边,是相对的。胜义谛上是不二的,因为是空性,没有两边。若明心见性通达诸法实相,世俗谛和胜义谛本无差别。六祖大师讲法时开示了三十六对法,它的要义是二道相因,取中道义。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提到天,就用地来对,因为有天就有地,然后保持中道不住天和地,即天不是天,地不是地,叫中道义(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自性)。显现上运用语言讲法时,都是这样讲的。
修学了一佛乘了义法,究竟来说不这样讲,但有时也做方便的表达。比如《无量义经》中佛开示:“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是宣一体空性,一切法空;接着佛开示:“能生善法、能生恶法”,即空性能显善、能显恶。善和恶不都是两边吗?两边实际是一个空性,就是空性既显善又显恶,善和恶都是空,因为性本空。若不住善恶即是自性,这种方便的表达叫作中道。六祖大师圆寂前最后的一个偈颂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住。”心既不住善,也不住恶,不住任何见闻觉知,也称为“心无住”。
究竟了义法不是分别法,若见性,分别即是不分别。心若真正通达空性,不会住语言、文字和一切相;当然也不会坏语言、文字和一切相。一切法是一性,一性没生灭,不增减。
了义上说,法无定法,我们尽量不要被模式套住。
——法界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