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想对年轻人说:“要有主见,但一定得是自己分析后的主见,而不加分析、随大流、人云亦云的主见,那叫无知的鲁莽,不叫主见。主见与鲁莽之间往往只差一毫米。”很多前方的路,是你根本想不到的意外。今天的决策有可能就决定了你往南还是往北,决定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什么是牛人?不一定是XX家、XX富豪,但一定是在某方面有极致优势的人。我们都想成为牛人,障碍很多,但扫除的第一个障碍应该是观念障碍。有时候,你看到了牛人的外表或行为,但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你不懂他的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就是认知。
继续分享书籍《个体崛起》的部分摘抄,开启提升之旅!
再读牛人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于是他一边搞文艺,一边走商业,诗也写了,钱也挣了,什么都没落下。
这种职场焦虑,也并非80后独有,可以说,所有没有实现财富自由,还在靠打工赚钱的人,都难以幸免。互联网时代变化之快,已经没有铁饭碗一说,很多积累数年的经验都有可能一朝被颠覆,不少人都会担忧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及时迭代,被无情地拍死在沙滩上,于是又衍生出一种新的焦虑:知识焦虑。
不少中产的家庭结构,正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于是教育、养老、医疗,这些资源有限又需要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的问题,也都成了焦虑的重点源头。有的事,钱能解决,有的事,却必须亲力亲为。
努力永远干不过趋势,甚至可以说在趋势面前,一个人的成功,和努力的关系其实不大。
我相信能把一个行业做到极致专业的人,最能冲出来。因为这个时代需要稀缺资源。
为什么有些人抓住了机会,有些人看到了机会在身边也不去抓取,除了运气外,很多人是输在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上。 你看不到新的观点;你即使看到了,也会被整合成旧的传统观点。
观念不同才是核心,其他都是风格之争,没有太大意义。
就像智联招聘的CEO(首席执行官)郭盛在会场上讲的:“你活在这世界上不是在定义标签,不要被外界的东西所捆绑,而是找到自己的轨道,追求自己的长远价值。中国社会站在十字路口,你可以成为贵族,也可以成为平民,这条路是你自己找到的。
我发现,一个人的行动力,不是天生的。不是一些人行动力天然就好,另一些人天然就差。更多的情况是:这个人可能在这件事情上行动力非常好,全力投入,而在另一件事上行动力非常差,经常拖延。最优秀的执行力和最差劲的执行力,经常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底层的原因是什么?是认知。 认知决定了你行动的方向和投入的力度,认知的深度决定了你未来的高度。
但现实是,年薪10万到30万可能的确是努力的差距,但是从年薪10万到100万、从100万到1000万收入的差距,其实和努力本身不直接相关了。或者说这时候的努力已经沦为最底层的素质,需要更高级的商业认知去给自己加码。
所以对于时间与收入的价值关系,更厉害的认知应该是: 1.把单位时间卖贵;2.让时间可以被批量购买;3.让时间产生复利。
因为人和车子一样,都是消耗品。 你要让自己有房产思维,随着时间增值。而不是车子思维,时间越长越贬值,成为消耗品。 想到这里,你就不会去想开个专车,你就不会去做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你就不会只做赚青春饭的活。
如果你现在不赚钱,但是能够预测到未来很值钱——这份事业,就值得做。
互联网是实现时间批量化最好的方式。
当你拥有批量贩卖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怎么使这个事情成为可能,你就会开始思考如何建立认知,如何沉淀流量,如何建立品牌。整个做事的风格是长远的,而不是做一次赚一票的一次性买卖。
对于批量贩卖权的追求,也反向促进了我们的行动力。
互联网线上课程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无空间和无时间限制的,内容可以被所有人看到,而且理论上可以永久沉淀。
所以,真的,我们不是输在不够勤奋,不是输在机遇不好,而是输在对一个趋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的认知深刻程度。
其实对于以上三点时间价值的认知,并不是我自己凭空生发的想法,而是自己实践出来的。
只有提升认知,才能及早看到未来。
然后当我尝试复盘分析这些人的崛起轨迹,发现似乎总有一条隐秘的力量,引领着他们成了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
我尝试挖掘、提炼、总结,得到了金灿灿的九个字——刻意练习的深度认知。
真的,牛人的认知层次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的。
