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围》

图片发自简书App

* 「书籍」

* 《认知突围》

* 书名: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 作者:蔡垒磊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ISBN:9787508677620

* 「全书结构框架」

* 重新认识自己

    * 大脑不靠谱

    * 不装,做真实的自己

    * 真正的认知能力

    * 机会与运气

    *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

* 重新认识知识

    * 学生不能只读书就行

    * 有效知识

    * 打造体系知识

    * 为何无法持续学习

    * 如何使用知识

* 重新认识金钱

    * 金钱是人性的放大器

    * 你真的对金钱渴望吗

    * 无节制的省钱是个大坑

    * 年轻人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 你的劳动很不值钱

    * 究竟怎样才能挣到钱

* 重新认识时间

    * 你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并不正确

    *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 究竟该花时间还是花钱

    * 时间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 正确赚时间的重要法则

    * 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

* 重新认识关系

    * 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界限

    *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 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 如何让合作持续下去

    * 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 知恩图报?知恩就得马上报

* 重新认识人生

    * 放弃吧,人生没有家乡的跑道

    * 努力,不足以让你过上好日子

    * 少走弯路,可能死得更惨

    * 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 人生的消费和投资

    * 幸福人人都能拥有

* 「第一章主题」

* 重新认识自己

    * 大脑不靠谱

    * 不装,做真实的自己

    * 真正的认知能力

    * 机会与运气

    *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

* 第一章内容

* 导读

* 一切的认知都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各类行为有了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局限性有了明确的界限感,我们才能够敞开胸怀,去接纳更好的东西。

* 大脑不靠谱

* 我们的大脑不靠谱,我们惯用切片思维,为了获得更好的情绪体验,我们会创造自我,自欺欺人。

* 一旦人产生了情绪,就会为了维持或摆脱某种情绪状态而说服大脑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比如感受过快乐就想持续感受快乐,尝试过痛苦就像立刻摆脱痛苦。于是大脑就会为你创造一系列虚假指令来达到目的,比如自欺欺人等。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将这种虚假的思维指令当成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只要是人,必然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认知训练来调节认识的程度。

* 寻找头脑中既有立场的正面证据似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因为我们有强化自我意识的天性。

* 许多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只要记忆已经过了一段时间,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过去某个时点的三维定格照片影像。它之所以能呈现在大脑中,是来自我们对信息的压缩、处理和加工。这里面可能掺杂了情感和主观成分,也可能包含了某些不知名时点的片段杂质。

* 不装,做真实的自己

* 我们作为人这种生物,知识肯定是有边界的。这个毋庸置疑,因为我们的精力和寿命都是有限的,而且极其有限,这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不管拥有多少知识,在人类的知识宝库内永远只能是沧海一粟。其次,我们现有的知识会随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迭而不断翻新,上一秒我们所信仰的绝对真理到了下一秒可能就变得荒诞不经。因此,我们不仅学不完知识,也并不拥有绝对正确的知识。

*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

*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应该随着生命的进程而不断动态修正的,每个人都有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的倾向,于是,我们需要更漂亮的衣物,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工具,我们需要化妆,需要美图秀秀,需要虚假的头衔。这一切不是为了给自己看,而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好的评价,从而利用这些评价反向塑造大脑对自己的印象。

* 我们的动机就是用这些素材去“喂养”大脑,从而创造一个想象中的虚幻的自己。

* 想想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或者致力于满足他人的期待?这种取悦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更满意而已。当你常常看到真实的自己,并接受真实的自己时,就自然没有必要再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了。

* 不装,有利于你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 真正的认知能力

* 判断某个道理自己是不是真懂、愿不愿意懂、值不值得懂的标志是什么?

*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你有没有按照“道理”所述去践行。如果你真的认为它有理,你愿意学习,也就是你真实地看得到它的好处,并且这个好处正是你要的,那你又怎么会不去践行呢?不去践行的原因要么是你并没有真懂,要么是你并不认为它一定能指向某个你想要的结果,要么是它带来的结果并不足够吸引你。

* 对一个正确的道理表现出懒惰,就是认知能力不足的体现。因为认不清学习有什么用,或者看不到学习成绩跟未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强关联性,或根本不认为它们之间有强关联性,因此才会选择不用功。如果要把聪明这个概念扩展到广义,认知就是聪明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能力在既定的环境里做出正确的决定,那又怎么能算是聪明呢?

*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

* 机会与运气

* 每当我们希望自己在某个层面更上一层楼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机会。不管是量变引起质变,还是突如其来的“好运”,都需要一个开启的条件。当这个条件降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取得飞跃式进展。

* 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间降临在合适的地点,根本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 能读到这本书的,有能力上网的,也有接触基础教育的机会的人,恭喜你!虽然每个人的初始条件有别,但你显然已经进入到了入局者的行列之中,然而为什么机会总不降临到你的头上呢?很多时候,这就不关运气的事儿了,而是跟你自己有关。

* 机会,指的是一定时间内迈向有利的可能。很多人认为机会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事实是,这种“可能”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碰到,只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满足开启它的条件。

* 清晰地看到这条脉络:你的自身条件——机会开启——达成目标。

* 机会这种东西根本就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每个人手上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条件不一样,因此能开发出来的结果自然不同。如果你手上什么资源都没有,对不起!对你来说,机会当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就算你再等,它也不会主动出现在你家门外。就算出现在你家门外,它也不会敲你家的门。

* 机会不是从天上砸下来的,是靠你用资源自行开发出来的。

* 当你学习到一个新技能也好,将身材练得更棒也罢,总之无论在哪方面变得更好,都会直接让某些“意外好运”有更大的概率降临在你的头上。

* 先做起来,机会可能就会出现。

* 势利是刻进人类基因里的

* “势利”是一个委屈的词,之所以说它委屈,是因为它自诞生以来便被人为地附上贬义的色彩,而它本身描绘的却是一个真实的、人人都有的,并没有什么不好的状态,只是人出于“占便宜”的心理,将这种正常的状态“贬义化”了。这样,当别人羞于这样做,而自己这样做的时候,就能够轻松得利。

* 因此,人人都说势利不对。因为你要说它对,你就是势利的,于是就没人跟你玩儿了,之所以不跟你玩儿,是因为在你身上明确占不到便宜,而在别人身上,不那么明确。

* 势利这个行为,哪怕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不势利,就意味着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概率更低,如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与淘汰,我们自出生以来就自然携带了“势利基因”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因为我们都是“势利者”的后代。所以,也许我们无须大声说出“我就是势利”,但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明白,我们每个人本就是生而势利。如果我们通过对自己的洗脑妄图让自己接受一个更“干净”的自己,只会在很多时候造成决策失误。

* 建议从今天开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势利,因为更坦然地认识自己有助于你在重要关头不被世俗的道德压力绑缚,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 人缘好的关键,那就是拥有正面资源或潜在的正面资源。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当然也需要这些。

* 对于价值比我高的人,我该选择主动为他提供‘劳动’,还是默默提升,直到可以与其平等交流呢?

* 如果你们之间的差距过大,你主动提供“劳动”的意义就不是很大,无论你是想跟对方进行单次还是多次交换,对方都几乎不可能回报你,因为对方没有同你进行交换或建立联系的必要。这样,你的单位时间利用率就会非常低,近乎零。

* 因此,当我们主动提供“劳动”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表明我们想建立长期交换关系的姿态,但这个策略仅在你与对方差距并不是那么大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在此之前,请先埋头积累。如果你想在积累的同时通过“建交”来获利,可先将你的目标转向与你对等或略胜于你的那个群体。

* “势利”是贯穿绝大多数人类行为的始终的。哪怕我们平时并不认为自己在做着势利的事,其实也只是我们对自己的真实目的认识不清而已,于是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了对自己的误解。

* 「第二章主题」

* 重新认识知识

* 1.学生不是只读书就行

* 2.有效知识

* 3.打造体系知识

* 4.持续学习

* 5.正确使用知识

* 「第二章内容」

* 导读

* 什么是知识,什么样的知识值得我们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是那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该如何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知识等级。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

* 1.学生不是只读书就行

* 知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客观的,能被验证的,相对正确的。

* 在很多人的心里,学知识依然等同于去学校上课,读书也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读书,而是读规定的书。当他们认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其实他们的潜台词是“高分就是高等学府的通行证”,以及“高等学府就是高薪的象征”。

* 这种认知非常狭隘,因为知识的面是无穷的。当你真正信仰“知识就是财富”的时候,你就该知道,任何维度上的有效知识只要找对了合适的变现路径,就能转化成财富。因此,很多人并不真的认为知识就是财富,他们求学也不是为了求知,而是别人给他们画了一条由此及彼的路,他们就顺着往下走而已。若是将知识换成迷信,这些人同样趋之若鹜。

* 人生有无穷多个维度,这是个基础认知,而针对规定书目的学习,只是某个人生阶段中的某个切片而已。在这个人生阶段,一定会有一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东西。它们的影响可能更为隐蔽,甚至在你用到它们的时候都不觉得是由于你在之前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积累。

* 人生有无穷多个维度,这是个基础认知,而针对规定书目的学习,只是某个人生阶段中的某个切片而已。在这个人生阶段,一定会有一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东西。它们的影响可能更为隐蔽,甚至在你用到它们的时候都不觉得是由于你在之前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积累。

