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我们花苑社区活动的跳舞伙伴们,受邀去连伯村为一对新人表演节目,在农村举办婚礼,我参加的不多,为此感觉好奇并充满期待。
我们一行十几人头一天,也就是11月30日下午就去了连伯村周家,到了主家才知晓,他家结婚的儿子儿媳都是军人!心里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挺羡慕,从小就对军人的崇拜之情不由得从心底发出,真的感觉能来参加一对新人都是军人的婚礼,很特殊,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很荣幸。农村娶媳妇村里要办三天,第二天下午要热闹的,咱不太懂村里的规矩,下午四点多有个接嫁妆环节,要到门口迎接。鼓乐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声势浩大,队员们穿着红色制服棉衣,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热火朝天,嫲嫲团的小媳妇和老媳妇身穿红衣绿裤、红色旗袍,真的是百媚千姿图粉黛,俏不争春立两边,脸上洋溢着微笑,使现场热闹非凡,为婚礼增色添彩。
吃完晚饭,稍作休息,补了点妆,演出就开始了。市文化局副局长带来了他们萨克斯业余表演队伍前来助兴,他们当中有医生,有财政局干部等,个个武艺非凡,吹奏起来气势磅礴,行云流水,不亚于专业水准。他们在T台演奏,我们手拿扇子在台下舞扇互动配合,这下子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台上的人吹的起劲儿,台下互动队伍不断增加,跳的热烈欢快。本来想每人吹上两首,看这场面这么热烈,每人再加上了一首,还有两人合奏、全体合奏,我们在台下跳的都冒了汗,他们也一定累了,最后合奏一曲动感十足的《小苹果》结束了们几乎是萨克斯专场的演奏,气氛达到了高潮。
接下来是我们舞队和乐队穿插表演节目。接到通知到来到这表演,练习了有一个星期,准备了十来个节目,考虑时间关系,商量后我们拿出四个节目上台表演:两个舞蹈,一个走秀,还有我的拿手绝活口哨表演。舞蹈《蒸蒸日上》是富有陕北特色的非遗传承秧歌扇子舞,用来开场,走秀《水墨兰亭》女人味儿展现的淋漓尽致,我表演的口哨曲《今天是个好日子》,也十分应景,互动舞蹈《赶大车》是一首近日流行的陕北民歌小调,有趣、欢快、活泼、俏皮,大家把喜公公、喜婆婆也拉上了台,同我们一起互动表演,两口子积极配合我们,有的队员把头巾拿下来戴在他俩的头上,双手又拿上了扇子,随着音乐和我们一起跳,相比喜婆婆,喜公公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逗笑了前来看热闹的邻里乡亲,两口子也是笑的合不上嘴。
表演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大家得到了快乐和美的享受,我们所期待的喜庆,和谐,平安,祥和的气氛被烘托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主家就开了四辆车接我们到村里,今天主要任务是接亲和婚礼互动。
接亲的队伍由鼓乐队和嫲嫲团组成。在新郎和伴郎等亲朋好友的带领下,我们一同绕村走到村口,现在用的都是电子炮车,在前面开路,鼓乐队和我们在后面跟随,炮声、吹奏声、乐曲声引来了村上的人们出门驻足观看。新郎穿的是中式长袍马褂,端庄华贵,代表着富裕和快乐。因为新娘子家在山西大同,他们提早来到了河津,住在宾馆里,到城里去接亲就方便多了。嫲嫲团送到村口就回来了,就等着新郎把新娘子接回来去迎接了。
10点多钟新娘子接回来了。这时候天气比早上暖和多了,我们手拿着扇子,跳起了欢快的舞步,跟随着新郎父母一同去村口接新媳妇,喜公公、喜婆婆两口子接儿媳心切,的很快,我们边走边跳,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一会儿就有点儿气喘吁吁了,有人开玩笑说,看样子这老两口儿对这儿媳妇儿是十分满意呢,的确,在饭桌上,喜婆婆的闺蜜告诉我们,你儿媳妇儿今年31岁,军衔是上尉,在部队上表现非常优秀呢,咋能不满意。
我说这是一场特殊的婚礼,就在他有着特殊性,有的婚礼会出现一些儿童不宜镜头,但这不是大多数,这场婚礼两位新人穿着军装,落落大方,赏心悦目,我参加过小表妹在北京举办的婚礼,同样也是穿着军装,只有表妹一人是军人,这次是两个人,给大家行的都是军礼,只是拥抱了一下,让人看着十分舒服,心存敬佩。婚礼办的的十分简洁,没有做作的煽情,互动环节中我们又穿插表演了三个节目,时长大概十分钟左右,最热闹的还属互动舞蹈,我们和喜公公,喜婆婆一起嗨,乐曲声、欢笑声、祝愿声余音袅袅,飞过了院墙,绵延不断。
婚礼结束后的正餐,也给我们来个意外惊喜,凉菜、热菜都上的差不多了,没想到又上了一锅铜火锅,一大锅肉和菜,品尝了一下真是美味,大家都说吃的太饱了,这桌饭真是太实惠了。
这场特殊的婚礼落下帷幕。结束这特殊又充满好奇的婚礼,我心里想,退休后的生活就应该这样丰富多彩,每天和跳舞的姐妹们酣畅淋漓的舞蹈,怀揣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何尝不是人间乐趣,坐在回家的车上,心里默默为这家人祈福,愿他们生活美满,万事如意,也祝我们平安顺遂,喜乐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