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能让夫妻合力,让家庭发展的更快更好。
这个话题其实我一直在想,但是一直在自己的身上没有什么突破。仿佛答案呼之欲出,但就是不知道。
我妈妈说提的小意见是我俩应该分工协作,提高效率,但这好像还不是确切的答案;而且我在实践这种分工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勇哥的抵抗,让我觉得好像也不是很顺畅。
上一次FS例会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先生对于我的生活的参与度是非常低的,同样的我对他的生活参与度也很低。
可能我从小就独立惯了,一直以来都习惯于“单打独斗”。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是以个人的力量为中心去安排事情。当然啦,环境和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想说习惯的方式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
这样的态度其实在冥冥中影响着我,比如我找的工作我就很满意,时间相对自由,工作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安排。甚至在找保险经纪公司的时候,考勤和自由度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是这样的行为方式,可能比较方便和自由,也可能会提高个人能力,但是也会损失一部分可能的利益。比如说用保险来举例,如果是团队合作的话,那团队可能会做的非常大,如果个人单打独斗的话,力量总归是有限的。再比如说做医生,如果靠一个医生自己的力量而给一个病人看病,那坑你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个医生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的话,那在医疗界可能会挂名,因为团队可能会做出很大的科研成果。所以我觉得在个人的力量发挥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现在在这个方向上来思考夫妻的一个状态。
我和先生的状态是在单打独斗。嗯,单打独斗可能不太贴切,应该说我们仅仅是互相在支持,没有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状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首先互相不拖后腿,不能有人经常捅娄子捣乱,也不能有恶习伤害对方(的心灵),如果一个人有事情,另外一个人能迅速补上,比如做饭、看孩子、接送孩子等等。其实这种状态已经是比较好的状态了,所以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种状态有什么问题的,甚至是满足于这样的状态。因为这个状态下我相对比较自由,然后当我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呢,我先生立刻能够替补上来,我觉得非常好啊;同样的我也给他一样的自由,他在工作上有什么需求也能优先满足,保证不拖后腿。
但是现在,我发现好像对这个状态不满意了。
首先是我身边的夫妻的状态改变了,我之前遇到的人,有很多猪队友的,比如不着家、不管孩子、打游戏、抽烟、不做家务等等,让我觉得我家勇哥100分(是的,吐槽自己的老公可以让别的女人更幸福,哈哈哈)。那现在呢,我的心态为什么发生变化了呢?最直接的原因是我新接触的圈子里出现了很多夫妻齐发力的组合,让我发现,居然还有120分的状态,这并不是单纯的人比人气死人,而是真的开了眼界,原来传说中的夫妻齐心是存在的。这样,我就有了一个确切的目标。
接着我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也想要120分的婚姻啊。一改变就会需要磨合,加上最近这个疫情期间大家在家里呆的比较多,所以小打小闹就比以前要多了很多。但是这样的小打小闹之下,我还是没有梳理清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磨合。或者说我们家庭的那个整体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要是范范的说,我们要挣更多的钱,我们要把孩子的教育搞好等等。但是这些目标仿佛是清晰的,但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好像又是不那么明确的。那这么想来,我们应该首先把整体的家庭目标定下来,或者说把这个目标做一个细化的一个梳理,然后拆解成非常小的目标来实现。
先说第一个,钱。钱挣多少算够,花多少合适,现在的资产配置合理吗?这其实是FS的财务之梯。之前呢,先生对钱这个事情完全是无所谓的状态,所以所有的财务阶梯都是我一个人在做的。我现在觉得这种状态有弊端。所谓的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嘛,我一个人看肯定是不如和老公一起看,我看了觉得不够我会自己很累很焦虑,他呢还是无所谓,所以必须得把这个压力分担一些给他,要是人家就是没有压力,那他就要负责帮我卸下压力。再加上他最近对投资理财呢还特别的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把家庭的财富目标再重新梳理一下。
第二是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在这点上我们的目标还是比较一致的。尤其是刚生完孩子之后,我先生就在教育方向上给了一个八字方针总结,我觉得特别符合我的心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啊,我们贯彻的特别好。导致周围人都觉得我们有点太惯着孩子了,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啦,我跟我先生营造的家庭环境真的是非常宽松。嗯,这方面暂时不想改善。那看来大方向是同一的,那具体的贯彻,就是利用我擅长做计划的优点列出小目标,利用先生擅长执行和能够持之以恒的优点来贯彻实施。但是我也发现了,如果他没有参与到定目标的计划中,最终执行起来肯定就会有偏差。所以我觉得最完美的状态应该是我们一起来定这个目标。然后我们一起来执行分工合作。
第三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夫妻关系的一个目标啦,是我们夫妻关系应该经营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嗯,其实就现在的关系而言,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呢,我在这个问题上,对自己的觉察有点不太放心,因为这种“满意”中,时长会掺杂一些拧巴的感觉。之前听大学同学(XD,在我看来他们真的很和谐,和门当户对,很恩爱)说,她结婚一年估计得有200次想离婚。我当时很震惊。所以之后我的夫妻关系中再出现这种拧巴的状态时,我就会想起她说的话。所以,我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是真的满意,还是我“合理化”之后的满意。这点,我想除了语言的沟通之外,更重要的是我自己的觉察与内关。
第四个问题就是关于老人的赡养。这个问题呢,我们也没有细聊过。因为我想的比较多,喜欢提前设想出很多可能性,然后分别给出方案;然而勇哥的状态呢,根本对我做的方案不屑一顾,总说想那么多干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这件事情其实聊过几次,但是也没有聊到一个特别一致答案,所以我并不是很安心。确实也是我的方案,可能是层层层层递进,然后都想了十种可能性的方案都列出来了,可能其中只有一种会发生,甚至一种都没有发生。我突然想到,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是不是在提醒我什么呢?我应该再觉察一下,只有我知道我的担心是什么了,我想我们才能聊下去吧。
对一个家庭来讲,这四个大的主题如果都定下来的话,两个人就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力了。
此外还有一些个人职场上的问题,这方面我一直是秉着谁的事谁做主的原则。只要对家庭的影响不是特别大,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比较好。
嗯,差不多就这些吧,我觉得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我先把四个大的话题梳理一下,然后我们可以针对这个大话题下的各个小话题来进行探讨,看自己如何发光发热。
再补充一点,其实整体目标的梳理过程并不是为了让他赞同我的观点,也不是为了让他变得和我一样,而是说我们要明确一下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我们来进行一个优势互补。
这种沟通上最忌讳的就是:我一定是对的,他一定要和我一样,他一定要听我的。
要本着这样的一个心态去沟通,他是对的,我也是对的;我们之间肯定会有很多不同,这些都是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