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6 周二 晴
早起:5:30 内心有事要做,根本不需要闹钟。
事:
几天前的早晨6:08~6:18分,进行了10分钟自我测速。阅读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阅读量:3页半(3~6页) 用时10分钟。每行平均27字,每页大约27行,字数约2457字。
测速结果:我的阅读速度为245字/分。
感受:因为以前从未刻意关注过自己读书时的感受,所以阅读算是漫无目的,更别说学以致用。
最近读书时,脑子里和心里都下意识注意到读书时的感受。如下:
1.离书越近,视眼变窄,速度就慢。
2.容易无意识的走神,导致回读。
3.最终没记下多少内容,更没有任何思考,纯属为了读而读,以为这就是学习了,以为这就是没有虚度光阴,其实大错特错。
今日,5:30自然醒来。开始进行研究阅读法并利用起来,结果如下:
一组:38*27=1026 342字/分 513字/分
二组:44*27=1188 396字/分 594字/分
三组:46*27=1288 429字/分 644字/分
并进行了10分钟测试,书籍为爱弥儿.柯尔的《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之柯尔效应》。测试25~27页,约6800字,阅读速度为680字/分。
并且30分钟内,书写了500+的读书感悟。
越来越感觉快速阅读,才能帮助自己找到目标,能够不断快速的输入,同时促进深入思考后输出。
我认为,输入就是将养分收集起来的时候,而输出就是将养分内化的重要过程。
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没得写,是因为看的不够,是因为没有深思。
快速阅读+深入思考,或者就是未来我发展的方向呢?
做每件事,带着目标去做,一定要收获结果,否则根本坚持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