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所有的考试已经全部落下帷幕,前面七站试水的结果总结如下:
(1)20年国考(山西),报考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普通岗,岗位招考1人,共报考了87人。行测54分,申论54.5分,总分108.5分,没有进入面试。
(2)20年京考(北京),报考海淀区大羊坊街道办事处执法岗,岗位招考2人,共报考了36人。行测47分,申论68.5分,公安专业课缺考,总分无效。
(3)20年鲁考(山东),报考青岛市市北区区委组织部应急管理职位,岗位招考1人,报考人数未知。行测49分,申论56分,总分不到三位数,未进面试。
(4)20年川考(四川),报考成都市邛崃市街道办事处,岗位招考3人,报考人数听说很多。行测51分,申论46分,总分仍然不到三位数,未进面试。
(5)20年粤考(广东),报考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网络警察岗,岗位招考2人,报考人数未知。行测58.8分,申论65.5分,公安专业课46分,总分58.25分,排名第7,未能进入面试(进面比例1:3)。
(6)20年琼考(海南),报考三亚市吉阳区某街道办事处岗,岗位招考3人,报考人数未知。行测申论记不清了,总之没有进面试。
(7)20年军队文职(北京),以本科生报考身份报考了某食品后勤岗位,岗位招考1人,报考人数忘记了。公基66.8分,专业课数学3+化学52.2分,总分119分,排名第几忘了,未进入面试。
综合上述结果发现,7站中有北京站、山东站、四川站、海南站基本没有用心备考,取得不如意的分数也在合理之中,报岗位也完全没有遵从应该的方式报名,完全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以考试的名义去做,动机不单纯。这四站就不做详细说明了,而且下一年可能就不会报了。
基本确定的是2021年还会再考一次国考、粤考、文职的。因此这三站的经过需要重点总结下。首先是选岗类型,一定要本着最大优势化卡人,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所有的优势,哪怕是性别,三不限岗位最后实在没办法再选或放弃这个考试;其次就是选岗的找人数量,尽量不要选只招一个人的岗位,很有可能那是个“萝卜坑”;然后就是本着大城市的原则,不局限于北上广深,其他新一线城市均可考虑。
有几个小问题需要留意的就是缴费问题,国考不同于其他省考,缴费时间不和报名时间一起,而是在结束报名后的几天,年年都有人虽然报完岗位,但是总忘记缴费,致使功亏一篑;还有个就是准考证的问题,最好要把握好时间,零点的时候疯狂刷网页,尽量抢在大部分人前面去订下廉价旅馆,否则晚了会花大价钱;最后就是无论考场是否要求,最好要带机械表,把握好时间,又利于更好的去答行测。
国考是所有公职类中难度最难的,也是人数最多的,但同时又是机会最多的,前前后后有四次上岸机会,最理想的就是一次招录首批进,另三个就是首批补录进、首批调剂补录进、二批补充招录进;粤考是报考人数次于国考的,考题类型最丰富,基本不限制户籍,且由于坐拥两个超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大;文职是新兴起的一类考试,虽然不带编,但是工资高,且享受军人待遇及落户等政策,虽然公共基础题较简单,但专业课较难。
然后就是各个科目。行测的五个模块中,在国考中顺序是判断-资料-言语-常识-数量,1分钟出不了答案的情况下,果断放弃,直接蒙;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项目判断模块,40个题目标就是对30个以上;资料20个题目确保对16个以上,每个大题的最后一题时间不够就蒙c或d;言语是自己的短板,40个题目确保20个就可;常识和数量部分完全看时间,时间充足就认真分析做,时间不够就放弃直接蒙。申论部分按课上交的套路,能抄上的直接画出标记,需要改写的圈出用别的话语代替,而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能写则写,无法概括就不写。
粤考的行测尤其注意科学推理部分,这一部分直接决定了粤考行测的高低,且时间不同于其他考试,是一个上午就考完了行测申论。
军队文职的公共基础科目重点是多选题部分,下一次考试要有一定的冒险原则,能尽量选两个就选两个;专业课部分尽量将每个知识点看全,边看知识点边做题效果可能更加。
由于2020年的新冠,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后推迟,导致部分和2021年的合为一起,抓住这一机会,趁着2020年的试水余温,在两个月后的国考战场亮剑,一击必中!
然后就是所有带编考试中,先后顺序总结出来如下:国考-沪考-京考-苏考-鲁考-浙考-一批联考-粤考-二批联考-部分地区事业编-事业单位联考-军队文职。(仅作参考)如果时间允许,2021年就出血本,只要时间错的开,能去的都去,保持这种状态,直至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