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你需要这样理解“寒门出贵子”

1

阶级固化的话题还在层出不穷,

许多人唏嘘“寒门出贵子”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

听得多了,就觉得矫情。

贵子是指什么呢?

光宗耀祖,有钱有势,

有令人羡慕的人生。

寒门呢,被普遍认为农村、小城市,

以及大城市底层的一类人群。

这样看,“寒门出贵子”其实从未普遍。

远到早期,我们知道有孔乙己、

范举人这些被科考逼疯的人,

近在眼前,就算美国,

民主也是有分层的。

如果你说,往上数三代中国都是农民,

那时候,就是寒门出贵子,

我只能说,那虽然是事实,

却是一个过渡,

放眼稳定的社会形态,

寒门出贵子的难度都极大。


2

还有一个显著的现象,

在中国很多农村,

寒门,其实压根不想出贵子了。

我们家是安徽阜阳下面的一个农村,

读书的风气已经大不如前。

孩子即使书读得好,

也几乎靠自己和学校的教育,

家长在这方面除了供学费,

其他参与很少。


我弟弟的大女儿今年9岁,

我以前一直忧心于她学习成绩不好,

想着以后还是最好上个大学。

可她妈总是和我来一句:

她脑子笨也没有办法,

她不像你上学那样机灵。

这是农村人普遍的想法。


我妈看得更直白,上学有什么用?

像你一样那么大年纪还不让人省心吗?

读书是白读了!

在农村早早嫁人有什么不好?

嗯,我们那嫁人是越来越年轻了。

去年年底结婚,到现在怀孕6个月的二表妹,

她刚刚满18周岁。

她的姐姐21岁,已经儿女双全。

她们嫁的可都不错,都是做生意的,

论不免于物质和思想之苦这方面,

我的书的确是白读了。


越来越方便的生活也让村里人对读书不感兴趣。

一进村,家家户户三层楼房,

装修比拟贵族气质,

小轿车几乎是年轻人结婚的标配了。

大街上高级超市也开得多了,

生活应有尽有。

我的表妹还年轻的不行,皮肤水嫩,

在家里被当成女神供着,

谁说读书的女人就一定变得幸福?

我们怎么定义读书后的幸福就一定是高级的幸福,就连痛苦也是高级的?

这的确是读书人定的规则。

就连范雨素,她为我们接受,

也是习谙了我们的话语方式。

我们才听得到她。


3

很久前看过一部电影叫《海上钢琴师》,

讲一个出生在船上,

被船员共同抚养大的孤儿。

他10岁时靠听别人弹奏自学成才,

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钢琴师,

许多人从陆地上慕名前来听他演奏,

那里有美国参议员,

有想让他制作唱片的商人,

还有来斗钢琴的“爵士之父”。

他有很多机会离开船,

而且几乎只要一离开,

立即就能坐享才华赋予他的巨大名利。

好友麦克斯一直劝他离开,

他也犹豫过,一度和船员们拥抱告别,

但下到半截楼梯又回到了船上。

多年后船到了年限要爆废掉,

他选择了和船一起葬身大海。


很多次,我们的钢琴师站在船上,

望着岸上的纽约大都市,

高楼林立,云雾缭绕般,

对这景象感到万分恐惧。

在生命的最后,

他对麦克斯讲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下船。

“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

“天啊!你……你看过那些街道吗?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下去该怎么办?你怎么选择其中一条来走?怎么选择“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或者选择一道风景欣赏,选择一种方法死去。 ”


城市里的男男女女,

过的岂不就是钢琴师所说的这种生活吗?

城市就是欲望的无底洞,

上升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在太多的十字路口迷失迷茫,

歌颂着可能性,

其实真的有那么多可能性吗?

我们的可能性都被绑架在主流媒体议程,官方意识形态、流行文化里,

那里推崇的观念、生活,

让多少人失去了独立思考,找到自我的能力?

更邪乎的是,

现在“要学会独立思考”“要个性”也成了一种被收编进消费文化的口号了!


对寒门出贵子感到恐慌?

这暴露了我们对财富名望的贪婪追逐,

也暴露我们的教育其实不是让人学会安身立命,自我发展,

而是将我们自己培养成一个遵循进步,

以名利为大的【普通人】,

在这个导向下去折腾,去创造,

怎么都行。


所以如果大家在城市里追求的都只是一个东西,

那留在农村,家乡小城,有什么不好?

大家各不妨碍大家的追求。

那里虽然有攀比,但不至于没有边界,

虽然追逐财富,但不至于差距太大,

虽然格局小,但那是根,也是安稳,是归属。

4

寒门出贵子,更好的世界里,

这个贵不应该是财富意义上的贵,

而是尊严意义上的贵。

教育最基本的应该是让每个人,

无论财富多少,

都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应该是让每个人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

