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摘抄及部分学习心得(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1 苏菲源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2 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爱的语言让我们说出问题——讲出感受——提出请求。

3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很多人只沉浸在自己的感觉中,只讲出自己的感受,没有去和对方沟通,作为诉苦者,他(她)会喋喋不休,颠来倒去讲他自己的事情。作为听众,她(他)只从自己的感受提出建议,让对方无可奈何,感到自己不被理解。

4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

我们的很多痛苦来自于比较,记得陶渊明在诗中写过,他的5个儿子没有一个让他满意,最后他调侃,我还是喝酒吧。虽然文章看似有些悲观,但确实也体现了作者不与他人做比较,豁达开朗幽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这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少对比少伤害。

5 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

6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改变说话方式,用积极主动的语言塑造自己。

7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强人所难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灵隔阂。

我们是否常强迫别人,或者被强迫控制,强迫会造成谈话双方不能心意相通,产生隔阂与埋怨。

8 性恶论导致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性恶让我们不愿去相信别人的善良,不愿意从好的方面去揣度人意。不愿意去面对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内心的需求。

9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无法选择自己降生在那个家庭。有些人很幸运,然而有些人生下来就要遭受痛苦和煎熬,或许...
    风小渔阅读 2,860评论 0 2
  • 郝言,18年专注人际沟通与公众演讲培训,公众演说资深专家 ,心理咨询师,人际沟通师,致力于帮助在当众讲话方面有障碍...
    a_ab51阅读 5,443评论 0 5
  • 从寝室到图书馆的路这次竟是是那么的远,寝室内那荒野求生的号角一直在呼唤着我,室友狂热的气血逐渐在点燃着我,我拖着沉...
    云晕阅读 1,74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