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廿韵咏裕禄公
(序)
兰考四百日,精神越千古。
长夜抚藤椅,遗响荡中州。
俯身察三害,立命为苍生。
焦桐今蔽野,长忆公志诚。
(其一·公仆心)
曾顶肝区痛,犹呼慈母声。
雪送千家炭,荒寻万壑耕。
怀中有黎庶,眼底无浮名。
最是藤椅裂,殷殷血痕明。
(其二·治沙行)
拒食“嚼过馍”,直踏盐碱尘。
携图百廿卷,量尽沙丘横。
“膏药”贴赤地,“银针定浮沉。
泡桐发新翠,千顷变粮廪。
(其三·薪火传)
桐花六十载,岁岁守晨昏。
魏氏持箕帚,童孙继晨暾。
穷帽已抛却,青衿更牵魂。
犹见风沙处,弦木发新根。
(尾声)
天地立丰碑,何须镌石文?
但看泡桐雨,滴滴润民深。
今朝复兴路,公志化星辰。
谁吟念奴娇,长揖拜焦门。
注:五言古风依《唐贤三昧集》体例,以仄起平收为主调,间用转韵之法。“膏药”“银针”取公治沙之法,“弦木”指兰考泡桐制民族乐器产业,今已闻名寰宇,“念奴娇″指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