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瘾了一样,在简书上写作,成了我这段时间每天的要事之一。
很多线上线下的朋友不断地给我鼓励、赞誉、甚至打赏,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可能这才是我坚持写这么多篇文章的直接原因吧。不小心说了实话。见笑了!
昨天有位朋友说:你每天那么忙,哪里来那么大的精力坚持写啊?
确实,写作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我每天的感受像水一样溢出来必须要和别人分享才行。哈哈!没想到吧!
注意啊,我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诉写作中的“苦”啦:
1.要考虑读者的需求。
多年前,我曾看过关于一位畅销小说家的报导,说她能在繁忙的生活中很快进入写作状态。而且,她写的还是财经小说。对此,我只有羡慕嫉妒恨啊!我从来不是那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人。比如:写作、入睡、着手做一件重要的事情等等,我开始时都会有点困难。
断舍离是这几年很流行的一种生活理念,连《断舍离》》的书都是小小的,薄薄的。我觉得我写文章也必须来个精神的断舍离。
刚开始,总想写自己最想表达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以为自己想写的就一定是别人想看的。后来,和线上的伙伴互动,看一些关于网络上写作的文章,直到看了彭小六老师推荐的书《写入人心》,我才知道原来写作必须要考虑到读者,即受众,否则就是单纯的自嗨行为。你爽了,别人不见得就爽。
比如在简书上写文章,读者大多数是90后的大学生、入职不久的新人或公司里工作了几年想发展的小司机,少数是一些不甘寂寞的中年人(比如我,呵呵)。那些大多数的读者:年轻,追求时尚和热点,追求自由,渴望成长,不避讳谈钱。但有时候会迷茫,有时候幻想多,行动少。
面对这样的受众,如果你像个老妈似地絮叨自己,或者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肯定溜之大吉。
那怎么办呢?
从受欢迎的简书签约作者开始学习,读他们的文章,研究他们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寻找自己可以切入的点,不断地尝试。
比如韩大爷的杂货铺,总是把大道理包在五颜六色的袋子里,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曾经读过一篇《你被明天吓破胆,无非是又懒又有危机感》,一看这题目,既上口,又押韵,好好玩啊!用寓言的形式写的,语言流畅而形象,读完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当时,我读了好几遍,不由得被他的诙谐、犀利的表达所感染,不由在文后写了自己的一段感受,没想到为我留言点赞的达到了60多位。当时,一边欣喜一边羡慕,因为我当天写的文章阅读量还不到这个数。
唉,好打脸!
写作一定不能自说自话。要心中装着读者。李笑来老师的“价值由需求决定”的深刻阐释,让我在对待家人和写作这两件事情上有一点茅塞顿开之感。
以前会玻璃心般地固执:我为什么总要考虑你的感受?我多累啊?凭什么你就不能考虑我的感受?而现在才渐渐明白:写作或者说面对家人、孩子,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好让对方感受到,而这个好一定要是对方需要的。不然自己费心耗神地努力大半天,对方却一脸漠然,或避之不及,那就是自己的智商余额不够了,需要赶紧充值。
而在写作这方面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需要不断琢磨,不断试错。
当然,考虑对方的需求不是一味地迎合对方,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对方所想,写对方最需要的,有时候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经历,就是对方需要的。还要注意用对方喜欢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真正地考虑读者。
我曾经写过最“爆”的一篇文章阅读量是600多,文章名字是《女性想成功,到底有多难?》,当时是因为看过、听过一些优秀女性成功的事例,想到简书上有很多上进的菇凉,让自己更美、更健康,注重内外兼修。但社会对女性的成功的阻力还是很大的,所以这方面的内容可能大家愿意读。果然,那次算是有悟性有进步了。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名为写作练习场的微信群,要求大家要毫不客气地点出彼此点评文章的缺点,目的是以评促写。我把这篇文章也放在其中接受检验,从群友那里发现了很多不足:只是列举了好多女性成功的例子,给人以希望,但关键方法是什么,没有提炼和总结。汗颜的同时也好开森啊!因为自己总是陶醉在600多的阅读量上,总是不愿面对问题。所以当别人指出时,从内心为群友的敏锐点赞。
2.要忍受孤独,远离享乐。