* 学校里的竞争统一考勤、统一休息,而社会上的竞争则自由得多,没人告诉你该早自习了,没人告诉你今天上的是语文还是数学。你可以自由安排你的时间,也可以自由安排你的方向。所以这完全是两种模式,需要的知识也天差地别,没什么可比性。

* 学校里基本上是不教道理的,尤其是上层学历。很多关于高层次知识的修行都不是靠学历可以解决的,因为没人教,也没法教。

* 有效知识

* 按照知识在脑子里形成的难易程度,我们把知识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知识、加工知识、体系知识和智慧。为什么这么分呢?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获取现成的知识是最简单的,最多是途径上的困难,但接触和复刻并不是真正的难点。因此,我们的判断依据是知识的高低层次由“自我附加值”的多少来决定。

* 为什么自我附加值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在纯粹接收到任何知识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体会知识背后的真正含义。原因也很简单,知识分为外部接收和内部创造两种,当你通过自我体悟进行内部创造时,这时候的知识对你来说是完整的。但当你将结论或者哪怕是你的推演过程告知他人时,他人接收到的信息必定是不完整的。于是,这种信息里不管包含了多少智慧,对他人来说,它依然只是个价值不大的底层信息。只有他利用自己的内生系统对你的结论进行一番判断,并结合了自己的内部创造以后,对他来说,信息的价值才会提升。

* 在知识一键植入的技术未能大规模普及的前提下,完成基础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是一个必然趋势。

* 有效知识和次有效知识的差别就在于知识本身的联结点数量和可应用的范围。有效知识本身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还能通过与其他知识的联结,改变其他知识或孕育出新知识,而次有效知识就极少能干这些事。

* 因此,当我们摄入基础信息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多摄入有效知识。

* 打造体系知识

* 阅读是获取高质量底层信息的主要方式。

* 阅读分为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系统阅读一般指的是阅读系统书籍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尚未成书的。如果从知识的分类来看,阅读的至少是“体系知识”。比如你现在正在阅读这本书,就是系统阅读,全书有一个鲜明的主题,里面每一章的知识都自成体系,每一章里的小节与小节之间又紧密关联。

* 很多人会把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区别理解为阅读时间的长短,以为长时间的阅读就叫系统阅读,插空的短时间阅读就叫碎片化阅读,这是不正确的。系统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是按阅读对象来分的,而不关乎每一段阅读时间的长短。只要你在一段时间内阅读的内容是成体系的,就是系统阅读。

* 系统阅读当然有其好处,比如你读下一章节关于“金钱”的认知,一共能有几十页。从金钱的定义到我们的错误观念,再到我们的错误行动,然后告诉你为什么是错误的,怎样才是正确的观念和行动。全章读完,你可能会对金钱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对挣钱这件事有了明确的方向,甚至可以帮助你改掉很多坏毛病,而不仅仅是更新了你关于某个东西或者某件事的看法。

* 我们需要先建立起自己关于判断知识的知识体系。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其次,针对自己要的东西,补齐相关需要的背景知识,将碎片化阅读变成我们建立每一个知识体系的入口,从碎片化阅读起步,从而顺利过渡到系统阅读。

* 很多人应该是听过“元认知”的。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的认知,它包括所有对于认知的认识,以及对认知的控制与调节。

* 知道了这个以后,再理解元知识就容易多了。同理,元知识是组成知识本身的更基础的知识,以及控制与调节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要得出A知识,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识,以及从B到A的算法是什么。

* 元知识是更底层的基础和算法,要打造相对更为正确的知识体系,就必须从自己的元知识系统开始武装。

* 既然元知识如此重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完善自己的元知识呢?

* 答案很简单,就是坚持用科学、辩证和逻辑的思维来往自己的脑子里加东西。同时,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能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

* 当元知识出了问题,不管你用看起来多么正确的方式,推导出来的结论几乎肯定是有问题的,遑论你以此建造起来的知识体系。

* 知识大厦的建造和科学之塔的累积一样,不求快,但求稳。先将自己的元知识一点一点变得更为正确,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清洗自己的大脑,然后用左右互搏的方式去看待每一个问题,并将有用的东西慢慢地、再慢慢地加入你的自有概念,让它们逐渐形成一个粗浅的小体系。

* 要学会深度思考,首先得弄明白深度思考的目的。深度思考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添砖加瓦吗?并不是。元知识是底层的基础和算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则是对元知识这种底层算法的测试和修正的过程。

* 元知识决定了知识大厦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识有误,那么往上加的东西越多,只会错得越离谱。深度思考主要是一个发现错误、发现矛盾,并及时修正元知识的过程,而非完全顺着脑子里原有的条条框框深化固有知识的过程。用本质化和逻辑化思考的方式去测试元知识的正确程度。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逻辑上有没有毛病,它本来该是什么样……当发现矛盾的时候,用最基础的学科,比如逻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去检验到底怎样才是正确的。

* 打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有一整套流程的。虽然这些步骤有时会有交叉,有时会同步进行,但大体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要通过深度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元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我们需要的有效知识,哪些是次有效知识,并将需要的有效知识挑拣出来,接着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次,将信息知识转化为加工知识,进一步打造成体系知识甚至是智慧。

* 这样就可以了吗?还不行,还得查漏补缺,把知识体系尽量补圆满了。

* 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论分享给你,你多少有所得。

*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识体系的事。

* 第三,每一次分享过后,将各类反馈进行归类和收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漏补缺的方式。

* 知识体系的稳固是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上面的各种“笨办法”,而只有持续践行这样的“笨办法”,你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加接近正确和完整。

* 持续学习

* 之所以我们会懈怠,最大的原因是认知能力不足,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者并不真正了解行为跟目标之间的关联。

* 持续学习的动力来源就在于对目标的认知,面对违背自己本性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些动力,越确定自己要变成的那个样子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越确定自己正在做的行为能有效导向那个目标里的样子,那么我们的学习动力就会越足。

* 解决的方案就得从收益的可见性和即时性入手。

* 要让收益即时可见,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目标分解。大多数人在做事开始之初,由于没有积累,就进入不到快速增长的红利期,于是可能要花费10分力气才能有3分收益,但一旦上了轨道达到某个积累点之后就会迅速突破瓶颈,这时只需要3分甚至1分力气,就能有9分或者10分的收益。

* 或者收益的确定性不太明显,那就得重新分、继续分,直到将自己的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一样有吸引力为止。

* 因为不懂得正确计算,再加上短时间内看上去确实并没有多大改变,就很容易认为学习没价值,于是,放弃似乎就成为很理所当然的选择。

* 其实学习是这样一件事,它跟搬砖不太一样,搬砖的工资是日结的,而学习可能是按年或者是更长时间后一次性结给你的。只有结到你手上的时候,你才知道,哦!原来是那个时候我学了这个。更有甚者,是已经结到了你的手上,你都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由于你运用了某些之前学到的思维方法。为什么感知不到?因为它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

* 只要懂得什么样的事情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就行了,很多时候哪怕账面收入暂时没有增加,这也并没有什么,你可以将这份钱想象成你帮自己开个户头暂存了起来,一定会有一次性取出的那一天。

* 正确使用知识

* 按照我们前面对知识的分类来看,只要你的知识是有效知识,又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了等级提升,那么几乎都是有用的。其实,还有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寻找到知识最佳变现点的能力。

* 知识与知识之间可以进行组合,很多时候几个简单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组合效果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知识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类型不同的区别而已,但变现模式,或者说好的变现模式,却不是人人都找得到的,这也是变现模式的重要性和难点高于知识本身的原因。不过知识组合也不是随意拿来就组,想要找到更高效的变现模式,主要看两点:

* 第一,别人是否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你的知识变现模式。这表明你的知识是否稀缺,变现模式是否能被简单模仿。

* 第二,你的知识变现模式是否有足够广的受众。

* 通过检验这两点,如果你的变现点和变现模式里有只有你才能完成的高附加值,或者是只有包括你在内的少数人才能搞定的核心价值,而很多人又很需要这项服务,那么哪怕你的这项知识组合中的每个单项看上去并不那么值钱,组合起来以后也能成为较佳的变现模式。

* 努力寻找自己现有知识的最佳变现模式,是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事情。

* 不管你卖的是什么东西,迟早都要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想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多?”

