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爱西贝家的饭菜啊,三天两头要往贝家跑。
记得8月中旬去宁夏旅游,天天现场吃西北菜,可刚回到上海,一落地,回家丢下箱包,就又直奔贝家吃晚饭。
近,当然是一个原因,就在小区旁边的 MALL 里面,走几步就到了。
随意,不必刻意换个什么装束就能去。
到了那,就见贝家的姑娘笑脸相迎,人不多就可以很快落座。(有了排队系统咱就不必排排坐嗑瓜子了,那个有点傻)
一落座,又换一张笑脸飘过来。点完菜,我们憋着笑,看姑娘或小伙一本正经地手按左胸,开始 “ 宣誓 ” 说:
“I ♡ 莜,西贝为您承诺,所有菜品将在25分钟内做好送到……”
常常在我的 “ 挑逗 ” 下,姑娘或小伙也会忍不住,说完最后一句也噗嗤笑了,然后,他们欢快地离开我们去忙别的桌。我们也定下心来,喝水,聊天,等着菜品端上来。
这就是在贝家的用餐氛围,轻松、自在、热闹、有热气,一间相当平和的邻家餐厅,普普通通的红白格子桌布,只有敞开式的莜面作铺显示了些与众不同。
讲真,我没有刻意去认识贝家哪位店长或哪位服务员,但每次去就像去看邻家的弟妹。
的确,这里的人是亲切的。没有市侩气、没有狡诈气、没有暗地里的较劲 “ 你推我拒 ”, 想吃啥直接就说,看你两个人,点多了他们还跟你说 “ 够了 ” 。
不计较。什么湿巾纸啊小米粥啊,您随意。最讨厌那些要用纸巾还收费的不大不小的店。有一年贝家换上那个白底印黄色沙棘的椭圆形骨碟,特喜欢,就提出来想买一个,没想到黑衣领导直接就送了我一个新的,其实收个30、50的,我也完全不纠结啊。
当然,还有就是放心。拥有那么多家门店的大型餐饮连锁,没有标准流程没有监管,是不可能的。咱也明白,即便有流程有监管,可能还是有疏忽,但是愿意相信,是我的选择。
要知道,本人做过多年零售品牌销售管理,要想在哪家服务行业鸡蛋里挑点骨头那简直太容易了。反正在贝家,不再爱上纲上线小题大作; 反正去了贝家后,观察 “ 贝仔贝姑 ” 是否开心、跟点菜的小姑娘唠唠嗑,问问她,你是新来的吗,老家哪里的,和他们的交流,使我的整个用餐过程非常愉快!
有一次,非常明显,点菜的姑娘脸上笑容勉强,悄悄问黑衣领导,领导也有些尴尬的样子,就此打住没再多问,那餐饭吃得清汤寡水,似乎他们的不开心也传给了我。
再下一次去,明显感觉到他们又高兴起来了,就问上次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是换了个领导,还有什么评分不好,不过现在已经调整好了,这不,您瞧着挺热情吧。
贝家似乎有个什么制度,很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机密,打住。
回想从前,我们零售服务行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内容里,再三强调的都是规则、再三解说的就是所谓的销售技巧,缺少了对于人心的体贴、对于人性的包容这方面的意识培养。
把顾客当上帝,不对,这显然把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自己放在卑微的地步;把顾客当 “ 洪水猛兽 ” ,也不对,那样势必要处处防守,此两者都属于用 “ 力 ” 过猛。那把顾客当 “ 朋友 ” 吗?也不对,明明就是陌生人,即便一来二去大家熟悉了,那还是离不了买卖的本质。怎样才能让人有好的体验呢?
在贝家,我觉得看到了一种境界。这店堂里看到的人,都很开心,迎客的、点菜的、收餐盆的,重点是,当你的目光接触到不是你这桌的服务员,他/她也对你笑意涟涟。
微笑 + 真诚的目光,就是给陌生的顾客最好的接待。
我甚至想象,在后厨的那位厨师,他也是微笑着在他的 “ 领地 ” 掌勺,所以端出来的菜品当然色香味俱全。试想,一位满怀怨愤的厨师能烧出让食客吃得心满意足的菜吗!
或许,微笑服务,就是贝家做员工培训的重要一课。也可能刚开始,员工只是 “ 假笑装笑 ”, 久而久之,装着笑着就成了习惯,最后他们练成 “ 真身 ” ,生生自我新造了一张真诚的笑脸,这是一个由外及内的心理重建过程。
多么美好,能真诚地对别人微笑的人,心里面一定是温暖的、幸福的,也一定能收获美好。
贝家的年轻的小伙伴们,你们将一生得益于今天的微笑。祝福你们!
(由 “像一棵开花的树” 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