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并不可怕,关键是你用对方法了吗?

一、什么是口吃?


通俗地说,说话结结巴巴,就是口吃。

其学术定义是这样的:口吃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断,表现为言语不自主的重复,发音的延长或停止。

其主要症状有两种:一为痉挛性口吃,即多次重复语言的第一字 (或某一字),但语句本身不中断;

其二为强直性口吃,即说话时语句中断而接不上后半句,不明显重复某一字。


二、多少孩子有口吃?


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据调查,其发生率,成人为1%左右,青少年及儿童为3%~5%,男女比例约为4:1。3~5岁是发生口吃的高峰年龄。


三、口吃有什么危害?


1、国内外都有研究显示,口吃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其严重程度介于强迫性神经症与正常水平之间。

2、不仅如此,也有研究表明,口吃患者智商有偏低倾向。其原因可能是,口吃儿童为避免口吃带来的困窘而减少与他人的言语交流,使他们的接收外界信息的机会减少,有碍智力发育。

同时,口吃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又会促成退缩、孤僻等性格的形成,不利于健康、积极的心理特征形成,进一步加大了他们与正常儿童智力的差距。


四、如何判断是非口吃


这很容易判断,不过,作为父母,应该知道:大约有5%的儿童在他发育的某个时期可能会有说话不流利的现象,这通常出现在2岁半到5岁之间。

有时,这种情况可能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发生,但当孩子兴奋、疲惫或说话很匆忙时,更容易出现。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说话不流利的现象在短时间后都会自行消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口吃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以下特征:如眨眼、神态紧张、避免眼神交流等,这需要父母们引起高度重视。


五、口吃原因


有一些危险因素可以帮助预测孩子是否会出现口吃:


1、家族史。

父母有口吃,则孩子也可能出现。


2、性别。

学龄前男孩口吃的可能性是学龄前女孩的两倍, 小学年龄男孩口吃的可能性是女孩的3至4倍。


3、发病年龄。

四岁开始出现口吃症状的孩子比年龄较小就开始口吃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持续性的口吃现象。


4、语言障碍

存在其他语言障碍的孩子,口吃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六、口吃怎么办?


首先,需要请专业的医生进行治疗。

口吃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上小学之前),口吃更有可能被治愈。

一般来说,在7岁以后,口吃就难以完全消失了。

不过,即使在7岁以后,治疗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儿童有效地控制口吃、降低口吃的严重程度和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其次,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减少沟通压力

在孩子说话时,尽量较少他的压力。具体方法可以这样:用评论来替代提问。

如:使用“你今天在学校玩得很开心吧!”然后等待孩子回应;而不是直接发问“你今天在学校里玩了什么?”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2、和孩子谈谈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口吃的时候,父母最好是以开放、积极的方式与孩子谈谈,让他们知道,这是可以改善的。

不过,如果孩子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在你带孩子就医之前,没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


3、耐心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以完成他们要说的话,不要打断他们。不要粗暴地斥责他们“你想清楚再说!”。这对口吃的孩子没有任何帮助。


4、家长的讲话习惯

家长可以采用有助于改善孩子口吃的说话习惯,比如:说话时放慢自己的速度;在句子之间暂停一下;和孩子交谈时,自己的神态轻松自然。

最后,请大家记住,口吃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关键是,作为父母,你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Dr老爸的育儿经

ID:Dr-daxiaobaotadie

作者:Dr老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