任何职业都能被尊重,

任何身份也都能安心,

以此为荣的做下去。


想想最近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惨剧吧,

深层次处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

保姆借高利贷赌博,偷盗雇主家财务,继而放火,

这里面充满的是她对财富的觊觎,

对自己卑贱命运的敏感。

新闻里,雇主对这位保姆很关切,

一直当自家人看待,

甚至借了10万块给她。

很多知名自媒体对保姆怒气而攻之,

他们站在雇主的一边,

提醒雇主一定要有界限感,

不能太把保姆当自家人,

更哀叹现在保姆怎么都这样,

尤其年轻保姆,心眼更多。


保姆的尊严薄弱由此可见一斑,

她们不会把这个当成职业,

也没有认同感,

做保姆让他们感觉低人一等,

而她们的雇主,乃至社会甚至也是这么认为,

这就要命了。


但保姆和仆人本可以有另外的模样。

比如《追风筝的人》里的哈桑,

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感动了万千读者。

主人阿米尔却等级观念严重,

他看到哈桑被强暴后逃跑,

后还逼迫父亲辞退了哈桑父子,

远不像这位仆人有大善。


比如电影《触不可及》,

白人富豪菲利普瘫痪在床,

需要找一个全职陪护。

很多人应聘,

但他最终选择了刚从监狱出来、经常不干正事、家里穷得叮当响的黑人德希斯。

菲利普说,德希斯“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没有歧视”,

德希斯对菲利普家的一切感到欢喜,

住大的床,学着画画,看上女秘书,

跟着菲利普学跳伞。

但你丝毫感觉不到他或卑躬屈膝

或仇恨取笑富人的姿态,

对他来说,

这些富人的生活就和平常生活一样,

绝不需要他谄媚和小心翼翼去维护。

也正是他的这种平等的尊严,

打动了精英身份的菲利普,

两个人产生了深刻的友谊。


主仆本可相安无事,

仆人也有它的尊严所在,

可以平凡的伟大,简单的快乐。

不愧对自己,不妄自菲薄。


所以,寒门请出这样的贵子,

无论以后贫穷或者富裕,

都能活的顶天立地,一身自信,体面自尊。这些不需要资源、财富的比拼,只需要追随自己的内心。

相比富贵的贵,

我们太缺失教导孩子怎么样面临平凡,对待平凡。

而“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5

对寒门出贵子的忧心,

凸显现代人身份的焦虑,

已经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开篇就写到: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

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

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

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

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

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

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是通过“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的。

这就说唯有外界对我们尊敬,

关注我们,

我们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所以,我们的很多欲望,

其实和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


身份的焦虑背后是以下观念做支撑:

人人生而平等,

人人深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实现梦想。

而在18世纪以前,基督教社会和中国封建社会,

都是有严格的等级秩序,

甚至把这看作天之道、神之道,

反而大家较容易接受自己的身份。


政治学名著《论美国的民主》,

是第一本系统质疑民主是否真正如想象中美好的著作。

19世纪30年代,

作者托克维尔到了美国后考察发现,

富足的美国人常常焦躁不安。

他承认民主和平等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生活要比原来好的多。

但也指出中世纪底层的民众却享有精神上的宁静。

“尽管不同阶层人们之间命运如此迥异,但各个阶层之间并无恶意。你可以在这个社会看到很多不平等,但你不会看到人们的心灵因此而蒙羞。”

托尔维尔特别提到民主社会与贵族社会对贫穷的看法,

在贵族社会,底层的仆人能“愉快地生活,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同时也不失自尊。”

而现代社会,媒体和社会舆论聒噪,

让每个人相信都有机会攀登到金字塔尖,

然而事实是只有很少数人能脱颖而出,

大部分底层年轻人并不能改变身份,

从而变得意志消沉,轻贱自己,

憎恨自己的顶头上司。

今天民主已经成为普世价值,

托克维尔所说的现象要严重的多,

而且中国人由于缺乏信仰,

就更夸张了。


当然,没有人愿意重回黑暗世纪,

学者的种种讨论最起码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是否我们忙碌追逐的同时,

并没有获得想要的快乐?

是否在达到人生新高度前,

先学会缓解焦虑?

是否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信仰,

发掘人生的意义?

是否寒门不需要攀登高处,

也能有曼妙的风景?

停下来,想一想吧。

6

有个人在写给她宝宝的信里说:

“孩子,等你长大,

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

那就去努力吧,

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

那也不错。

如果你想从政,

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

妈妈一定支持,

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

那也挺好。”


这是多么伟大的妈妈,

但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层东西。

写下它的人叫刘瑜,

是我喜爱的学者,

剑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

很明显,这是一个精英家庭的教育观。


他们的孩子可以不付吹灰之力,

从小就广猎世界各国文化,

各种思想潮流,有更多选择。

孩子倘若去做理发师,那你会说,

哇,他一定是因为喜欢。

可寒门的孩子呢?

如果他去做理发师,恐怕你会说,

哎,他一定是被逼无奈的。


就像高晓松说他从来不在中国买房,

你就会说,那是因为人家有钱,

说买就买了,那不一样。

苦逼的我们还是要安心做个房奴的。

你可以说这是人性的拧巴之处,

尽管富家孩子做理发师喜欢的几率更大,

但为什么寒门的孩子就不能是呢?

是否问题是出在你的身上?


我们应该渴望有更多能写出这封信的的平民妈妈出现。

不再纠结寒门出不出得了光耀门楣,

前程远大的孩子,

而是关注寒门能不能出一个忠于自我,

不因外界定义自己,

在任何等级,任何职业,

都能有自我尊严和骄傲的孩子。

如若是这样的贵子,

请给这个社会多来一打。

而在这之前,

作为即将做家长或已经是家长的我们,

也许应该放下一些对所谓阶级固化的恐慌,

学会自我安放。

毕竟,父母是孩子最深远的老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