* 针对网络边际趋近于零的特点,最好的知识变现模式是什么?以增加人数为主,以提升价格为辅的变现模式(不断降价直到继续降价也不怎么增加人数了为止)。

* 影响力时代,我们的目的不再应该以单次收入为主,而是应该降低售价,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能提供他们需要的价值。此时,扩散才是比一时的收入更为重要的事情,让更多的人长期聚拢在你这个价值中心的周围。

* 当基数大了之后,无论你提供多么普通的产品和服务,终究能找到有需要的人。虽然网络是去中心化的,但总会有那么一些结点,它们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人,更像是去中心化结构中的中心。只要建立这样的中心,你的每一份知识价值都会被成百上千倍地放大,这才是网络时代知识的正确变现方式。

* 我们就是要先找到自己的影响力范围,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输出独特价值的点,以扩散而非挣钱为目标去向更多的人持续输出,努力成为这样的价值中心。

* 「第三章主题」

* 重新认识金钱

* 1.金钱是人性的放大器

* 2.你真的对金钱渴望吗

* 3.无节制地省钱是个大坑

* 4.年轻人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 5.你的劳动很不值钱

* 6.究竟怎样才能挣到钱

* 「第三章内容」

* 导读

* 金钱,泛指货币,由一般等价物脱胎而来,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大多数人事实上并不真正知晓金钱的作用。只是因为对金钱和获得金钱不具备深刻的认知。作者在本书着重讲了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以及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 要与金钱建立联系,首先要建立起对金钱的正确认知。不要抗拒它是第一步,其次认清自己对金钱的渴望程度,看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如此才能进一步纠正那些对待金钱的错误方式,得到获取金钱的正确姿势。

* 金钱是人性的放大器

* 人格决定钱格,金钱影响道德。

* 不管人与金钱的关系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一个事实是:金钱离开了人以后,是毫无意义的,它只是人用来换取商品和服务的中间态。人的目标是通过金钱换取商品和服务,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情绪体验。在这里,金钱仅仅是一个媒介,而很多人却错把媒介当成了目的。

* 虽说金钱无道德属性,但挣钱有,在自由市场下挣钱真的是一件很有道德的事情。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由竞争下,谁挣钱挣得越多,谁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这里虽然并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因为还有风险等影响因素,但大体是这样的。

* 道理很简单,金钱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别人付你钱,是因为你向他们提供了价值,你的所得就是你提供的价值在当前市场中的单价乘以惠及的人群数量。于是,你帮助的人越多,你的帮助价值越大,那么你挣的钱自然也就越多。所以年轻人要建立起“挣钱就是帮人”的价值观,不要羞于谈钱,也不要耻于挣钱。

* 道德,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以主流价值观为原料形成的规范社会人行为的共识,道德感则是执行道德的主观意志。我们常常用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感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修养,是否值得交往,所以道德感是判断一个人品行的重要特质。

* 虽然道德感在每个人心目中的金钱价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可量化的,影响这个量化标准高低的一个是所受的教育,另一个是本身拥有的财富。

* 在金钱因素以外,道德感并不一定会因为他是富人或穷人而发生变化,但在金钱因素以内,富人背弃道德感的阈值确实会更高一些。

* 你真的对金钱渴望吗

* 当我们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该面对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对鸡汤或者类似概念产生偏见。当你说自己很想挣钱的时候,是不是正躺在柔软的沙发里边看电视边修指甲?当你说很想挣钱的时候,是不是正跟朋友一起狂欢?当你说很想挣钱的时候,是不是正关掉闹钟准备睡个回笼觉?

* 对了!你可能不是真正地很想挣钱,你只是有点想,你对金钱的渴望比不上参加派对、比不上玩游戏、比不上看综艺节目,甚至比不上睡懒觉。你只想在不付出任何努力的前提下无条件获得金钱的青睐。

*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之所以看上去努力挣钱却挣不到钱,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么想挣钱。一个人的渴望程度决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没有强烈企图心的人自然会在行动力上体现出懒惰。

* 社会上到处都是学习机会。如果他们不愿改变,只能证明其实他们没那么想让生活变得更好,或者他们认为学习太辛苦了,比苦力更辛苦。

* 这是穷人和富人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足以将这两种人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当然,穷人看上去也缺钱、缺机会、缺技能、缺运气,但缺钱是外在表现,却不是内在因素。事实上,穷人和富人的差距并不是字面上的一个“钱”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 如何让一个穷人对金钱拥有野心呢?

* 最好的方式就是强行将其扔到一个充满野心的陌生环境中,逼着他向周围的人看齐。当一个人周围的人群都野心勃勃时,那么自然也会想大干一番事业。当一个人身边都是没有理想、得过且过之辈时,即使拥有一点野心的小火种,也立马会被周边人的冷水给浇熄,久而久之,此人无所作为的概率自然就大了许多。

* 大多数人所谓的努力和积累,仅仅是一个一直在愚弄自己的骗局。

* 努力的效果累计,不在于努力的时间段,不在于磨了多久,而在于有效时间有多少。有效时间,首先指的是花在有效的学习区域里的时间,其次这个时间是“学习的总时间×学习效率”后得出的时间。

* 努力过后发朋友圈,发朋友圈这个行为本身就代表你的学习或工作动机有一定的偏差。朋友圈的点赞和赞美会导致我们更容易自我感动,且更容易在潜意识里驱使你将本该在白天完成的学习或工作,带到深夜去完成。可以回顾一下那个为了获得好评和奖赏而欺骗自己的大脑。

* 无节制地省钱是个大坑

* 在很多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辈眼里,省钱和节约钱是画等号的,花钱和浪费钱也是画等号的。一个人老是在省钱,就算是会过日子的。一个人老是在花钱,就肯定是个败家子。当然,这种思想的形成是有特定背景的,这必然萌生于资源极度匮乏的时期。由于普通人是很难跨时代思考的,因此他们的价值观一般都仅仅源于生存现状和现有经历,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

* 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想把钱调配到他们认为的更重要的地方,或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更重要的地方。

* “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更重要的地方”,这是安全感不足在作祟。在未来发生的A事比你一直想做但没做的B事更重要,于是你认为自己在当年省下了B事的钱很明智,但问题是,未来的A事与当年的B事的体验是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的。因为环境不同,而你也无法确定,如果当年把钱花在了B事上,会不会比现在更好。

* 省钱和花钱只是财务调配问题,但若是有人一定要追究它们的道德偏向,那么还是花钱会更倾向道德一些。我们说一个人有道德,它表现在哪里?一般来说,能发自内心地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很有道德。省钱这回事显然是利己的,我省下了钱是因为我觉得省钱对我有好处,它没有一点利人的属性,这很容易理解。而花钱这回事,花得值,那就利己利人,花得不值,那就是利人而不利己。省钱是让自个儿高兴,跟别人毫无关系,花钱是让别人高兴,自个儿还不一定高兴,所以一定要区分的话,自然是花钱更偏向道德一些。

* 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美德。

* 当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寥寥无几时,你自然就会变得节俭,这是一件无须别人教你或给你动力的事情,因为你根本没有选择。因此,省钱在最初一定是跟贫穷画等号的。

* 有一个谁都应该知道的事实是,富人现在的财富肯定是与他们的节俭没有太大关系的,哪怕他们天天省得如非洲难民一般,也无法在有限的生命里聚拢巨额的财富。

* 他们所有的节俭行为都只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行为,而并非刻意省钱。这些习惯性的行为仅能证明他们可能曾经是穷人,他们曾经跟你一样,除了省钱毫无选择,因此某些小习惯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直至现在还留着。但很多人却将节俭这件他们当年不得不选择的事情当成了他们现在获得成功的理由,实在是本末倒置。

* 积少成多是一种静态思维,它既不考虑通货膨胀,也不考虑金钱附着在人身上引起的价值变化,它人为地创造了一个真空无菌的环境,但显然不符合实际。

* 对于那些自身有“快速升级”能力的人来说,“攒”的行为就没有多大意义。

* 用金钱购买体验并没有值不值一说,体验本身就是潜在的财富,没有产生预期回报只是你暂时还未找到合适的方式变现而已。对于进取型人格来说,无节制地省钱,省掉的除了钱,还有让自己变好的可能。

* 很多东西的即时感受不可替代,甚至可能在你的整个生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换个时间、换个地点或者换个人,都不会再有。

* 所谓浪费,是个主观词,“不必要”也是如此。除了基本的生存保障以外,很多事是根本没有必要和不必要的概念。

* 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重要代价(比如更高代价的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

* 要想学会正确的省钱姿势,先得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们的成本,省了钱以后增加了哪些显性和隐性成本,以及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

* 年轻人该拥有怎样的财富观

* 李笑来提过一个概念,叫财务重力加速度。我们都学过中学物理,知道第一、第二宇宙速度的含义。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在没有到达第一宇宙速度之前,你都会被地球“拉”回来,直至到达第二宇宙速度,你才能飞离地球。因此,如果你要快速积累财富,就必须克服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比如房子、车子、贷款利息、生活必需品、通货膨胀等,这些都是你在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越大,你的财富积累速度就越慢,你可以形象地将其想象为“扯后腿”。

* 开源和节流虽然经常一同出现,但它们是有地位差别的,开源的重要性一般来说都大于节流。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节流有上限,它受制于你的总体收入水平,而开源没有。

* 开源的人节流易,而节流的人开源难,这就已经很明显体现出两者的重要性和地位了。

* 投资自己在本质上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开源。请记得,当开源和节流冲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站在开源这一边都不会有错。

* 你的劳动很不值钱

* 普通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利用现有资产本身带来的收益,如存款、房租、股权分红、版税等;另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即时性劳动换来的报酬,一旦停工就会没有收入。

* 作为劳苦大众,想要快速提高收入就得在保证劳动性收入不缩水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资产性收入在你的总收入中的占比,而只有不断积累各方面的知识、能力与资产,并将它们自带的红利利用起来,方能使自己的赚钱速度跑赢大多数人,从而从下层通道慢慢地往上挪。

