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给别人的祝福中,有一个五福临门,那么五福,究竟是指哪五福呢?
《尚书·洪范》中有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寿:既寿数、长寿。
寿是第一福,只有有了寿命,才有机会去享受其它的福气,如果没有寿命,那么什么福都将成为枉然,人人都希望有一个长寿的人生,很多帝王更是如此,他们总希望自己拥有很长的寿命,以享受这这至高无上的权利,所以聪明如秦始皇,竟然会相信,世界上有长生不老药之说,所以派遣徐福去求药。
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就已经是长寿了。而现代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能活到70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标准进行了新的定义,年龄在44岁以内的视为青年人,45—59岁的为中年人,60—74岁是年轻老人,75—89岁时真正的老人,90岁以上算是长寿老人。
如果光有长寿,是还不够的,要有质量的长寿,才有意义,如果是建立在经济宽裕和健康基础上的长寿,那才是舒适有意义的长寿。
富:指富贵,有财富、有地位。
第二福,是富。这里的富,是富贵的意思,富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贵是指有社会地位。有钱有社会地位,这个是需要很大的福报的。
《世说新语》中说,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通过勤劳,能够获得小富,通过智慧加上勤劳,就能够获得中富,大富就要靠德,靠命了。
那么有些为富不仁的人,为什么还是那么有钱呢,那是因为他们命里福报很大,这个福报还没有消耗完,一旦福报消耗尽了,才会禄尽人亡。所以如果想要长久地保有财富,还是要修德的。
康宁:指身体健康,无病无痛。
第三福,就是健康,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去追求其它的一切。叔本华说,任何事都不值得你牺牲健康去追求,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其他任何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升迁、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有其它的一切都应当为健康让路才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持健康,避免各种有损健康的行为,避免放纵或不节制,避免不愉快的情绪。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我们的健康,保持健康,是活着的头等大事。
攸好德:就是爱好、喜爱德行。
第四福,就是攸好德,“攸”字又作“修”字,既修养美好的德行,喜欢做善事,喜欢亲近善知识,亲近有德行的人。
为什么喜欢德行,亲近善知识,如此重要呢,因为那些善知识,那些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自然界运行的规律,如果我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可以最大程度的趋吉避凶。而且和这类人相处,会少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心里会比较轻松自在。
有的人,以恶为能,以丑为美,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好歹不识,其实这也是一种没有福报的表现。所以想要增加这方面的福报,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
考终命:寿终正寝,能得善终,安详离世。
第五福,考终命,尽享天年,长寿而亡,寿终正寝,不会遭遇天灾横祸,能得善终,安详离世。
寿终正寝就是能够好死,毕竟很多人是死于非命的,要么死于病痛,要么死于天灾人祸,意外等,能够无病无痛的好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勤修五福
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五福人生,那就是最顶级配置的人生了,可惜这样的人,从古至今,就少之又少。据我所知道的,舜帝算一个,舜帝在社会地位上,已经做到最高位,两个老婆娥皇、女英,也都是很贤德的人,舜帝也很长寿,《史记》记载舜帝活到了100岁而亡。
唐朝的郭子仪算一个,权倾天下,功盖一世,一生大富大贵,子孙兴旺安康,尽享天伦之乐,八子七婿,都为朝廷命官,而他本人也寿至85岁。
能够拥有五福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能够拥有三福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不管是拥有几福,都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修,去耕耘我们自己的心田。按照佛门的修行方法就是,财布施得财物,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历史上的袁了凡先生就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增加了自己的福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觉得人生不求大富大贵,能够长寿、健康、喜欢修德,有一点够自己用的物质,就算是很圆满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