轱辘轱辘

"轱辘",如上图。"轱辘体诗",又叫"辘轳体",是诗体的一种,杂体诗名。因诗的韵律如水车辘轳架旋转而下,故名"辘轳体"。

轱辘体诗”要求写绝句三首或者是写成律诗五首。无论是三首绝句还是五首律诗,都要有一句相同,这个句子便是“轴句”。

而这“轴句”要像车轴那样转,当然应该是非凡句子,否则有意思吗?它分别使用于三首绝句的一、二、四韵句上,因为第三句是仄收非韵句,所以不用轴转。

由于"诗为儒者禅"这句本身不是律句,也就是"平平平仄平",所以不能用以五言绝句的轱辘体,它就是五言古风句子,看看它的出处:

作者:栖蟾(唐)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加上之前的旧作,再轱辘一个:

诗为儒者禅,解尽一生难。
唯赏词章好,不闻冠带喧。


十几余年学,诗为儒者禅
空门藏妙慧,落笔动云烟。


水澄心镜浄,月冷耳根圆。
意外求真印,诗为儒者禅


诗为儒者禅,韵系宋唐元。
来往轮回里,浮生系梦船。


史海暗流急,诗为儒者禅
觊觎非量力,枉自乱心烦。


武生文相难,气质腹中篇,
吟到纠结处,诗为儒者禅

我看有的人写的轱辘体跟轴句"诗为儒者禅"没啥关联,这样就会显得突兀。像是强塞进去的一句话,如此这般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另外还有一种轱辘诗,仅用十三个字,能形成六首小诗,相传为宋代秦少游首创,而以苏东坡诗为最佳,《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文有所记述。

如图所示:

作者:秦少游

七言诗:
一痕秋月曲如钩,月曲如钩上画楼。
钩上画楼帘半卷,楼帘半卷一痕秋。

五言诗:
秋月曲如钩,如钩上画楼。
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四言诗:月曲如钩,钩上画楼。
楼帘半卷,卷一痕秋。

三言诗: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一痕秋。

十六字令:秋,月曲如钩上画楼。帘半卷,半卷一痕秋。

反读:秋痕一卷半帘楼,卷半帘楼画上钩,楼画上钩如曲月,秋!

这种纯属文字炫技了,其实也算一种回文诗,需要反复琢磨方能成篇。从前慢啊,如今是快节奏时代,所以鲜有沉迷于此之人了。只能偶尔欣赏欣赏,体会一下汉语言的魅力。

简书古诗词社区伯乐收稿专题
【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