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称意,每个人都会遭遇困难。
对于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反应。我年轻幼稚的时候会否定困难,骗自己困难不存在,这实际上还是逃避。
但困难是客观现实,你一开始逃避了,那以后就永远要承受它的追杀。
中年后我发现自己和周围很多长辈都是这样,因为遇到困难就逃避,自欺欺人,推卸责任,给自己找借口,于是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凡是那些得过且过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在躲着困难走,想要追求安逸却蹉跎了一生。
困难时候怎么办?我特认任正非那个理,我也体会到“相信”的力量
人到中年,现实会影响人的思想改变,我慢慢意识到人生是一分一秒都在流逝,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说,我时时刻刻在变老,一分一秒都在走向死亡。
这个体会给我的改变就是我跟任何人、任何事相处的时候,都习惯从终点来看待,尽量不留遗憾,享受过程,珍惜缘分,善始善终。
而当我遭遇困难的时候,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工作上的,我都相信任正非那个道理。
专心致志,我要是磨豆腐的就好好把豆腐磨好,我要是发豆芽的就好好把豆芽发好,我认为这是任正非性格最大的特点。
因为相信,我也体会到了“相信”的力量。
人生如戏,九九八十难,每一个难关都有破关的办法。
你现在资金压力大,公司业绩不好,不知道将来怎么办,你想着找什么人帮忙,希望有个小概率的运气出去,这个世界能够拉你一把。
有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但你不要忘了一句话:自助者天助之。
困难的作用就是苦其心志,动心忍性,我们看任正非创业时候遭遇过的困难有多少?相比他的那些困难、苦难、磨难,我们现在的难关就真的过不去吗?
“一个人如果专心只做一件事是一定会成功的,当然那时我是专心致志做通信的,如果专心致志养猪呢?我可能是养猪的状元;专心致志磨豆腐呢?我可能也是豆腐大王。”
每一道难关都有个破局点,我认为在商业社会主要还是用自己的产品说话,这才是真正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
还是要遵循规律,商业的基本规律就是等价交换。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工厂因为意外事件碰到了很大的经营困难,资金不足,员工流失,情况越来越困窘,他曾尝试找银行,找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忙,都没有成功。
最后他一咬牙,求人不如求己,他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起来升级自己的产品,破釜沉舟,“不成功则成仁”,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结果产品出来后大受客户欢迎,不仅一举解决了资金问题,银行和朋友也主动来寻求合作,他说从此他就打心底相信任正非了,“我原来还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商业名人所说都是鸡汤、大道理,不如自己的经验管用,现在我是真的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了。”
朋友厂子原来的产品主要问题就是市场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所以利润微薄,非常被动。
“还是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就等于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样自己才能赚到钱,这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明白。”
事实就是如此,你要赚钱就需要拿产品跟客户交换,否则怎么可能赚钱呢?
大道至简,产品才是主要矛盾。
你有利于的人越多,你给别人带来的价值越大,你就越厉害,越受人尊重和欢迎。
靠产品成功才是走正道,从这点来说,如果不靠自己的产品去赚钱,那就难免会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这样耗费的心思和精力更多,最终也是得不偿失,是缺乏慧根的表现。
不只是公司,个人也是一样。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要得到什么需要看他能够付出什么,能力和所欲相匹配才能成功。
所以要有用户思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工作中的困难有很多因素,一定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那个因素上。
唯有你的努力跟用户的需求成正比,你的投入产出比才会最高。
现在读完老方说的这篇文章后你可以瞑目想一想自己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找到那个关键点,把自己的资源当成炮弹,对着“一个城墙口”进攻,聚焦信号,拒绝干扰,不东张西望,心系一处,久久为功,那很多事都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