* 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很合理的事情有着很大的问题,按劳分配的“劳”,得看是怎样的“劳”。

* 劳动力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凝结在上面的无差别劳动,还取决于需求和可替代性。很多人都听过一个词,叫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研究这样的一种现象,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会导致的效用变化以及对人们决策产生的影响。

* 边际效用有个均衡点,当过了这个均衡点以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数量,效用的二阶导数就是负的,且绝对值越来越大。

* 这个理论可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当你口渴的时候,你对第一口水和对第十口水的感觉;如接到一份新任务的时候,领导只能依靠你和他有两个、三个甚至十个备用选择时他对你的态度变化。

* 因此,环卫工人的收入为何如此之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的人数供远远大于求。

* 重要跟稀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并不是越重要就会越贵。空气重要吗?重要。贵吗?不要钱。需求有自己的平衡点,当供给越过了这个平衡点,那么单位供给的价值就会不断递减。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变化决定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值,如果你起早贪黑挑大粪,但并没有人有需求,那么你就做了无用功,你的单位劳动价值为零。就算市场上确实有这个需求,但由于你的劳动力可替代性太强,市场供给远超需求,这也意味着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么你的单位劳动价值也依然会很低。

* 究竟怎样才能挣到钱

* 在了解了需求和供给决定了我们的单位劳动价值之后,可以很容易地推导出为何有些人的单位劳动价值如此之高,为何他们在对等的工作时间内能理所当然地拿到高薪,因为他们干的是有需求的事,拥有小众的综合技能,具备难以替代性。

* 老板,他明明看上去整天什么也不干,貌似也没什么特殊的技能,为何按照单位时间的收益来看,他的单位劳动价值会如此之高呢?这里你就犯了两个错误:首先,老板的劳动与你的不同,他的单位劳动价值未必在你看得到的地方,公司之所以可以运营下去,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给他的;其次,就算老板仅仅是个投了钱的甩手掌柜,他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此时他的收入是源于通过风险和收益的概率性博弈产生的资产性收入,因此不能用单位劳动价值的体系去衡量。

* 每一件事都有它的门槛,大门槛一般都是由多个小门槛组合而成的,每个小门槛除了对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有需求外,其余都是对某类技能的具体要求。因此要踏入更高的门槛,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技能。

* 我们该打磨怎样的技能,才能在挣钱的道路上保证不被落下呢?

*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在技能的选择上,我们要努力学习那些能够通过积累带来改变和飞跃的技能。

* 我们要尽量避开那些几乎无法靠积累达到飞跃的技能和工作。

*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在现实工作中,并不存在依靠单一技能的状况,技能都是组合着用的。被组合的技能越多,技能的拥有者就越少,要做好某事的门槛就会越高,竞争者也会越少,挣钱就相对更容易。而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就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某些技能的被组合频率就是比其他技能要高,因此,这些技能便是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

* 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攻陷那些被组合频率最高的技能。

* 找重合的“百搭”技能,这样当你不知道该学什么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找到重点。

* 一个人要挣到钱,肯定是向他人提供了价值,或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钱只不过是价值和风险衡量的尺度而已。

* 不管是直接合作,还是间接合作,这里面的挣钱逻辑还是有相通的地方,就是我们在自己挣钱之前,先要想明白,如何让别人同时更好地挣到钱,甚至是如何先让别人通过你挣到钱。比如你作为资源掮客,肯定要想办法提供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让有能力提供价值的人在你这里获得足够多的收益,你作为一个平台,路才能越走越宽。

* 我们之所以可以挣到钱,是因为可以让别人挣到比原来更多的钱,我们给别人的价值做了加法,那么这中间当然就产生了额外价值,而从别人因你而提升的价值差价中挣到钱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 你拥有哪些资源,你是不是这些资源的核心交会点?因为如果不是核心交会点,这些资源完全可以绕过你,走别的交会点。如果你是核心交会点,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不管是直接合作,还是间接合作。先考虑如何让别人挣到比现在更多的钱,然后属于你的那份钱自然就来了。

* 不管你是不是老板,通过风险和收益的博弈去赢利都是可行的。

* 赌博,通常是针对给定风险的,规则一般是给定且所有人可见的,不存在什么信息壁垒。

* 风险赢利通常是指期望收益大于零的这样一种游戏,且游戏里的风险还是可控的。

* 风险赢利的本质恰恰不是偏好风险本身,而是在拥抱风险的前提下尽量控制风险,从而增大赢面,也就是赢的概率,而不是如赌博一般,在风险给定的情况下,仅仅能同比放大亏损和赢利的金钱数而已。

* 我们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研究、学习、分析、观察、总结的时候,我们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致判断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能力判断的风险呢?

* 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叫风险的等价转化。

* 你可以在你的知识体系中,找出一个经过检验的、你自己最确定的“真理”,将它当作杠杆进行风险转化。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储备,不同的知识储备可以找出不同的杠杆,虽然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但都可以用来转化风险。如果转化过后还是很难判断怎么办?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再进行继续转化,直到转化到你能通过现有知识和资料大致判断为止。

* 以某些确定性的规律为杠杆,将无法判断的事通过条件式等价,转化为容易判断或自己更有把握判断的事,这就是利用逻辑进行风险的等价转化过程。

* 当我们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时,就能够判断出很多看似难以判断的风险,也更容易找出那些大赢面的赢利项目。当你选择投入的事情赢面一直较大时,长期来看,就必定是挣钱的。

* 「第四章主题」

* 重新认识时间

* 你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并不正确

*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 究竟该花时间还是花钱

* 时间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 正确赚时间的重要法则

* 丰富自己的时间精力

* 「第四章内容」

* 导读

* 时间这个东西,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是很抽象的,因为它无处不在,却又几乎感知不到它的存在。如果要将其更加具象化地展现出来,就需要在我们的脑中厘清时间的概念、时间的价值、对时间的正确使用,以及如何赚到更多的时间等知识和方法。无论是时间,还是其他的,只有先拥有存在感,才能被人珍视。

* 1.你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并不正确

* 时间可以赚,时间是变量。这不仅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从人生哲学上看也是如此。

* 很多人会认为时间是一个常量,但其实我们已经从爱因斯坦那里知道了时间是一个变量。

* 非常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如果有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关在一个固定的小黑屋里,每天机械地有人喂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几十年如一日。那么当他100岁的时候,我们能说他活了100年吗?这个100年是否跟别人的100年等同呢?

* 老人本身只是一个单纯的世俗年龄上的定义,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经历有着太多的不同,所以单纯地计算多少次日出和日落,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时间在人生刻度上留下了多少印记,以及它给人带来了多少意义。有些人只需几年就能走过另一些人一辈子走过的路。

* 赚取时间这分为两个维度。

* 第一,单位时间做事的数量。

* 其他人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才能达到与他同等的人生经历。

* 第二,单位时间做事的类型。

* 归纳起来,就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练习迅速达到一个“再花时间下去,投入和产出比就不划算了”的状态,然后迅速切换到新的领域。

* 我们确实有支配自己的自由,但却不能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因为如果说浪费自己的时间是变相自杀,那么浪费他人的时间则是部分谋杀。

* 每个人的时间价值都与你的同等重要,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你都不想浪费自己的生命去寻找答案,何以有自信认为别人会为了你浪费生命呢?

* 所谓的搞不定,是你按照感情亲疏关系排列耗尽了自己的资源,仍然未能解决的状况。这里特别要强调感情亲疏,这是你调用资源的优先级。

* 资源优先级最高的,肯定是你的“自身资源”,比如你的体力、脑力、钱。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在这一层面被解决。比如你花10块钱可以在隔壁的停车场停上两个小时,就别打电话给你的朋友,问他的店面正门前能不能让你“堵”一会儿。

* 资源的核心,是这个人的标签和核心价值。有个牛人跟你关系很近,这个人各个方面都很牛,他会修飞机、会修宇宙飞船,但不代表你的灯坏了就该先找他。如果你经常叫他做这类事,这是你对自己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资源是会耗尽的,得用在刀口上才是效益最大化。

* 当你准备占用他人时间的时候,请小心翼翼地征求他人的同意,并养成付费的习惯。

* 请先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值钱一些,然后记得为别人花在你身上的时间支付更合理的价格。这不是一件小事,是对生命的尊重。

* 2.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你是谁

* 如果说时间是客观的、不可改动的,那么我们就没法像拼图一样将它挪来挪去,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 注意力是我们管理自己的关键,我们将注意力用在哪里,就等同于将时间用在哪里,比如你看上去在课堂里听课,但其实你的注意力是在你同班的班花上,所以你将时间用在了哪里并不以表象为准,而以事实的注意力来定。我们常说,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时间,其实指的多是表象时间,更为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在某事上花了多少注意力,这两者的数字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 注意力的价值源于其稀缺特性,而注意力的稀缺又源于整个时间框架的稀缺本质,所以注意力就是稀缺中的稀缺。我们在任何时候使用注意力,都伴随着无法做另一些事的隐性成本,这个隐性成本等于你本可以获得的最大收益。因此,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另一些事足以使你的状况变得更好,就能更直观地明白,随意使用注意力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 很多人滥用时间的方式,通常表现为随意挥霍自己的注意力。典型的注意力失位补偿,一个人没有找到什么值得关注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可替自己操心的,于是就只能把失去焦点的时间和注意力随意乱用在他人身上。只要能有个事情让他进行补偿和聚焦就可以,哪怕与他毫无关系,也产生不了什么收益。

