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与飞鸟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上线挺久了,感觉离自己有点远没有太关注,直到被她《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这篇文章刷屏,才知道她竟然是计算机工程出身。从做芯片到产品经理是一段有趣的经历。打开《产品思维30讲》一看,果然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每一讲都值得细细学习。
拥有产品能力,能让你有一种踩在地上的自信和踏实感。
曾经有几次这种踏实感觉。第一次是大一暑假做完金工实习,车铣刨磨钻、电火花切割、三维打印、铸造焊接等等试了个遍,觉得自己已经身怀绝技,可以去富士康打工了,再也不怕失业挨饿了。第二次大概是学完编程,看到自己输入的代码运行出了想要的效果,一时间信心满满,可以安静地做个码农了。如今也算是心想事成。不过这些让我感到踏实感的东西,和祖辈对土地的依恋是类似的,都是一种具体的依赖。梁宁所说的“产品能力”显然更高一筹。编程,只能够解决一小部分计算机问题。而产品能力:
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有这个能力,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甚至不局限于做产品。
产品能力是动手能力、掌控能力,能够到找到与现实世界真切连接的踏实感,知道如何分辨要点,建立掌控感,不再茫然和被动。相信自己的双手,相信自己的动手能力,比什么都踏实。
世界是如此的不可知、不确定,但是通过我们的系统能力,我们可以应对和消化这种不确定。为他人的生活中,提供一点小小的确定与依赖,通过产品与人对话,与人连接,其实也是一种温暖。
能够帮到那些立志优化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的人。世界如此精彩,我们当然不能置身局外。
期望30天后,练就一双发现痛点的眼睛,一双动手优化的双手,一颗洞察人性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