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观点独到,这是何祥炎给人最为深刻的印象。在复旦EMBA的两年中,他不仅认真学习了每一门课程,作为班长带头参与了班级内部的建设,而且看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现象,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此热心地投入到复旦EMBA中,既作为学生、亦作为观察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思且行,善莫大焉。
学习是为了进步,而这两年的读书生涯带给何祥炎最大的进步就是知识的系统性提升。“虽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比较辛苦,但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效果却非常明显。”他欣慰地说。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危机管理》……,从这一系列专业课程中,何祥炎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营养”:《战略管理》让他学会了做大事要看清形势与政策,做好三到五年的规划;而《危机管理》则在实际的案例中教会了他如何应对危机。“老师以三鹿奶粉为例,教会了我们如何与媒体沟通。尤其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要镇定冷静,找寻专业机构咨询……”谈及课堂上的收获,何祥炎仍然滔滔不绝。经过两年复旦EMBA的学习,何祥炎在管理上的自信增强了不少。“我以前虽然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始终没有形成理论。而复旦EMBA的各项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找到了理论的依据,使得今后的每一步都有了坚实的凭借。”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所得,哪怕只是在复旦校园里走走、看看,也能让何祥炎找到内心的平静;在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学校里,他更能感受到包容与理解。“以前下属犯了错误,我会毫不犹豫地批评甚至解雇他。而现在我懂得了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管理的目的,给下属充分的空间,更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正是复旦EMBA赋予何祥炎最重要的转变。
作为2011春1班的第二任班长,何祥炎十分感谢同学们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他也将这份感恩毫无保留地投入到班级建设中:不仅组织大家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未雨绸缪地定下了有利于延续友情的规章制度。
“我们班的氛围本来就很好,”何祥炎自豪地介绍道,“彼此之间特别团结,我能感到整个班级的心都是凝聚在一起的。”在课上课下的交流之外,何祥炎还带领大家参与了一系列精彩的游学活动:成都、重庆、安徽、贵州……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而说到班务规则,何祥炎对大家共同建立的“纽带基金”赞不绝口:每个同学出资5万元,投资到一个同学的公司内,以年利率10%的收入作为班费。“这样一来,大家毕业以后的活动就不再需要再出班费了,也算是让我们的友谊能够‘可持续发展’吧。”
在充分利用纽带基金的基础上,何祥炎和同学们精心策划了“春夏秋冬”每年共4次的聚会——春游踏青、夏日亲子游、秋游赏菊、春节年会;再加上由同学们自己定制的活动,大家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重聚。“我们的班级口号是‘在一起’,可谓实至名归!”何祥炎笑道。
何祥炎很喜欢看书,尤其是人物传记和管理类的书籍。他也希望将来可以继续学习哲学或者国学,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提升。何祥炎深深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作为公司的“一把手”,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将来公司要做大做强,或许会通过扩张的方式,或许会通过上市的途径,我的目标是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内,让公司成为行业的翘楚!”何祥炎充满自信地表示。
一边潜心读书,一边用心观察和思考,这是何祥炎之所以总有新点子冒出来的原因。对于复旦EMBA,他同样找到了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有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可能不太适合我们,可以适当压缩或改进他们的课程;而有的同学则太过年轻,工作经验稍显不足,可以课前课后再加把力。”他同时还建议,可否由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级,对班级内的同学企业做一些咨询和帮扶。
而对于将来的学弟学妹们,何祥炎同样给予了恳切的嘱托:“希望大家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对自己的学业负责,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