* 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是专注在自己身上;越是在能力上已然落后的人,却由于不知道怎么替自己操心,或得不到太多值得替自己操心的机会,而将自己宝贵的注意力随意乱用,因为反正自己觉得自己的单位时间也不怎么值钱,结果就造成了差距越拉越大。你会发有时候财富的马太效应也不只是财富本身造成的,每个人在认知上、能力上也符合马太效应。

* 3.究竟该花时间还是花钱

* 很多人容易把结果后的行事准则当成结果前的原因之一,这就犯了大错误。

* 许多人都是以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为荣,所以一个人人都知道的90分道理和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70分道理,多数人都会把后者提升到100分的高度。

* 在适用性上对于钱多、时间少的人,它的确适用,但对于钱少、时间多的人呢?如果盲目效仿,很明显就完蛋了。

* 究竟是该花钱,还是花时间,这得视谁是稀缺资源来定。

* 万事都得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钱是哪儿来的?也是付出时间来的,哪怕是一本万利,也最多是投入产出比的关系,不存在无须付出时间就能有收益的情况。

* 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我打算拿多少钱,去换有多少产出的时间?”

* 重要的不是盲目地模仿他们成功后的行为模式,而是得先拿时间换钱,将自己的闲置时间尽量用来“换钱”,提升时间的利用率,这样平均到单位时间的价值才会更高。等到了积累的红利期,当单位时间回报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你的行为自然就会自动调整,无须模仿。

* 给自己的单位时间进行一个初始的估值,但这依然和真实的时间价值相距甚远。比如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但尚未产生回报的这部分价值如何计算呢?你只能在后期的回报中动态计算这部分的价值,当前就不得不选择模糊计算,且这个模糊计算的精确性还因人而异。

* 除去了解基础算法,我们还必须将很多模糊的判断加在算法上面。虽然可能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但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 4.时间是关于选择的艺术

* 方向大于程度,这是一个常识。在正确的方向上,行一步就有一步的效果,只是快慢和机会获取上的区别。而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得越快生命就被浪费得越多,参照“赚时间”的反概念。

* 当我们对时间进行选择的时候,要客观理性地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计算这些选项究竟分别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收益。这并不容易,除了懂得如何正确计算以外,还要客观地评价损失,毕竟损失带来的负面情绪远远大于同等利益带来的正面情绪。

* 时间用在哪里,决定了我们是谁,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快速判断可见损失和隐性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让厌恶损失的惯性心理控制我们的心智,做一个会选择的艺术家。

* 5.正确赚时间的重要法则

* 我们说赚时间有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二是同样的时间和产出下让自己的时间经历更丰富。先来说说前者,单位时间有更多的产出。

    * 列出条目内容:只需把当日重点要完成的任务条目式地列在某张便笺(或手机便笺)上即可,一两分钟就够了,无须事无巨细,也无须做额外的标记和说明,且随时可增添和删减,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注意是划掉,而不是直接删除,千万别小看这一步,它会清晰地告诉你一天内究竟干了多少事。

    * 寻找高效时段:在明确了自己的高效时段以后,尽量把每日最烧脑或最希望完美收尾的任务放到这一时段来完成,以保证脑力的高效利用。

    * 远离噪声干扰:选择尽量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工作。

    * 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

    * 减少后台运行:处理任务时如要选择暂时搁置,尽量处理到阶段性收尾,尽量少做后台运行,以便能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的任务中,这对我们“解题”是有帮助的。

    * 降低切换频率:在对宝贵的整块时间进行利用之时,与其让切换间隙的损耗白白流失,不如集中力量先将某件事做好。如果一定要进行切换,请减少切换的频率。统筹很重要,损耗的规避也很重要,需要自己找平衡。

    * 明确任务目的:理清任务目的和主次是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每个人都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当下的任务目的——我来这里做什么,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多线程处理并没有问题,但必须时刻保持界限。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有关自控的问题,其实有没有养成任务目的第一性的习惯才是关键所在。

    * 挤挤,再挤挤:一个瓶子被石子塞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沙。当它被沙填满时,你依然能往里加水。不要认为原来既定的时间计划就不能动,当有更重要的事情出现时,别急着说自己没时间,先去对比有没有更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被替代。

    * 这八大黄金守则是提升时间使用效率的关键。为什么同样多的时间内,有些人能够做那么多事,有些人却碌碌无为?这都是使用时间方法论上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则会直接导致成就上的差距。

* 6.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

* 如果你在流水线上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那么哪怕你将时间的利用率调整得再高,我也不会认为你赚到了时间。因为几十年如一日本来就是一日,不仅没有赚到时间,而且单纯从时间的角度讲,你就是在荒废生命。

* 我们可以将时间经历简单理解为人生的内容,我们用多少时间,替自己赚到了多少内容。

* 对使用时间的尺度把握,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原则,那就是性价比。

* 在大多数领域,只要没有什么高的学习壁垒,通常你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从零开始迅速提升到及格分,但到了及格分,并不意味着能拿到及格的收益。

* 资源是按排名来分配的,而不是绝对值所占的比例。

* 当我们耗费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一领域,进步却开始明显趋缓,这就是时候考虑去别的地方“赚时间”了。这并非对匠人精神的不敬,只是从使用时间的性价比来看,如果花费四个20%的精力,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到80%,通常来说,不管在成就上,还是时间经历上,都会比在一个领域花上80%的精力,最后做到90%的程度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划算,前者都还没算上各个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所产生的差异化竞争力和创造力。

*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通常把由生到死叫作一辈子,那么每个人显然都只能活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赚时间。既然有上限,那么多赚时间就可以比别人活得更久,这是对生命最原始的渴望。始终将时间的性价比放在对时间的使用选择之上,则是实现这种原始渴望最理性的方式。

* 「第五章主题」

* 重新认识关系和人生

* 1.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界限

* 2.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 3.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 4.如何让合作持续下去

* 5.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 6.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是在瞎忙活

* 7.知恩就得马上报

* 8.人生没有假想的跑道

* 9.努力不足以让你过上好日子

* 10.少走弯路,可能死的更惨

* 11.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 12.人生的消费和投资

* 13.幸福人人都能拥有

* 「第五章内容」

* 导读

* 人与人的关系,多数人搞不懂。今天内容作者会帮你理顺自己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应对模式。用逻辑的方法去审视总是正确的,不要受到世俗教育的迷惑。人是功利的,这个无须回避,生活中也到处充满了算计和谎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出事物的内核,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 人和人之间需要一点界限

* 行善或者关心他人,本质上都是为了自己。

* 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我们行善的这个行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而非他人。不管我们是想让自己更高尚,还是更有优越感,抑或是更有同情心,总之,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自己更快乐。

* 你想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靠着影响他人而给自己带来快乐,这几乎肯定是不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影响到了他人而未经他人允许。之所以多数人认为这一行为没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缺世俗资源的一方,于是才对他人“施”的这个行为的需求更大,对获得世俗资源这件事也更能感同身受。

* 不恰当的、不顾他人意愿的行善,就是作恶。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当发现两者并不一致的时候,竟然不立足反省自己,反而用偏见去看待和鄙视对方,这不是作恶,又是什么呢?

* 人与人相处,多少都需要一点界限。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与各种关系人的交往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分寸。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领地界限,虽然范围可大可小,但绝不能没有。没有界限,领地就无从谈起。

* 划出界限就意味着你在自己的领地四周筑起了高墙,我们有时候也将其称为“原则”。高墙以外的公共区域,是交流区;高墙以内的私人区域,是警戒区。警戒区是不可侵犯的,一旦有人闯入,你就得端起自己的枪,告诉别人谁才是这里的主人。

* 当你想说“不”的时候,你只需说“不”,可以礼貌一点但无须过于谦卑。你要知道,在自己的领地,无须经过对方允许才能拒绝。

* 领地界限并非固定,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动态调整着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会一直微调自己的界限。

* 我们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试探他人的界限范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尽量保证和平的前提下,替自己谋到更多的利益。就拿开车来说,在没有隔离栏的路上,新手通常会尽量往右靠,但老司机会告诉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该尽可能往中间走,这样才能在跟对面来车的博弈中争取到更大的可避让空间,避免因突发避让撞到右侧的非机动车或行人。

* 当我们通过擦边球触碰到他人的警戒区,察觉到对方的抵触心理时,会暂时退出来,然后在潜意识里画上一条警戒线。在重复上述行为几次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区就这样被建立起来了。

* 如果说划清自己的领地界限是我们在交往时拥有安全感的先决条件,那么尊重他人的界限则是维持交往的重要因素。前者让自己保持愉悦,后者让他人感到愉悦。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因素,有质量的交往才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 根据对自己的界限和对他人的界限的处理态度,我们很容易就能将身边的人分为以下四类:

