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背景是伊拉克战争,一个叫比利.林恩的战士在一个偶然机缘下通过媒体变成了美国英雄!然后影片就开始描写他们归国后遇到的各色人群对他们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的反应。
影片中无数次的切换画面,一边是残酷的战场,一边是橄榄球运动中场的绚丽舞台,有看似崇拜英勇其实只是为了通过他们谋取利润的商人,有看似需要他们带给美国人民以英勇无畏正能量精神的工作人员,而演出结束后,却已经遗忘了他们,任他们在角落里待着不知道该去哪里,如图没有用了的多余的玩具,最后他们被场务狼狈的赶走,而林恩对美丽可人的女拉拉队员投入了感情,可是到最后临别时,女孩喜欢的不是林恩,而是头戴光环的那个战争英勇,光环还没有消失的英雄
归国之初,他们在车里有说有笑,畅谈未来,以为自己真的是全民英雄,回去时,在车里,每个人都如此的沉默,因为他们也就只剩下彼此了,所有人都在消费他们,而没有人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是保家卫国生死一线的大事来真心的感激他们,那些内在精神全部都成了外在皮囊,皮囊里面包裹的是商业时代的利益,而他们,这群战士也只不过是份职业,你们在外面殊死搏斗,是因为你们自己愿意选择这份职业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消费完了就该干嘛干嘛去,不要打扰我们的歌舞升平。
我也说不出这样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我只是觉得看完以后,心里很难过,商业时代把一切东西都可以物化成商品,然后冷静的去分析这个商品的价值所在,就像电影里说的,人们是很容易遗忘的,这句话听着好熟悉,但是,我们一般是在哪里能听到呢?一个明星唱了一首歌,做了几件被曝光的事,刚开始舆论和关注度很高,各种采访和节目会纷纷涌向他们,过些天呢?没有人再想起,大家去关注别的事了,那些人也就不再有什么价值了,他们已经被消费完了,可是,这些在外面殊死搏斗的战争明星也和那些人一样的待遇,我总觉得心里面有一丝丝隐痛
残酷的战场等于华丽的舞台?娱乐明星等于战争明星?也有过气一说?真是荒诞可笑!不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只从主题和内容来看,我们是否该反思些什么,不过有一件稍幸运的事,中国还没有美国商品化那么严重,中国还算是人情社会,做事总不能舍掉情字,否则会被人戳脊梁骨,有段时间,我很讨厌这种形态,觉得,像老美那样利益最大化有什么不好,反而不会浪费资源,浪费时间,办个事就走流程,老弄各种关系实在是拖发展的后退,现在看来,社会有点情没什么不好,全部都利益都流程,社会岂不是很冰冷吗?我们真的要那样的社会吗?别说对外的战争明星了,抗洪救灾的普通士兵都能调动起我们内心的那股真切的热流,躺在历史的尘埃里的名族英勇依然一代代的慰藉着我们对于国家,对于名族,对于英勇的敬畏!而不是消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果实一边嫌弃着栽树人,那叫忘恩!当然,我也不是说要把这些人当神一样供着,我只是想说,我们不该把他们当商品来消费,商业时代,有些东西是不能被物化的,有些底线我们是要有的,否则,这个时代就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