普通人是舆论认知,牛人是底层认知。
所以,只有少数的媒体,用高质量的内容在引领;而其余的媒体,利用人性的内容在迎合。
而可悲的是:做引领的媒体,大多小众,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大多不挣钱;但做迎合的媒体,却赚了很多钱。毕竟《奇葩说》这种叫好又叫座的干货泛娱乐节目,终究太少。
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对于事件的分析和判断,从来不是一手的,而是经过媒体喂养的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看着好像有道理,却不去论证,懒得探求根本。
就好像现在舆论鼓吹经济不景气、资产泡沫,你也说经济不行了。但对牛人来说:每一次资产价格的低潮,都是静心学习研究的时候,都是为了下一次资产泡沫做好准备。
所以说白了,很多人的所谓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人性中有个弱点,当我们遇到与过去不一致的观点的时候,就会触发我们的惯性思维来防卫。
普通人是经验认知,牛人是行动认知。
比如表面现象是公众号的红利已经结束了,然后你就也嚷嚷说红利结束了,但你不愿意再进行深一层思考。你不了解好内容是永远稀缺的,现在正是做个人内容最好的时候。所以,内容风口是和你没有关系的。
你不愿去思考这一层,是因为和你的想法冲突了。
进而导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么按照过去的经验,要么按照所谓成熟的规定,没有想过要去打破常规,更不会去刻意思考创新。
美团的王兴说得更犀利——“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甚至有些行业精英,他们其实也被束缚在一个既成的思维框架里,只不过他们的框架,看起来更高级罢了。
而牛人在看待一个和他观念相冲突的结果时,一般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他们一定会不断深挖,以求看到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因为你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一定是表象;正如这个世界的真相,往往是under the table(隐藏的)。
现在的我,渐渐地不愿听那些所谓正确的废话,而更愿意听一些更偏激更具冲击性的观点,哪怕会颠覆我原有的认知。
只有深度的自我思考,才会带来认知的优势。普通人是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而牛人是用未来的眼光来判断。
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同质化和白热化,理解的深度决定着结果的巨大不同。
我反而更加相信,大众普遍认知的反面,更像是未来真正的样子。
真正的学习,都是发生在行动之后。
普通人只一味提升技术效率,而牛人提升认知效率。
因为,只知道提升技术效率的人,一味地希望通过复制前人道路寻找成功,都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这导致的结果是,你在一个行业进行所谓的时间积累,能力增长会越来越缓慢,过了几年后,你便会觉得自己遇到了职场的瓶颈期。
如果你觉得一个观念很有道理,然后生活照旧,那它就不是道理,只是信息。而信息转化不成行动,就只是数据和文字,是没有价值的。
为什么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即便你想转成行动,却往往不知如何进行。因为没有做提升认知效率的刻意练习。
刻意,指的是摆脱原来舒服的习惯和流程,变得不舒服,和自己较劲。
试图想一想,在基本功扎实之后,自己做的事里能不能产生一些跟前人不同的思考和进步。最初的行动尝试也许莽撞,但试得久了,你会在自我刺激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方法论。
我对我的团队的人说,永远记得,不要只是执行我交给你们的任务,那样只会成功地把你们训练成可被替代的三流人才。简单的执行是不需要深刻理解的,只是变相的体力活。一个任务,你能不能给出一个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方案,给我惊喜,那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
你会很痛苦,很没有头绪,很抓狂,很烧脑,但你一定会在这过程中,完成蜕变。
最后想说,舒适和成长永远不可兼得,但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庆幸,这个时代终究还是给愿意奋斗的年轻人留下一道破局的窄门。这个破局的点,也许在于能否“摆脱低水平的勤奋陷阱,获得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注:以上观点摘自陈立飞《个体崛起--如何循序渐进地撑起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