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发人深省。
一个已经成年了的有所成就的男人,他离异的父母想方设法管他要钱,他给母亲买了一套房,父亲就要求给他100万,否则心理不平衡。如果给他100万他就会离开现在的女人,和他母亲重归于好。母亲为了挽回父亲,也极力要求他这么做,并一天打十几个电话一再催促,扰的儿子无心工作。
母亲之所以这样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是因为在这个男人上初中时母亲为了儿子能更好地读书,放下家里陪读三年,在这期间,父亲出轨。为了让父亲回心转意,母亲大闹特闹,却越闹关系越远,后来,父亲索性一离了之。
“都是为了你,我们才离婚的,如果不是为你陪读,你爸他会出轨吗?”母亲一万个悔不当初。
那位母亲,别忘了,可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啊。那位父亲,本来就春心荡漾,即使母亲在身边,也会自己制造机会的。
“我这都是为你好啊!”这句话,是做父母的口头禅,是做儿女的心头烦。
而很多感情已经破裂的夫妻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还在痛苦的死撑,殊不知,那种互相折磨于孩子而言其实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当你无辜的说着我做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孩子的时候,其实不全都是那样,你所做的一切一部分是为了你自己。那个著名的段子怎么说来着?一个开着豪车的妈妈将女儿送进最好的学校,当女儿希望她多陪陪自己时,她说妈妈没有时间陪你,妈妈需要努力赚钱,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把你送进最好的学校,都是为了你。孩子说好吧,那我现在努力上学也为了将来努力将你送进最好的养老院,妈妈将车停在马路边,哭得一塌糊涂。
你所谓的努力挣很多钱,是为了将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不过是希望,孩子能给你争面子,孩子将来有出息,你脸上也有光。你说一切为了孩子,其实那不全都是真的,你的爱带着条件,带着你对孩子成才,为你争光的期待。你希望为了孩子付出的一切,让你的虚荣心得到满足。那不是无条件的爱,那是有条件的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我们习惯于将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还自诩都是为了孩子好。
太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强迫他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将来他有一技之长,为了他们多一些竞争的资本。可是当我们按自己的意愿给他们报的那些班,真的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吗?他们上了兴趣班后真的开心吗?他们真的愿意学吗?
还有一些父母在孩子长大后,干涉他们的学业,工作,婚姻甚至生儿育女。孩子明明怀揣梦想希望打拼一番自己的事业,可父母却横加阻拦,动用各种关系将孩子安排进事业单位,过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孩子真心喜欢上一个人,可父母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施加压力迫使分手,让孩子接受他们喜欢的姑娘或小伙。生儿育女原本是夫妻俩个的事,可父母却一再催促,生怕自己晚当爷爷奶奶在同龄人中抬不起头来。这些,说到底,不是自私,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什么?真的有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过吗?
《红与黑》里的德·拉摩尔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一直盼望着女儿玛蒂尔德能嫁给公爵,好让他光耀门楣,在御前有凳子坐。所以,当他的女儿写信告诉他自己爱上了他的秘书—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无论从身份,还是家庭背景都与他们格格不入的穷小子,这时,德·拉摩尔震怒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比自己更看重他们的家族荣誉的女儿,居然公然做出此等丢人现眼的事儿来。
他不但不尊重女儿的决定和意愿,反而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女儿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拉锯战,想过让于连远走美国,甚至卑鄙地想过将其一杀了之。特别是当女儿提出自己已经怀有身孕时,他依然没有选择祝福,而是一再的逼退。到最后,看似是他赢了,他以一张银行支票和一个要求于连改名换姓后的骑士轻骑兵中尉的职位作为最后要挟,女儿妥协了,可是于连却被判了死刑。
当儿女的婚姻和父母的虚荣被放在天平上衡量的那一刻起,注定了是悲剧的开始,其他亦然。
诚然,为人父母者,皆爱孩子。可有时,这爱真的不那么纯粹,夹杂着自私,虚荣,功利,这样也就不是你所谓的一切为了孩子了。所以,当我们堂而皇之地说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时候,我们该认真地反观一下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我们的爱是不是孩子愿意接受的,是不是在真的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不是,就把那些带了自私的东西通通扒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