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营养》十四

今天阅读的是132页到139页社交与社会化的内容。

无论孩子社会化还是与人交往这件事,都不是依靠成人手把手教出来的,社会化好不好,社交能力行不行,跟性格没有关系,跟情绪有关系。    当一个孩子内在情绪太多,整个人的注意力都会被干扰,别人用察言观色和学习社交的时间,他却在琢磨,为什么爸爸妈妈会吵架,为什么妈妈要这样对我,为什么爸爸要无缘无故发脾气……太多的精力用在回应内在的声音,情绪都耗费在这里,与外在的互动就有少了。

我对孩子关于社交能力这方面直接属于放养型,自始至终都认为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自己去解决,无论是受委屈还是和小朋友矛盾,我可以听你给我说,但我不能去帮你解决,会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但孩子一定是主角。记得大女儿小学五年级时发生过一件事,放学回家的孩子明显情绪不对,把自己关进自己房间,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她不小心砸了好朋友的脚,特别担心害怕好朋友脚受伤又担心好朋友不和她玩了,还怕我训她,孩子承受多少压力啊!我抱着她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件事?”“妈妈,我可以去看看他吗?再给他道一次歉!”“可以,妈妈陪你去!”于是,我买了点水果和孩子去了她好朋友家,她好朋友一开门,闺女就先道歉,又给她好朋友的父母也说“阿姨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这么诚恳的道歉把受伤的孩子父母都感动了,连忙说“没事的,阿姨知道一定是意外,就没怪你,你别内疚了。”她好朋友也安慰闺女说“不会生你气的,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看着孩子能这样主动承担责任,觉得特别欣慰,锻炼孩子社会性和社交化,我觉得主要也是培养孩子为人处世的品行!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们在一起游戏,在一起打闹,在一起学习,都是对他们的锻炼,前段时间学校组织脸谱画展,小公主她们组六个同学一起参加,其中有个同学突然受伤没有参加整体画画,小组同学有的就说不带受伤的这位同学,小公主回来和我说,我给她讲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闺女马上明白,回去坚决的和其他组员说必须带着受伤的那位同学,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小组,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少任何一个人!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社会,用她们自己的角度去看社会,在一点一滴中学会和这个社会友好相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与社会化,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出现问题,大人首先观察孩子的情绪,有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玩,有的孩子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
    930eb8f8758b阅读 194评论 0 0
  • 社会化好不好,社交能力行不行,跟性格没有关系。只是内外向探索方式不同。只有一种孩子会出问题,就是情绪太多...
    李静静s阅读 121评论 0 1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530评论 2 14
  • 历史总是不断上演,好的和坏的。 更奇怪的是,后人还很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们看历史,却很难避免历史重演的原因–时有...
    萬喱挑壹阅读 449评论 0 0
  • 目前月薪一万还在“贫困线”上挣扎 赚一万块钱还要看你生活的城市的消费水平如何: 北漂一族,一万块钱,还是过得很拮据...
    风shuo阅读 3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