* 真正的高效交往来源于两个拥有独立型人格的人之间的交往,他们从不以爱或关心的名义踩到对方的界内,而是只在公共区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询问对方的建议,但从不对对方的决定进行干预。他们可能会请求或接受对方的帮助,但从不会为帮助对方而过度牺牲自己。

* 父母伟大,但没有那么伟大

* 人和人最好的界限就是相互独立,但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弄明白不同人之间的具体逻辑关系。

* 许多人由于被“有毒”教育洗脑过久,导致对客观事实视而不见,只愿意固执地相信那些与自己现有的杂乱不堪的认知系统相融的东西,于是,自然对于超出这个范围的事实难以理解,以至于处理不好一些基础的事情。

* 很多人都毫不怀疑地认同,父母永远为子女好。这些理解都没有正确理顺亲子关系的核心。

* 父母这种生物,跟“对子女好”之间是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的。通常,父母都会尽力将子女抚养到有独立能力为止,这种行为是嵌入基因中让种族得以顺利延续的一种天性,非人类独有。

* 不过在子女有了独立能力以后,很多父母还是会继续尽心尽力地抚养,显然就不能用天性来解释了,而是根据社会现实分为很多种原因。比如父母在子女身上付出过多,以至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沉没成本。此时所谓的“爱”,已经转变成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于是一旦跟孩子的关系断开,等于一二十年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此时“戒断反应”会非常强烈,滋生了潜在的道德绑架可能。所谓的“父母总是为子女好的”,这一点已经无须复杂证明就能知道是荒谬的了。

* 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情感,有时又不像是有目的的。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一直进行着塑造与反向塑造。我们不断地将自己的某些信息加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同时也通过接收其他人或物的信息来改造自己。

* 当我们对某人或物做出某种行为之时,我们就将这个行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加在了对方的身上,对方可以拒收,也可以曲解,但那是在对方的世界里。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内容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也就是说,不管对方收不收,反正我们的大脑是认为我们已经加上了的。

* 于是,不管老物件、游戏账号有没有意识,对我们而言,那些曾经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记忆是存在的。不管孩子领不领情,对父母而言,曾经千辛万苦的抚养行为是存在的。

* 你跟这些东西的所有交集,构成了你的情感来源,而非这些东西本身。我们情感的对象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分身”。我们对凝结在其他东西上面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产生了情感,我们付出得越多,情感就越浓烈。

* 所谓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真实存在的只是父母与自己那么多年付出的心血、精力、劳动之间的情感。

* 在没有能力独立生存的时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基于“不得不信任”和“不得不依附”。

* 有些孩子,父母对他付出了很多,但他往往并不懂得感恩,是父母不懂人性,用了错误的方式对孩子好。

* 父母千方百计讨好孩子,孩子却并没有同父母产生互动,所以仅仅是父母把自己的心血加在孩子身上。那么父母自然对孩子有感情,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心血有感情。就算孩子有那么一点点“感恩”,那根本就是靠教育强行洗脑出来的,并非出自人的天性。一旦有利益大过了背弃教育的羞耻感,这种模式马上就会崩溃。如果父母希望跟孩子之间能够长时间地保持一个互相有感情的友好状态,那么就得多提供孩子为父母做事的场景。其实一味对孩子好才是真正的自私,因为对孩子好是使父母心情愉悦的本意,符合本意的当然是自私,但我们的教育却常常把这种自私扯成无私。

* 恋爱和婚姻,是基于利益的模糊博弈

* 恋爱形容的是一种主观感受上的状态,是自然产生、天然赋予的一种状态,而婚姻却是人为规定的一种权利与义务。

* 基因有生存和延续的需求,人类作为它的载体,“受命”替它完成延续的任务。于是,求偶和交配就成了人类被编码好的天性,恋爱则是达成这个天性的前戏。

* 生物发展得越高等,基因片段就越多,后代个体数目就越少,寿命越长,越值得花更大的成本。于是,为了获得更优秀的遗传性状,交配的选择就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而越是慎重的交配行为,前戏就肯定越久,因为要考察的类目越多、时间越长,一定得要一段充足的时间让双方尽情地展示才行。

* 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最终求偶成功并完成交配行为时,恋爱的原始吸引力开始减弱。这并不以是否拿到人为颁发的结婚证为转移的。原始吸引力递减的速率与性行为的发生频率成正比。

* 除了原始吸引力以外,其实心理吸引力也是一样的。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从对对方产生兴趣开始,就会像加勒比寻宝一般探索着对方身上的奥秘。当相处时间不断变长,双方的经历不断趋同,可探索的区域必定大为减少。于是,心理吸引力也是一样,在可探索区域的存量被“掏完”之后,就会开始走下坡路。

* 最终可能只有社会吸引力是可以通过自我提升而逐渐增加的,所以现实非常残酷,要持久地保持恋爱吸引力,只能不停地提升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同时将性行为和日常相处的频率降低,直到正向增加与反向减少的速率相等,那么所谓的“恋爱保鲜”才能实现。至于保持浪漫之类的,只是餐后甜点而已,因为吸引力本身才是前提。如果一个丧失了吸引力的人对着你浪漫,只会给你带来反感。

* 我们往往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因为那些山盟海誓终于要兑现成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似乎人性得到了升华。其实这一点必要也没有,将一件事进行主观的情感拔高就容易偏离事情的本来面目。

* 婚姻制度并非天赐,而是人为,是为了方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设立的。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它使得社会状态相对稳固。孤家寡人更容易做出一些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事,有配偶、有子女就有了牵挂,人就多了一层顾虑,更容易管束。

* 婚姻,是一份有约束力的契约,这种约束力体现在它将两个人的很多东西绑在了一起。当你明明不想跟对方搭伙过日子的时候,在衡量这个损失和那个损失哪个比较大以后,没准也就忍了。离婚的阈值提升了,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世间任何情感的产生,都源于利益,爱是其中的一种情感。产生爱意的前提肯定是对方有吸引你的地方,这种吸引你之处必然是在未来于你有利的。

*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模糊计算系统,它会实时对外界与我们自身的交互进行权重加分。一系列的模糊计算都在一瞬间完成,引导我们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 “爱”也是模糊计算后的结果,是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最大化自身利益的一种选择。若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了企图,没有了利益,情感自然就不复存在。

* 很多人对责任的理解可能有点偏差。责任有强制和非强制之分,我们经常会混淆法律层面的强制责任与道德层面的非强制责任。本质上,履行或者不履行婚姻责任都是一种基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行为。

* 如何让合作持续下去

* 当我们进入婚姻状态之后,彼此之间是应该有一些共识的。当共识被其中一方打破之后,需要通过坦诚交流回到原有的共识或者迅速建立起新的共识,这中间可以伴随惩罚,但只要是还想继续合作的,就不要在过往中停留太久。

* 一个人如果试图在婚姻里占据绝对主动,就已经失去合作的基础,将合作变成了压迫。只要这种想法一产生,婚姻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入囚徒困境:如果你为自己着想,那么我当然不能吃亏;如果你不为自己着想,那么我为自己着想就更合算了。一旦走入这样的循环,婚姻的内耗就会大大增加。

* 婚姻不是敌进我退的零和游戏,而是一次将团体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团队作战。这两种利益是有机统一的,在首要保障团体利益的同时,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当两者相矛盾时,妥协一部分能接受的,留下一部分底线。全盘放弃个人利益的合作肯定不会是一次好的合作,理由很明显,这不会是我们进入婚姻的初衷。

* 因此,要维持一个长久的合作关系,彼此都需要让对方有一些危机感,让对方有小小的忌惮。也就是说,将婚姻这个状态置于非绝对安全的境地,让双方都能认识到,如果不努力增加自己在社会属性上的吸引力,合作随时都有破裂的可能。

* 跟囚徒困境恰恰相反,这就很快会成为一场良性的“军备竞赛”,参照恋爱模式。这种合作方式虽然在个人意识上打破了“形式上的安全感”,但无疑可以通过增加社会吸引力来稳固婚姻的“实质安全感”。同时,这场你追我赶的自我提升之旅,与婚姻的整体利益是相一致的,就算有一方稍稍跟不上,至少合作的态度摆在这里,而且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这场关于婚姻的合作便可以相对稳固地持续下去。

* 亲戚并不意味着更亲密

* 亲戚关系被人为地赋予了一些额外价值。

* 亲戚关系这个概念是因需求所致。族的概念和亲戚类似,都是为了生存而聚集起来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面对困难、抵御外敌。

* 然而,时代总是在进步,世界永远是向着更高效、更易连接、更细分工的方向发展的。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亲戚这个概念一定会进入博物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因为人们不再需要它求存了。

* 当“亲戚关系”的额外价值逐渐淡去,谈亲戚必亲密的说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渐渐失去存续的基础。

* 中国人讲究人情,主动做足面儿上的礼数,一般两个原因至少占一:一是被社会口水裹挟,认为想融入大众群体就只得跟着行事;二是想占便宜,希望用人情来模糊化自己的目的,试图用低价值去交换高价值。这也很好理解,因为亲戚关系讲的是“情”,对利益交换的感觉淡一些,在这里低价值的人更容易与高价值的人攀上。而人情又是按“个”来计算的,并不以价值大小为转移。

* 亲戚关系以血缘和婚姻等因素为关系来源,是无从选择的,而朋友关系,却是以兴趣、利益为结交来源,是自愿形成的。当我们结识陌生人的成本越来越低,信任成本越来越低,与人协作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不受地域限制的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哪一种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 你是在社交吗?你可能在瞎忙活

* 我们肯定是需要人帮衬的,因为我们非但无法靠自己搞定所有事,甚至无法靠自己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然而我们之所以还活得好好的,肯定不是因为朋友的帮衬,而是我们拿钱换来的。

* 既然可以用钱或者其他资源交换,大多数时候自然就不需要去贴人脸了,只要深耕自己的领域,让自己拥有足够多的可交换资源不就解决了?