习作绝不是灵感来了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很多时候孤独地去练习,搜集素材,琢磨形式,斟酌语言等等,需要远离喧嚣,静静地完成。
日本职业小说家村上春树从决定开始全职写小说后,就和太太卖掉多年经营的酒吧,搬到一个郊区生活。每天早上他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里写作,不管有没有灵感,就坐在书桌前。他也是从32岁开始养成每天跑步的习惯的。他曾经问过一位职业长跑运动员是否有不想跑的时候,那位运动员笑着说:“那还用问?当然有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穿上跑鞋现在就跑出去。”村上春树受到启发,在自己不想跑步的时候也还是赶紧跑出家门。写作方面也是如此,在忍受孤独和刻意练习后渐入佳境。
其实,我的写作也是如此。从原来的习惯走出来,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以前,晚饭后,可以随意地看电视,散散步。周末还可以和朋友邀约上街、聚会。
现在,要像一个警觉的豹子一样,从平常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快速奔过去。周末还想好好补个觉,然后能有时间陪陪家人,自己有大块的时间读读书。所以,聚会少了,闲聊少了,无目的的消遣少了。
没有素材怎么办?就从所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书、电影、电视、付费专栏内容中寻找,有时候想到一个主题赶紧记在本子上。有时间时再把主题扩展成一个提纲。这样慢慢完成。
因为白天要上班,必须把工作做好,才能让自己的幸福感满满的,所以只有下班后才能写文。写文时要用心,太随意既对不起读者,草草完成的文章肯定也没人愿意读。
所以,每天像个苦行僧一样趴在电脑前,这就是我的形象。
是不是太苦逼?还不是愿意找虐!
3.要向老天要时间。
每天的时间就那么多。怎么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发展自己的写作爱好呢?而写作如果没有阅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还要与时俱进。这么多事情怎么完成?
只有向老天要时间喽!
曾经读采铜老师的《精进》一书,作者告诉我们做事要先完成核心层的工作。彭小六晨读中,小六老师也介绍了他写文章的方法:前一天晚上利用10分钟时间就某一个主题搭框架。写好后,就该干嘛干嘛。睡觉时,潜意识会对自己的文章框架进行处理,第二天再利用整块时间完成文章。再找一些碎片化时间修改语句,排版,最后发布。
我原来是在晚上九点半以后开始写文章,十一点左右能完成。但是有时候总想尽善尽美不断修改,就会延长到快十二点才完成。后来,发现这样写完的文章,修改的时间太短,质量也不高。因睡太晚,家人也对有意见。
后来看到很多牛人都有早起写文章的习惯。我也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头天晚上写好提纲,第二天早上写一个小时,到下午下班后再写一个多小时。这样晚上不至于睡得太晚,还能有时间阅读和陪伴家人。加之早上完成了一半,心里也没有太大压力,这样一整天都轻松愉快。
4.保持平衡不容易。
如果每天睡前有3个小时,写作就占了一大半,有时候真的让人有些焦虑:身体要适度锻炼,眼睛要休息,孩子要照顾,家人要沟通。
写作是好事,但不能成为破坏家庭的”小三”啊!我可不想因为写作变成孤家寡人,招人不待见。所以,当我用李参老师的《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中介绍的方法记晨间笔记,开始注意每天是否做到平衡生活。
有时候确实能做到,有时候确实不能。所以,就像个钟摆一样,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来回寻找最佳点。
这一点,我实在做得不咋的。如果你做得不错,教教我呗!
5.向往成功,可遇不可求。
什么是写作上的成功?出书?受欢迎?还是赚得一大桶金?靠写书发财好像不太现实,但是,至少自己写的文章能给很多人带来启发,能帮助到他们,这应该就是成功吧?
就像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写了很多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但是他却说:“如果问我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我只能说是下一部。”
简书上有太多太多的人来了,又走了。像我这样在写作之路上蹒跚学步的三个月的小婴儿,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健步如飞,步伐坚实呢?
也许会摔倒不敢起来,也许会越摔越勇。算了,想那么多干嘛?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写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写作如初恋。
又在痴痴地想好事呢!
愿得“写作”心,白首不分离。
相信你也有和写作的故事,我有酒,一起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