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的秋季课程,是从晚辅开始的。是的,今晚,熊孩子们就要来辅导班写作业了。
暑假班结束后的两天,我是处于半休息状态,一边备秋季的课程,偶尔去发一下传单,完成这些后,我就可以提前下班休息了。总的来说,是要比暑假班的时候要轻松一些的。
我今天一大早就来辅导班备课了,老板说,你去年不是也有教这几个年级的吗?讲义不是通用的吗?还需要大清早来备课?
其实我原本也是那么认为的,直到昨天我点开了去年秋季的讲义,仔细看了一下,竟然感觉自己去年备的课不够仔细,还存在着知识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
想想也是,去年我刚毕业,经验不足,第一次备课只能按照自己理解的来。但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以及对各校各年级的题型,孩子们的薄弱点的了解,我的备课讲义以及上课讲解方式一直都有在做调整。
因为一直都有在做细微调整,因此没感觉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直到返回来看到最开始的备课资料后,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是一直在进步的。
所以呀,这些连自己都看不过去的讲义,我肯定是还要花时间去修改,去增加一些重点内容的。
哪怕是少儿英语,去年做的那几个动物的头箍,我也得换新的了。最近休息的时候也在抖音上学了下小手工,到时候可以用在课堂上引导孩子们一边做游戏一边学英语。
老一辈的人说,做老师最轻松了,每年都是讲这些内容,不用看书都能教了。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知识点还是那些知识点,但是学生的情况可不是都是一种情况,讲课的方式也不只是一种。
前年,我在广州的一所公办初中实习的时候,带我的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英语老师。按照资历来说,她已经很有经验了,都已经带了好多届中考班了。但她每节课上课前备课都还会再原来的基础上修改课件,学校集体备课的资料,她也要先看一下,适不适合班上的学生。
有时候还跟我交流如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情绪,“我老了,不像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有时候我也要多听听年轻人的建议的。”
这个老教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也颠覆了我以前对老师就是把以前教过的内容重复讲的刻板印象。
但由于今年招生情况并不理想,我带的班也没有去年秋季班多了,重新备课花的时间也不多。所以现在有时间写文章。
还是希望老板多招到学生,boss和员工有时候也是同命运,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