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究竟有没有用?久久地握着手就是较妥帖的安慰。因为会说话的人很少,真正有话说的人,还要少。
——张爱玲·《金锁记》
沟通是在两方之间进行的,因此要同时考虑自己和对方,按匹配程度选择策略。如果是跟自己差不多,或者更加英明神武的人,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是有话直说。刻意隐瞒或者绕弯子的说话方式,是小瞧了对方。但有时候即便非常靠近的人,有时也难免会有表达和理解上的障碍。
我的朋友蒋皓华就有这样的体会。他曾就一个问题质问过老板卜铎士:这件事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卜铎士瞠目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蒋皓华当时那叫一个得意洋洋,认为自己很牛逼,发现的问题竟然把对方问住了。大约过了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蒋皓华才顿悟到,原来自己问的那个问题,在卜铎士的认知中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就该这么做,并没有任何其它的可能性。卜铎士瞠目结舌的原因仅仅是不知道蒋皓华为什么这么问。就是俗话说的:不在一个频道。
如果已经意识到是因为频道不同引起的沟通障碍,哪怕恨不得灭掉对方,从有效的角度看,还是要克制,不光是情绪还有沟通的内容,情愿少说一点,不能多说也不能不说,试探着说到对方能懂、能接受的程度为宜。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没有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就还留有再深入的余地。
又拿蒋皓华为例,经过多年的磨练,本来自认为沟通方面已经马马虎虎差不多了,眼瞅着又栽了一个大跟斗。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事,被舆论风传太过直白,对人批评得太肆意。蒋皓华扪心自问,自己已经非常注意克制了呀,批评也仅限于对自己有直接妨碍的部分,没直接妨碍的起码还有两倍这么多,都忍着没说呢。但事实摆在那儿,并不以蒋皓华的认知为转移,他虽有把握度的意识,但究竟取一个什么度,应该以沟通的对象为准,而不是自己的估量为准。
另一种容易马失前蹄的沟通是跟熟识的朋友之间。以为三观很近,频道相同,甚至工作性质也接近,想当然地以为想法会比较一致。其实并不然。蒋皓华最近也遇到这样的尴尬事。
蒋皓华和梅新基在霍锦阙那里买紧俏商品,注意这是卖方市场的一种情形。蒋皓华没障碍,梅新基遇到了一点障碍,找蒋皓华商量。蒋皓华就帮梅新基分析支招。梅新基找到霍锦阙争取,有些话就拿到了台面上来讲,令当事人霍锦阙十分尴尬。而且猜到跟蒋皓华有关,特地托人对小蒋做了央告。小蒋的感觉是大写的尴尬。蒋皓华和梅新基的要买的商品虽然都紧俏,终究不完全一样,在商家霍锦阙那里有微妙的分别。梅新基理直气壮争取跟蒋皓华平等的待遇,但在霍锦阙那里不知道同时有多少蒋皓华和梅新基,是否在这两人之间实现了平等,并不是霍锦阙首先要关注的,只要生意做完、关系摆平、面上不乱就好。作为蒋皓华来说,实在要帮梅新基,不如找霍锦阙侧面沟通。跟梅新基本人,反而以多做少说,甚至不说为宜。
还有一种情形是关系曾经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由于时间的推移,双方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之后,也需要谨防沟通的问题。
假设蒋皓华是混得较好的一方,就比较容易被混得不那么好的一方,比如梅新基过度解读。如果蒋皓华表现得志得意满,梅新基多半觉得他张狂,至少也批他个修养不够;蒋皓华如果在作进一步努力的时候遇到挫折,梅新基心里多少会有些暗暗高兴;蒋皓华如果有进一步的好消息,梅新基会在替他感到高兴之余,内心深处电光火石地冒出“以前你根本不算什么”“凭什么是你”的念头。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没有人会例外,哪怕是修养好的人也会跟梅新基一样。只是修养好的梅新基知道及时内省并调整心态。但如果你是蒋皓华呢?面对大把资质普通、喜欢比较、而且善妒的普通梅新基们,总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明知不怎么样的个人修养上吧?共患难的人往往不能共富贵,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雪上加霜的是,谁还没有点黑历史呢?所以如果你是突然发达的蒋皓华,请主动疏远深知你黑历史的梅新基,如有冒犯,也请护他一个周全;而如果你是梅新基,请最好抱持这样的想法:你只是恰好跟蒋皓华有点渊源而已,除非你有朝一日真跟蒋皓华一样了,否则你们真不是一路货色,就承认蒋皓华比你强好了。遇上坏心眼蒋皓华,这就是自保;遇上好心眼蒋皓华,你作为梅新基,就算其它方面望尘莫及,在人格上完全没有掉价,我仍然敬你是条汉子。
很多女性擅长叙事,细节讲得过分清楚。认定一个人的时候甜甜蜜蜜,腻在一起没完没了。很难想象境遇变化很大之后双方心态如何调整。针对女性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娇宠文化,让她们很物质、善嫉妒、情绪化,心智很难得到成长。如果女蒋皓华这方黑历史再多些,发达后再张狂一些,而女梅新基嫉妒心再强一些,再口无遮拦一些,那终有一天悍然开撕就势成必然。而防火防盗防闺蜜这句话,也就必然成为金句,许多人在悔不当初的时候,奉为圭臬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