* 之所以还需要长期社交,肯定是为了一些用资源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某些快乐等。如果可通过资源交换解决,那就一律用短期社交来进行资源交换就行了。

* 正确的形式显然应该是极少数的长期社交加数量极多的短期社交的组合。

* 礼尚往来意味着等价交换。在长期的社交博弈中,“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利益受损的关系就会比较脆弱,容易友尽。

* 学习经济学思维却比现成的经济学知识更加有用,当我们学会用经济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并加以扩展和改进时,就能解决很多其他领域的问题。比如人情社交这样的小九九,长期来看肯定会达到平等相交的纳什均衡。

* 当我们看不清社交关系的内核时,就容易事倍功半,导致瞎忙活。看上去天天在外面应酬,却没有多少产出。

* 很多人分不清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喜欢为了社交而社交,只因这样看上去比较符合社会的主流认知。

* 情商是效果导向的,它需要有敏感的自我感知和感知他人的能力,通过灵活应对来调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最终情商的高低,是以有没有达到你预想的目标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你有没有做某些特定的事为判定准则的。

* 每次出去社交,先分清楚,这趟出门是去干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究竟成本和收益关系如何,是否有必要。

* 社交有两个账户:消费账户和工作账户。每个人出去社交,都至少带着一个。其中消费账户负责消费,比如用时间买快乐等。工作账户负责工作,比如用时间达成利益交换等。

* 很多人出门时,通常都带着两个社交账户出去,结果最后往往都只使用了消费账户。

* 社交行为从长期来看,是不能有“占便宜”的心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对等交易来扩展自己的资源使用范围,也可以通过自我增值使自己有能力同更有价值的人进行交换。

* 能联系双方的才叫掮客,而不是你单向认识了一群牛人就行了,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将素材组合到一起,这才是资源掮客的核心。

* 选择孤独的专注者这条路的人,社交就不该是你的工作重心了,基本能推的社交要全部推掉,别怕得罪人,因为对你而言,绝大多数人除了浪费你的时间外,毫无价值可言。你要将几乎所有可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专注自己的进步,只能分出一小部分到节骨眼儿的必要交换上,只是为了提升进步效率。

* 从单个社交来看,主动的一方也许并不占便宜,但从总量来看,单个乘以数量才有意义。事实上,只要你挑选的社交对象跟你自身拥有的资源基本匹配,多数时候都是能获得等价回报的。理由就是,多次博弈的收益稳定性肯定高于单次博弈。于是,在明显跟你博弈不会太吃亏的情况下,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回报你,从而跟你建立起长期互利的关系。

* 知恩图报?知恩就得马上报

*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自认为知恩图报的人,其实大多数的恩都没有报上,但他们自己也许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图”与“报”之间有时间差叫“恩情折扣”。指的是任何恩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打上折扣,且时间越长,折扣率越高。

* “天下十谎”之一的“下次请你吃饭”,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

* 当别人给予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说:“下次请你吃饭!”以便让自己、让他人认为我们不是个不记恩的人。

* 这个世上很少有人懂得价值的即时交换的重要性。价值的即时交换就是,你为我做了什么,那我又能即时提供些什么。

* 每份广义上的恩情在未达成前最大,但由于未实施,那时还未能称得上恩情,真正意义上的恩情是在刚完成的那一刻达到峰值,接着就会随时间慢慢衰减,因此价值交换应当讲究即时性。

* 这种即时性回报的行动策略并不是出于对你道德上的拷问,而是真正值得追随的人际交往策略。

* 延迟回报,对于先付出恩情的一方很有可能是不公平的。如果你真的想更好地跟他人建立起长久的对等合作关系,无论对谁,养成“知恩即时报”的好习惯都会让你受益。

* 重新认识人生

* 最后让我们开启智慧,俯视自己的人生意义。

* 人生没有假想的跑道

* 人生没有起跑线,也没有假想的跑道。如果要用游戏来表示,应该是一个自由度最高的游戏。

* 身为父母,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焦虑,并开始提前为孩子“避坑”(自己的坑没能力避),在起跑的时候就用力地将孩子推出去,以便让他获得一个较快的初始速度。不过,人生这条跑道似乎是假想出来的。

* 我们降临在这个世上,肯定不是为了固定地从这里到那里,然后光荣地完成使命,因为我们本就没有任何使命。

* 当下的资源从当下看总是有限的,而且注定向少数人集中,所以稀缺的东西就肯定被多数人垂涎和惦记。不过很多人并不明白,其实财富也好,名声也罢,都是社会暂时寄存在我们这里的。我们只是获得了如何将其回馈社会的选择权,却并不在真正意义上拥有它们。

* 我们永远在不停赶路,试图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但其实我们人生的全部,却是在此过程中将客观事物反映在脑子里的那些思想、记忆和情感。这些东西与别人都无关,只跟自己有关,也就是我们活着的全部。

* 我们做出的选择永远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否则就不会做出这个选择。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争夺资源,就算有些人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那么导致他产生这种“追求”想法的,大概率也是资源的拥有者可以获得更多肯定和尊重的类似前提。

* 我们的真正目的应该在于体验。

* 一条既定的跑道上注定只有相似的风景,从“丰富自己的时间经历等于赚寿命”的观点来看,其实在对人生的“时间利用率”方面就已经吃了大亏。

* 人不可能将他人凌驾于自己之上,这是违反设定的。假如看上去有,那也仅仅是你为了获得特定的体验而已。只不过在你获得体验的时候,顺带着竟然也最符合他人当前的利益而已。每个人都应该是为了游戏体验而存在的,体验的参与者就只有自己,因此可以为自己的任何决定做主的,当然只有自己。

* 面对人生的各种可能,我们在任意一个时点都只能选择一种。做别人的主,本质上就是希望将自己的意志活在别人的身上。

* 每一个独立人都无法做另一个独立人的主,这是由我们不具备替别人承担责任的能力这个天然属性决定的。

* 自由意志下的自由体验,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努力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努力后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努力一定是为了你自己而努力,为了得到更多不同的体验而努力。

* 努力,不足以让你过上好日子

* 变得更好在本质上也是为了得到更多,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你不是不想变得更好,而是不想付出变得更好的成本,这个要明明白白地分清楚。

* 无论世俗还是清高,贫贱还是富贵,哪怕你只想过现在的生活,努力都是一个必要条件,就像一个乞丐仅仅想填饱肚子,也得努力。我们别看很多人嘴上说不想努力,不想勤奋,但其实这个世上没有人会排斥努力有可能会带来的好结果,排斥的只是伴随它而来的成本。

* 能坦然认识到自己也需要努力,坦然承认自己想要努力带来的概率性好处,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放弃了用“懒惰”给自己的认知不足和能力不够当借口。

*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是运气、智慧和努力,努力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三大要素有没有先后或者轻重用一个链式的顺序表达大体是这样的:运气——智慧——努力——智慧——运气。

* 首先是初始运气,一个人没有初始运气就不可能成功,这是必然的。假如你有幸拥有了初始运气,比如能接受教育,你才能拥有一定的概率去习得初始智慧。有了初始智慧和一定的眼界认知后,你才能明白努力的意义。于是你才会往正确的努力方向走,同时在努力的积累之下,不断和外界产生联结,从而习得高级智慧,并在践行中创造更多的好运。

* 你的智慧和努力,让之前不属于你的世界跟你联结在了一起。完善后的链条大概是这样的:初始运气——初始条件——概率性习得初级智慧——努力——习得高级智慧——持续践行——创造更多好运……

* 努力,根据目的不同,有许多坑。

* 第一,有些人的努力不是为了通向第五步,他们明明处于第四步,却常常认为自己正处于第六步。他们的努力仅仅能叫作“埋头做事”,却并没有目的性地想从中习得什么。于是,这种努力在缺少了脑子的参与以后,可以被称为“瞎忙活”。

* 第二,有些人的努力中就只有汗水

* 第三,有些人的努力并非出于认知本能,而是做给别人看。

* 第四,有些人的努力反而是一种懒惰。

* 努力,虽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 正确的努力姿势究有三大特点:第一,努力,是一件目的性的事。没有主动把控方向的被动积累,一般来说,进步效率都非常低下,且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第二,努力,是一件内生性的事。努力,可以看作加速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假如一个人拥有关于努力的正确认知和方向,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的动力是内生的。第三,努力,是一件讲效率的事。如果你真的要将“时长”往努力上套,那么请至少将“有效时长”套在上面。努力的效率要点是:将你的有效努力统统用在刀口上。这几乎是比努力的有效时长更为重要的事情,因为你首先得能分清轻重,同时还得是个出色的规划家。不仅是对事情本身的规划,还需要更多对人生的整体规划,比如不做“消防员”。

