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是建立在独立、自信、自尊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只有先积极了才能自强不息。依赖心理是破坏积极的最大杀手,一个依靠他人的人是永远也坚强不起来的,也不会有独创力。因此要教育孩子积极,就需要先摆脱其依赖心理的束缚,不被任何人或事左右的孩子才是能够独立自主,积极的孩子。一个积极的孩子,以后会是一个善于驾驭自我的命运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他的前途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积极的人。”是的,因为积极的个人才会有所作为,积极的国家才会不受欺负,实现繁荣富强。总有一天孩子也会长大,许多事情都要自己解决,自己面对。那时就不能事事依赖于他人,不懂得积极的孩子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积极作为人的一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次次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中培养出来的。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孩子难免要面对各种与人竞争的场面,如果没有参与的勇气而且长期采用回避的方式,孩子的自尊自强很难建立。
1.父母应当从小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既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要教会孩子分辨善恶。面对物质与利益的时侯,要学会谦让,做一个宽容而博大的人;当面对无理的挑衅和无端的攻击时,就要作出正当的防卫,学会自我保护。这样才能做一个自尊自强,不卑不亢的人。
2.许多父母过分地照顾甚至溺爱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这些父母只是把孩子视做自身的一个附属物,而没有把孩子看作人格上完全独立的一个人。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弱小的,而应该从小就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力量。应该为孩子创造恰当的机会,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赏识,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培养孩子的自强。没有谁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是个弱者,即使他是个孩子。因此家长要说明孩子认识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3.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认为孩子是弱小的而无法面对困难,而应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迎接挑战。告诉孩子:“你的力量很强大,相信你一定行!”
4.鼓励孩子多参与一些竞赛类活动。开始时可以在家里玩一些要分出胜负但又对孩子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剪刀石头布、下跳棋或飞行棋等。父母要引导孩子凭兴趣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孩子赏识和鼓励,激发孩子进一步参与的兴趣。然后要逐步鼓励孩子参与到小区、学校及社会上其他竞赛活动中,从而培养孩子面对挑战的勇气、参与意识和良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