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接愉悦时,老师说愉悦因为不按规定摆笔筒,把笔筒摔坏了,他当时的表现就是吓哭了,跟老师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老师说:“没关系,老师没怪你,下次不要再把笔筒摆高了。”愉悦只哭了一会儿就去工作了。
我问儿子“今天有什么好事发生?”他绝口不提摔笔筒的事,我引导也不说,我就直接问:“你今天玩笔筒了吗?”他见躲不过去,就神情暗淡了一下,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跟老师说对不起了。”“嗯,我儿子肯定会承担责任的,妈妈会问老师,那个笔筒多少钱,赔给老师一个。”他说:“好。”马上就转移话题了,说明他不想提不愉快的事。
其实孩子有他自己的规则意识,在我家像这样因为他不小心砸碎东西的事,从来没有惩罚,但如果是把杯子碗放在餐桌茶几以外的地方,就要有规则的:让他自己放回去,必须放回去!如果耍赖,我就拖着他放回去。
平时不要做一碰就爆的妈妈,做个温柔的妈妈,等到孩子真犯错误时,哪怕一个很小的错误,都很好管,他不犟嘴。孩子平时得到了无条件的爱,他不需要用抗拒的方法来引起关注,所以给孩子一个规则,他就会遵守。
那如何制定规则呢?
制定规则时要在处理完情绪,孩子已经知道错在哪里了或者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做,不能堵着气和他说,也不能“威胁”他。
如果他违反规定了,就要惩罚。惩罚不一定是要打骂,站“反省角”冷静一下也是惩罚。随便找个没有危险,没有玩具的地方就做反省角了,孩子挺不了几分钟的,就会来道歉,自己就说错在哪里了。而我儿子平时跟他发火少,又经常拥抱,所以孩子会用要求抱来获得妈妈的原谅。
关键是你惩罚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尽量少用惩罚,像摔破杯子这样的事情,孩子如果真不是故意的,他也会有小小的内疚的,你要关心他有没有吓到,杯子再贵也没有孩子精贵是吧?
多用肯定优点的方法,比如他今天帮妈妈摆碗了,主动扫地了……。家长一定不要装作没看见,不仅看到孩子的行为,还要鼓励孩子的主动性。
儿子最近上厕所偷偷拿手机,我说:“上厕所拿手机不好,不要带了。”有一天我在手机上有事没做完,就把手机带进洗手间了,我儿子就来管教我:“妈妈,上厕所拿手机是不对的!”我立即道歉,并把手机交给他。
而事先没有约定,糊里糊涂的孩子就被惩罚了,孩子反抗大人又不接纳情绪,那就给孩子的内心埋下了一颗坏种子,我们千万不要做这样无知的家长。看看问题的背后,事情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就发生了的。
就是说规则不是只给孩子立的,大人首先要遵守。我们都希望孩子有礼貌,那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能用大人的身份来压制他;我们都希望孩子有毅力,那我们做事就要持之以恒;我们都希望孩子爱学习,那我们就不能打麻将玩游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