* 少走弯路,可能死的更惨

* 我们可以学习基于逻辑判断的事实,比如在二维平面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定大于第三边,这是永远不会变的,而且它的正确性不受任何要素变更的影响。但个人经验本身就是基于归纳,而且是不完全归纳,甚至有些还是样本数量极小的不完全归纳,那么所谓的通过他人的经验来避自己的坑就显得比较荒谬了。

* 一个人只有真真正正地踩进坑里,才会知道坑有多深,内部构造是怎样的。踩得多了,才能炼就火眼金睛,能分辨长成什么样的大约就是坑。这样的人避坑和跳出坑的能力就会相对较强。

* 对于会总结、会思考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应该多踩坑,多尝试不同的环境,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成长起来才是最快的。

* 坑这种东西,以前踩得多了,现在就踩得少了,因为很多坑我一眼就能把它的内部构造画出来,这对我快速做出决策是非常有帮助的。

* 在打游戏、人际交往或挣钱等各方面,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某些坑就是不可避免的,坑里才有好东西让你学。所以踩坑的损失反过来说,很可能是深入学习的必需费用,少踩一个坑,就意味着少一次学习机会。

* 如果某些坑注定是你达到一定高度前避不过去的,就像买股票,不管你学了多少理论知识,最终都是避不过心态失衡这个坑的,那么早踩肯定合算得多。因为踩得越早,你的损失就越小,对坑的理解就越多一点。年轻人积极避坑不一定是好策略,只要你会思考、会总结,坑是没有白踩的。

* 格局,决定你的世界

* 格局对人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这么说,你这一生的质量差不多就是由它决定的。那么格局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接近的解释,应该就是我们的认知层次。

* 认知层次有自己的特点,在认知层次中,只能从上往下看,没法从下往上看,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多得多的风景,而处于相对下层认知的,仅用想象是很难理解上层认知的。

* 格局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在本质上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很多人并没有领会到,世界除了是个物质实体外,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个精神实体。

* 多数人的五感大体相同,比如多数人能分辨色彩、声音等,但还是有小部分人是没法分辨的,他们脑中的世界就跟多数人的不同。认知的差别,可以让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精神空间。就像在你的眼前有一朵花,大家都看得到是一朵花。但在你的眼里,它只是一朵花,在诗人的眼里,也许就不仅仅是一朵花。虽然对于相同的五感来说,花是客观的信息,但从你们整个人生的精神空间来看,你们其实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世界在精神实体层面上的呈现方式不同。

* 在认知能力较高的人看来,班级里的排名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到学校里是来学习知识的。既然是学习知识,当然只跟自己比较才有意义,只要我今天比昨天懂得更多就行了,只要我尽力就可以了。

* 学习上的认知层次差距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行为本身又决定了我们的高度。在职场上,同样如此。很少看到在职场上能把心思真正放在自己身上的人。职场,是一个人的修行,是没有什么同伴和对手的。再过几年市场进一步细分和信息化以后,大家的感受可能会更加明显,你的收入,就是你价值的真实反映。

* 拥有较高认知层次的人,他们的着眼点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清楚自己的布局,知道自己每一刻在做什么,能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对他们来说,其实未来的大体框架早已提前建好,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未知,实现的路径未知,时间未知而已。

* 在职场这条孤独的路上,为什么说同伴和敌人都不存在?因为他们都在实时变化着,甚至相互转化着,因此放太多心思下去就容易做无用功。

* 当你对世间万物的本质认知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很多东西都只剩下想不想的问题,并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

* 提升格局的第一个要点是:懂得分辨格局的层次。

* 我们进行认知升级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虽然看不到某些层次里的具体世界,但至少得能看得出或者隐约知道那里有更广阔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获得进步的基础。

* 很多人从内心抵触不同的声音,宁可有可能错下去,也不能给花费大量精力重构知识体系留一点可能性,因为若经过了检验确定是自己有问题,那么不改正就过不了自己内心这关,因此干脆就不检验了。这跟很多人不肯去体检其实是类似的心理。抵触不同的声音,其本质,在于我们不愿意给推倒自己亲手搭起来的积木留一丁点可能性。

* 牛人显得固执己见,是因为他看得到别人的不牛,而不牛的人固执己见,往往是因为害怕一无所有。

* 提升格局首先要做的是:虽然看不到上层格局的世界,至少能看到不同格局的层次。实现的方式是关闭“抵触”开关,树立推倒积木就是更快建造正确的大厦的正确观念。

* 用逻辑和科学的态度是最基础的正确检视事物的方法。你在考虑职场问题的时候是以多长的时间跨度为计算单位的,决定了你当下的行为。当我们从不同的时间跨度考虑问题时,就会表现出迥然各异的行为。有些人很难理解,这么辛苦付出怎么可能有人不计较薪水呢?这种难以交流的现象在本质上就是格局不同导致看到的世界不同。

* 如果你把下棋过程中每一步的可能性用思维树给画出来,那么3步和5步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筒观测到的世界。

* 扩展空间跨度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思维树,用白话来讲,就是将尽量多的相关对象和影响方式收纳到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理清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当你对事物的认知较之以前更为接近本质和核心时,你的格局就提升了,眼中的世界也将随之改变。

* 人生的消费和投资

* 自利是人的最终目的,本质就是满足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消费就是一个满足需要的过程,而投资则是一个延迟满足需要的过程。分配投资(延迟享受)和即时消费的比例就成为寻找人生最优解的关键。

* 如果你的投资消费比基本确定,那么肯定是越早投资越好。每次消费不仅仅是消费本身,你都是支付了利息的,不只钱有利息,什么都有。你消费的应当是你当前的时间加上可能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最大投资积累的总和。

* 如果上帝有一把尺子衡量一个人是否过好了这一生,那这把尺子一定是这个人对自己这一生的利用效率。

* 有一种东西,跟消费和投资都不一样,是提高人生利用效率的天敌,那就是损耗。损耗就是基于错误的认知之下,将一段生命变得无意义或基本无意义的行为,说得严重一点,就是人为缩短寿命的过程。

* 幸福人人都能拥有

* 首先,幸福的确是个主观事物,其次,自欺欺人的认定并非跟主、客观有关。一个人从主观出发的任何反馈只要符合自己的深层认知,对他来说就是没有问题的。

* 幸福的主观特点完全是通过比较的方式由大脑营造出来的。当然,不幸也是如此。

* 我们的大脑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甚至可以想象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东西,但要让我们将抽象的感受和氛围绝对性地具象化,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人对于大多数事物的绝对值其实并不具备多少感受。

* 当我们要告诉自己一种抽象感受的时候,比如幸不幸福,通常需要借助比较的力量。比较这回事注定是有参照系的,而参照系则是没有固定标准的。

* 关于幸福的比较,通常有两个维度。1.跟他人比较。幸福跟客观的关系并不大。很多人说:“等我有钱就幸福了。”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当你有钱时,你的圈子早已不同,你要的东西早已不同,你的比较对象必然也不同了。人们总会高估目前渴望事物的价值,因为当你渴望的时候,就表示你已经高估了。幸福感跟绝对值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同情这个行为本身就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的回报,因为我们选择了更弱的比较对象,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意愿接受别人的同情的。2.跟自己比较。我们每个人对于状态都有惰性,换言之,任何保持了一定时长的既有状态,都无法激发出我们的幸福感。与自己比较是一个状态之间的切换。一个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他在一生之中累积的幸福感,远远没有一个从底层一无所有到最后功成名就的人累积的幸福感多。当你的现有状态变得更好,摆脱了状态惰性时,就会产生幸福感。这不是客观现象能决定的,而是大脑要干的活。在状态不断向前切换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与自己比较”中真正积累起最多的幸福感。

* 幸福只源于跟他人和自己的比较。如果你想获得幸福感,不需要自欺欺人,只要摆正自己对幸福的认知即可,自欺欺人本身就代表并没有从本质上将认知扭转过来。无论是调整比较对象,还是克服状态惰性,这都是大脑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幸福这件事,实在是取决于你自身,而不是你的客观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94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71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2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4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9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4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55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9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2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言 本书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对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几件事进行了手术般的解构。用最严谨的逻辑视角洞察人生那些终极问题,给你...
    青山白岩阅读 927评论 1 17
  • 陆九渊说“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无非都是在说明凡事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只有内心的...
    一段小文阅读 507评论 0 0
  • 行走中,总觉得自己游离于世间,飘忽的思绪,一切都无甚关联。雨又何妨,云又何意。
    素锦醉阅读 188评论 0 0
  • 0:00剛好寫完日記走出陽台, 偶然抬頭發現漫天星空, 拿起外套衝上天台。 ...
    舒小若阅读 1,050评论 2 0
  • 曾经,曾经的曾经,一直活在曾经和过去里,用70光阴回忆20那段时间,傻了吧 现在多幸福啊,只要看自己眼前,过好当下...
    koko嘟嘟阅读 4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