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挽救苹果的秘诀,你不想试试?

文:晨启新程
图:网络

01

1993年美国《时代》的封面是“冥想的科学”:

冥想登上《时代》封面,因为对练习者有以下帮助:

  • 改善睡眠:睡前关掉电子设备,静坐冥想几分钟,关注呼吸;
  • 提高专注:专注力稀缺是现代人通病,冥想提高专注力、激发灵感;
  • 情绪控制:关注呼吸,觉察情绪,拥有应对外界刺激的自由;

1976年乔布斯和 沃兹尼亚克成立苹果公司,1985年由于经营理念差异,他被苹果董事会扫地出门。1996年苹果公司经营陷入困局,市场份额也由鼎盛的16%跌到4%。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掌舵。

回来后的乔布斯极度忙碌,白天跟产品小组谈话,晚上静坐冥想,保持了高度敏锐的头脑,大刀阔斧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发和生产,1997年苹果推出iMac,创新的外壳颜色透明设计使得产品大卖,并让苹果度过财政危机。

以下是乔布斯让摄影师为其拍摄的照片,他写到:“这是一个经典的时刻。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台灯和一台音响。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


1997年乔布斯登上《时代》封面,标题是:”史蒂夫的工作:重振苹果公司”。


jobs

02

乔布斯通过冥想协助他专注深入地思考,寻找重振苹果的出路。作为普通人,如何接触、学习冥想呢?各种冥想书籍众说纷纭,初学者不明白该怎么办,感觉很困扰。

后来我找到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冥想》,英文名:Mediation and its practice,开始对冥想更清楚认识。这本书连附录在内只有161页,1-2小时便可读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冥想的概念,如何冥想,以及冥想的进阶计划。

书封面

作者斯瓦米.拉玛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瑜伽大师之一,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区修行四十余载。

03

《冥想》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冥想,如何冥想,如何坚持。

1.什么是冥想?

冥想是让意念放下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回忆、判断,以及对过去的执着、对未来的期待。它只是一种简单、安静、不费力气的专注和清醒。

冥想的技巧很多,目标都是一致的,实现内在的专注、祥和和静谧。

冥想不是沉思或思考,沉思需要深入理解一种观念,冥想时不会让大脑去思考任何观念,而只是专注自己内在。

冥想不是催眠,也不是自我暗示。冥想只是观察自己的大脑,让它安静下来,它是一种清晰的状态,完全独立于外在的影响和干扰。

2.如何冥想?

为取得好的效果,作者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4步是为冥想做准备:

1)清理:
身体做好准备,比如淋浴。

2)伸展:
做5-10分钟的拉伸练习,放松肌肉,减轻精神压力。

3)放松:
采用摊尸式(一种仰卧的放松姿势,具体见第二章,37页),时间不超过10分钟,头脑保持清醒。

4)呼吸:
通过呼吸练习,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放松有助于情绪平衡和心理稳定。在书中的附录B有呼吸练习的具体说明。

5)冥想:
选好姿势,将呼吸调匀,默念”曼陀罗”,当意识游离时带回。

(1)选择舒适放松的姿势:

冥想姿势有“高位坐”、“简易坐”、“吉祥坐”、“雷电坐”、“至善坐”、“莲花坐”。后四种作者不推荐给初学者,因为难度较大,当不能驾驭时,反而弄巧成拙,对身体有害。姿势在第三章有图例和要领讲解。

无论哪种姿势,统一的要求是:

上半身直立:头部、颈部保持中正,和脊柱在一条直线上,就像身后靠着直壁;

姿势

(2)利用横隔膜进行腹式呼吸,将呼吸调匀:

对呼吸的觉知是冥想练习的精华部分,在我们日常有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常会呼吸急促,不容易清晰思考和保持冷静。

横膈膜

(3)默念”曼陀罗”,引导意念专注:

很多冥想体系都使用”曼陀罗”(引导意念集中的词汇、声音或短语)。在心中默念”曼陀罗”赋予意念一个焦点,让大脑安静下来,但不是去清空或者控制大脑。


曼陀罗

(4)意识游离时把它带回:

让自己大脑放松处于观察、专注的状态。当大脑有杂念时,不要刻意驱逐它,只是看着它来去,如同碧蓝天空,飞机从白云穿过后,白云仍在,风卷云舒,不会打破天空的纯净和安详。

意念

当然冥想练习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练习,作者在第六章给出了冥想训练计划。

04

好的冥想入门书需要至少满足三个条件:

作者有料:很丰富的冥想及冥想辅导经验;

作者能写:不一定文笔优美,但要求精准到位;

书籍易懂:理论和实战结合,简单操作性强。

翻阅《冥想》,它匹配以上三个条件:

1.深入浅出:

作为开创喜马拉雅瑜伽流派的瑜伽大师,作者凭借对冥想透彻理解,在本书中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强调真正能使练习者受益的方法和过程,用实用练习的技巧取代枯燥的理论知识。

作者从最简单的“高位坐”入手介绍瑜伽姿势,抽取出良好瑜伽姿势的共性,对于细节的差异不纠结。

除《冥想》外,他还著有《光与火之路》、《呼吸的科学》、《大师在喜马拉雅山》等。

2.详略得当:

由于呼吸是冥想中很重要的一环,横膈膜呼吸,作者不吝笔墨,给出腹部呼吸的横截图,并且用整整一章来说明如何做呼吸练习,并在最后附录给出了呼吸训练的三种方法。

针对冥想的理论及益处,只是简略提及,因为对入门者而言,枯燥的理论往往让人望而却步。

3.简单明确:

针对之前我看到不同瑜伽书间差异,作者解答简单明确,说其然并说其所以然,让我不再纠结。

比如瑜伽音乐选择,答案是不需要,因为音乐是外部刺激,把你引向外部观察,而不是专注内在。

作者建议初学者从最简单配合呼吸的”曼陀罗”入手,如"So Hum",在吸气时,心里默念So,在呼气时默念Hum。不是所有的”曼陀罗”都会配合呼吸都适合初学者,因为不能配合呼吸的”曼陀罗”会破坏肺部活动的节奏。在第四章74页介绍了使用”曼陀罗”的技巧。

05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迪是帮我拨开笼罩在冥想上的迷雾,冥想比想象的容易操作,对外界要求没那么苛刻,比如可以不盘腿坐,可以不放冥想音乐,办公室,公园都可以适合冥想。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注意到很多人在公共场合冥想,比如在图书馆,我看到一位老者用高位坐的姿势在阅览室门口冥想,神态安详。

昨天我带孩子在小区和小伙伴玩时,我也会在长椅上、微风轻拂中冥想。今早修改这篇文章前,我也盘腿冥想,等睁开双眼的时候,觉得神清气爽,开始美好一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