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要点回顾

昨天读完了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用时3天,写了两篇感悟,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本书要点:

傅盛老师在序言里提到,有时候限制就是限制本身。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会变得更强大。

真正限制我们的,就是我们思维里看不见的墙,而这面墙又很大程度上来自内心的不安全感。

01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伟大的梦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当你觉得一件事很有意思时,你就会主动去做且乐在其中,而你越是把有意思的过程本身当成奖励,表现就越好。

乐在其中就会沉浸其中,当你以沉浸的状态去做时,任何事都很难不成功。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在行动中就会多了动力少了焦虑。

当你全力以赴地爬上你目之所及的一个小山头,你会看到更多的山,看到下一个山头和路。

就这样凭着“有意思”一个个地把你关心的事做到极致,你会走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处。

02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我们身边既有“没兴趣一族”,也有“感兴趣一族”。

有兴趣一族对什么都像孩童般充满兴趣,兴致勃勃地投入一个又一个冒险,他们经历丰富,收获很多,当然失败也很多。

没兴趣一族则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只有到了不得不行动的时候,才被迫抱怨入场,因为有情绪障碍,体会不到过程的乐趣,又因为没有全力以赴,又难以有好的结果奖励。

兴趣就是让你完全置身于事物之中。当你真正投入当下的事情中,不管这件事情多么简单、多么微小,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觉得没有学好的能力,或者是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当孩子们投入其中,不考虑结果,不惧怕父母的谴责,自己做自己,或许会更好。

生命就像一面镜子: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当然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03不做安全感的奴隶

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如果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东西,它就会慢慢地远离你,就像用进废退的原理,在你需要用它的时候,它也不会来。

慢慢地,信任自己潜力的人建立起了自信与安全感,而不信任自己潜力的人会进入越来越丧失安全感的模式。换言之,你永远丧失了这个方面的自信,你变成了安全感的奴隶。

如果内心没有安全感,就会转而向外求,依赖他人,从他人身上寻找安全感。一旦外部事物不能依赖,自己就会陷入恐惧当中。

如何克服恐惧?古典老师提供了六招建立安全感。

1小范围冒险   

在安全的范围内,尝试小的冒险,通过训练,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恐惧底线。

2远离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把你驯化成安全感的奴隶。

3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多接触那些简单快乐的人,多做无缘无故快乐的事,站在阳光里,你会慢慢远离黑暗。

4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做事之前把所有的恐惧都想到并写出来,清空大脑,然后存放到保险箱里,让大脑轻松上阵去面对,事情做完后你可以再回来看看,哪些恐惧应验了,哪些恐惧根本不存在。

5写成功日记 

这是启动自己自信的方式,每天告诉自己,我曾经有多好,逐步强化自己的自信心。

6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这是最后一招,也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找到你的恐惧底线,然后面对它。

比如,很多人害怕在公众面前演讲,这是第一个层次(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你发现,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公众演讲,而是怕自己讲砸了(害怕事情背后的价值)。

但是他真正恐惧的不是讲砸,而是自己没有能力面对讲砸的状况,那才是内心深处不自信与恐惧的真正体现(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当找到内心最深的恐惧后,你把脸转向它,准备作战,恐惧便烟消云散。

04心智模式决定命运

我们按照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在大脑里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然后按照自己的模式去看待世界。

内心的模式决定了我们看到些什么、感受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怎样的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说不同的模式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要打破固有的模式,在一次次对事件的复盘中,从混沌到觉察,从觉察到醒觉,再到超越。当然这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情况,但这是心智升级的必经之路。

05成功学不能学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只依靠从众而成功,也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

当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外界,你会让自己陷入一种不可控的焦虑,一种获得前恐惧、获得后空虚的生活中。

只有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可以掌控的幸福,获得那种贯彻始终的幸福生活。

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而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脚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06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它在当下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中的价值。一份适合你的专业的未来价值远远高于你现在的专业。

有时候既有的东西会限制了我们的眼界,僵化了我们的思维,阻碍我们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不要害怕眼前的损失,有时候他会让我们有机会把生命投向无限资源的未来,找到更好的途径来弥补这些损失。

07受害者模式和掌控者模式 

掌控者心智模式是:不管外界如何,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这种人总能找到当下更好的方法,因为他们明白,不管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自己的!

“受害者”模式:这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到痛苦,便下意识地认为是外界的原因。他们认为改变外界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我们的心理模式,然后改变我们的心理模式,不在自怨自艾中消磨我们的生命,而在自立自强中掌控我们的人生。

08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因为只有坚持做你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幸福起来。在父母插手控制比较多的情况下,要让父母看到:按照我自己的方式,我也可以幸福起来。

幸福感是内心的感受,但是一旦眼睛向外,很大部分就会在“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

所以要保持内心的充实宁静很关键,不要把自己弄丢了。

09成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等待拖延已经成为好多现代人的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行动起来。

如果说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坏的开始至少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从来没有完美的开始,也从来没有没有开始的成功。

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不能不成长。成长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内心知道自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

就好像一粒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每一个人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

真正享受作为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对方存在的乐趣而不是竞争。

这个世界会因我而有所不同,我也会因世界而精彩。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样子的世界。

最后,我想说,觉察自己的模式,拆掉自己思维的墙,勇敢做自己,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个世界一定会因你而更多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