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在新征程上书写时代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建工作不仅是凝聚人心的“强磁场”,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必须紧扣时代脉搏,以“红”的底色、“实”的作风、“新”的思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一、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到长征路上的铿锵足迹,从“半条被子”的鱼水情深到脱贫攻坚的尽锐出战,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更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让“三会一课”活起来、让主题党日实起来,推动理论学习从“入耳”到“入心”,锻造一支信仰如铁、使命如山的党员队伍。
二、锻造“实干之翼”,以组织优势赋能发展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同频共振。在乡村振兴一线,驻村第一书记成为致富“领头雁”;在科技攻关前沿,党员先锋队勇闯“无人区”;在抗洪抢险现场,临时党支部筑起“生命堤坝”。这些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必须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旗插在项目工地上、把作用发挥在民生实事中。要持续深化“党建+”模式,在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创新等领域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
三、激扬“创新之帆”,用数字赋能智慧党建在“Z世代”成为干事创业生力军的今天,党建工作也需插上信息化翅膀。可借鉴部分地区“云党课”“党建元宇宙”等创新实践,通过VR技术“穿越”红色场馆、利用大数据分析党员学习需求、依托新媒体搭建互动平台。但需牢记: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线上”活跃度要转化为“线下”服务力,避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只有守正创新,才能让传统党建焕发青春活力。
四、常怀“赶考之心”,用从严治党护航征程从“窑洞对”到“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葆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新征程上,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既紧盯“关键少数”,也管住“绝大多数”;既要纠治“躺平式干部”,也要为担当者撑腰。通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形成“干净干事、干事干净”的良性循环,让清风正气成为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标识。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新时代的党建工作,正以“红色动能”激活发展“一池春水”。每一位党员都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