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论辩”是指“论证”与“辩论”。知识的真理性只有经过检验才能得到证明,而论辩是检验的方式之一。因此,应以论辩检验知识的真理性。
检验知识的真理性需要论辩。由于社会的高度分工,大多数人往往只能深入研究某一领域,很可能因经验不足而无法发现自己的缺点。而不同角度、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们的观点可以帮助其找到自身缺点并加以完善。
以论辩检验知识真理性有诸多好处,提高效率是其中之一。除了论辩,实践也是检验知识真理性的重要方式。但是,通过实践检验真理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其验证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检验的真理可能极少。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本来可以通过论辩避免的简单错误。况且,也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需要用实践的方式来检验,一些简单明了的知识通过论辩也可以检验其真理性。因此,以论辩校验真理可以节约检验时间,降低试错成本,提高检验效率。
诚然,论辩也并不是完美的检验方式。相较于客观实践而言,论辩可能因带有论述者的主观情绪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真理是客观的,故论辩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其次,论辩往往需要集中大量的人才与学者,这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以论辩验真理也并非易事。在当前强调“分数”的教育机制下,许多人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只是盲目的接受记忆知识,记忆知识尚且是难题,又谈何提出观点。再者,也有很多人因害怕权威,不愿做“出头鸟”,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
若想推动论辩检验真理,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配合。首先,学者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质疑的基础,并且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性论辩。其次,没有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是很难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论辩景象的,学者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新观点,让其他人敢于发言。
知识的真理性需要检验,而论辩可以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