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我们从小就听过,长大后也都不得不承认,眼睛是一个人五官中最重要的器官。
眼神,是很重要的肢体语言, 一个美人五官长得再标致,眼神不灵动,也会给人“美则美矣,毫无灵魂”的感觉,而一个人即便长得很普通,但如果能有一双美目顾盼生辉,总是会为她的容貌增色不少。
我们传统的审美都觉得眼睛要大,双眼皮,其实眼睛的神采和大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些人的眼睛大而无神,我觉得梅婷、陈慧琳就是这样;有些人眼睛虽小却光芒四射,比如林忆莲、萧亚轩、周冬雨......▼
一个人的眼睛美不美,最主要还是看眼睛是不是清澈、灵动、黑白分明。其实每个人小时候眼睛都是美的,你看几乎所有的小孩不管眼睛大小,都是水汪汪的黑白分明。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熬夜、用眼过度等等,会导致我们的眼睛不再水灵,而我们的阅历越丰富、见到的事物越来越多,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都会反映在我们的眼睛中,所以也有“人老珠黄”的说法。
袁泉的眼睛就很水灵▼
我家小茗同学的眼睛,是不是黑白分明?▼
要保持眼睛的灵动,平时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用眼过度,少看电子产品,多看绿色植物,保持正常频率的眨眼,常做眼保健操,经常转动眼珠,也可以学学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方法,经常用眼睛追随移动的物体(大师是看天空中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可以使眼睛更加灵活。
我的眼睛算是比较大的,但以前近视,偶尔不戴眼镜时也显得比较呆滞,反正也看不清楚,表情总是带着天然呆,眼神比运作慢半拍。做完近视手术后,说话自然而然加上了眼神,自己再稍微注意一点,有人说我整个人都比以前“机灵”多了。
放一张俞飞鸿的动图,是不是觉得眼神随着表情动,整个人都很有灵气?▼
还有朱茵这两张秒杀无数人的动图。▼
舒淇的眼神我觉得也非常吸引人,电影《寻龙决》对着陈坤抛媚眼那个镜头,我倒回去看了无数遍。下面这张也很美▼
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周末看到一个跳舞的女孩子,被她的眼神迷住了。她在开始跳舞前看了她男朋友一眼,当时我站在她男朋友旁边,真真切切地接收到了她放来的“电”。
我们的很多感情都是会通过眼神传递出来的,比如下面这几张照片:
当年周迅看李亚鹏的眼神满满的都是爱▼
奶茶看刘强东的“迷妹”眼神▼
还有野蛮女友的这张动态图,你能从眼神里看到什么?▼
02
眼神交流是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传递情感,释放信号。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仅不懂得好好运用,甚至有好多人还会害怕与别人的眼神接触,令我们失去一些被人了解以及了解别人的机会。有的时候不敢与别人对视,还会引起别人误会,以为我们不自信或是不尊重对方。
一个人的眼睛美不美可能是天生的,但善于运用眼神的技巧却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眼神不败术》这本书就详细地教会我们怎样在生活、工作、情场以及演讲中运用眼神,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助力。
即使很自信的人,有时候也会害怕与人四目相对,因为眼睛是我们情绪的大门,与人对视仿佛交给了对方长驱直入我们心理大门的钥匙,会让人有种赤裸呈现的不安全感,这也许是我们不愿和别人对视的原因。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中“系统脱敏”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平时和别人对话的过程中,刻意和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刚开始可以只看对方一只眼睛,慢慢再看对方的双眼。
练习的对象可以先从比较熟悉的家人和朋友开始,慢慢再与街上狭路相逢的路人对视,再与服务生、收银员等服务人员进行稍长时间的眼神接触,因为这类人员更希望在工作中获得实质且有意义的人际接触,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能接受眼神接触,并能积极给予回应。
与陌生人练习一段时间后,再与家人、朋友、熟人进行实质意义的眼神接触。练习的时候,不要直勾勾地看着对方,而是要把眼神接触看成一场舞蹈,以短暂的注视邀请对方共舞,然后再转向别处,再恢复接触......如此时断时续,每断一次,增加眼神接触的时间。
刻意练习后,我们会慢慢不再惧怕与别人的眼神接触,就可以慢慢将眼神运用在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了。
03
我觉得眼神接触的刻意练习,只是“眼神不败术”的基本技能,真正的精髓,还是要真诚,心里怎么想的,想传达给对方什么情绪,都要通过眼神表达出去。
比如面试时,和面试官的眼神接触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那个“度”,传递出自信又不咄咄逼人的信号。而在工作场合,与同事之间的眼神接触原则是“点到为止”,凝视对方一两秒,如果对方有很好的回应,再增加眼神接触的时间。
与异性交谈时,我们要自信,微笑看着对方的眼睛,尽可能展示自己的魅力,并读取对方眼神中的信息,积极回应。
书中列举了美国前总通克林顿的例子,他的眼神经常释放出对对方的好感,会让与他交谈的女性有种“晚上就会收到他的约会电话”的错觉。
在演讲中,眼神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技巧。演讲前不要急着说话,应该先扫视全场,并与其中一些观众对视,不要过多关注不友善的眼神......
书的最后,还教给我们与自己进行眼神接触,我觉得有些类似于瑜伽中的冥想。不同的是对着镜子,与镜子中的自己进行眼神对话,可以是审视的、批判的,最后试着与这些想法共处,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04
自从摘了眼镜后,我也试着练习了一段时间与人的眼神对视,自我感觉还是挺有效的,现在已经不是很怕直视别人的眼睛了,与人交流时也在尝试着与对方有眼神上的接触。当然,这个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不过练好之后,与人交流中,短暂的眼神对视,也许就能有很好的破冰效果。
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我妹对眼神的运用还比较好,我确信她没看过这本书,可能是歪打正着。她的眼睛比较清澈,白眼球偏蓝色,与人交谈的时候,眼神也不太会闪躲。
还有一次我记得是在移动公司办业务,那位工作人员给我的感觉很舒服,刚开始我以为对方是美女的缘故,业务办完后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脸,发现那女孩长得很普通。后来再回忆, 应该就是她的眼神让我如沐春风。这大概就是眼神的魅力吧。
与人交往中有眼神接触障碍的朋友,不妨试着学习一下这些技能,有兴趣的也可以找来原书看看,或许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