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耳倾听—《非暴力沟通》读后感

《侧耳倾听》是我多次看过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我十分喜欢。之所以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是因为喜欢里面主角通过书和诗歌这么有诗意的方式进行着沟通,他们的沟通又浪漫又富有成效,致使他们心意相通,为心中所求共同努力。电影里的万般好都承受不住现实世界一粒尘埃的“攻击”。我向往电影里的无懈沟通,但我学会的终究是把事情藏在心里,给需要穿上“耻于见人”的外衣,时刻告诉自己我的需要就是家庭和社会觉得我需要的。

所以有时的我默默无言,有时的我迷茫呆滞,有时的我暴力满身……我想做出改变,但最难的不是改变,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改变。有幸学校发了一套关于《非暴力沟通》等一系列书籍,改变了我的某些想法,给了我不一样的全新的视角。但一开始看到这套书时,我头脑中只出现了“心灵鸡汤”四个大字,为了完成暑期作业,我选择先“干下这碗浓浓的鸡汤”再说。

当我读到第一章节的“非暴力沟通的要素”的第一条要素:留意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根据作者的解释,我猛然发觉在一些事情发生时,我根本做不到不判断或评估地表述这件事情,我带着我的“道德标尺”和“上位者姿态”与人“讨论”。这是不是我苦口婆心教育孩子而孩子总像受伤的小鸟的原因呢?我急于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原因,我如饥饿的小孩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了这些食物,所幸我找到了它。原来我根本不会侧耳倾听,更倾听不出那些背后的意义。之前在总结自己的教育优势时,我首先就写下了善于倾听,现在想想真是羞红了脸啊!我只做到倾听时不插话,并给出我很愿意倾听你所说的神态,之后就会发表我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见解”。通过《非暴力沟通》我知道了这是无效倾听,更别说接下来的沟通了。

清楚了如何进行有效倾听,我首先拿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做了实验。当他崩溃大哭时,我不再只进行简单地安慰,而是在之后我询问他是不是因为什么而感觉到了什么,是不是想要怎么怎么做,孩子会较快地停止哭泣,告诉我他想怎么做,即使有的时候告诉他有些做法是绝对不可以做的(涉及到安全等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时候,他也没有再次大哭,有时还会再给自己选一条。每次有这样的时候,我都欣喜若狂,真的好喜欢这样轻松的沟通,但也不是每每成功的,有时真的观察不出他到底要怎样,可能我对新的倾听方式和表达方式还不够不熟练吧。

只因为它的第一个要素我就被它征服了,根据其他的要素,我试着在有时候说出我的需要,虽然这真的很难,更难得是我对于说出你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时感觉很尴尬。但当我真的说出来后,感觉好轻松。这是不是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魅力呢!

弗兰西斯·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非暴力沟通》就是需要咀嚼与消化的。我接收到了这本书的“磁场”,但里面蕴含的力量尚不能完全接收,书里面的一些作者的观点、一些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等还有点迷糊。我查了NVC的官网,没有汉字版本的,英语版的真心看不懂。看来要想对它多一点的体会,唯有再度阅读它们,再次咀嚼消化它们了,想必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希望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美] 马歇尔 · 卢森堡出版社:华夏出版社ISBN:978–7–5080–5100–0版次:2014年9月...
    学陟zhi阅读 11,500评论 11 168
  • 【DAY1】 【共读章节】P1-23,序言、第一、第二章 【打卡作业】 1.思考如何才能在沟通中更好地去观察和感受...
    清心沐枫阅读 5,382评论 0 0
  • 我就这样端详着我的家乡,端详着其中的人,因为这是我最原始的模样。 ...
    小烨烨儿阅读 3,388评论 5 2
  • 看到胖哥说戒烟的事,就让我想起自己戒游戏的事。我不知道胖哥戒烟是因为月姐不让抽还是说因为别的,我戒游戏,倒很清楚为...
    丿子木丨阅读 1,215评论 0 0
  • “莫让吾生悲晚景”是我曾在参观一次反腐主题展览中听到的话,是落马官员朱淳的忏悔,也是对我们每一名地税干部的...
    丫头宝宝阅读 1,2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