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细草梦回信州远,黑风吹散北向还
歌曰:
猎猎红灯帐,亭亭青画舫,
秋风翻卷太平幢。
高树隔山障,荒野古战场,
牧童拾得旧刀枪。
坍墙陋巷,说道梦中白玉堂。
富贵虚妄,转眼头白鬓染霜。
不如归去 月下撒网
坐观虎斗 行看鹤翔
四季朝暮 纳税交粮
五湖烟雨 江海沧桑
把余粮晒晾 酿得酒一缸
葫芦锯半 舀一瓢尝
呀 好似肚里打翻调料场
酸甜苦辣 天地苍茫
话说大宋仁宗嘉祐三年,京师瘟疫盛行,天子使太尉洪信赍奉御书丹诏,到江西信州龙虎山上清宫,请虚靖天师做那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天灾,救济百姓。不想事毕以后,洪太尉游三清殿宇,误闯前代老祖天师所设伏魔殿,按捺不住心中好奇,以势欺哄众道士,将铜锁砸碎,封皮扯开,石龟掘起,只听泼喇喇一声,将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尽数放出。唬得洪太尉后悔不迭。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洪太尉只索把此事藏在心里,怏怏而回。
后至神宗年间,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偏偏京师又遇灾异,朝中一时议论纷纷,明里暗里无不说新法过于苛刻。王安石不得不罢相,而灾异未见分毫减弱,神宗着慌,又使时任殿前太尉任安去往龙虎山延请天师。遮摸是神差鬼使,此位任太尉,诸事已毕,也由观中道士陪着,前后游览庙林殿宇,行到伏魔大殿,见梁折墙倒,衰草及膝,已是一片颓败景象,遂问道:“观中其他庙宇皆富丽堂皇,何独此处如此不堪?”
众道士七嘴八舌,叙洪太尉旧事,道:“往年洪太尉误走妖魔,师父以为天数如此,伏魔大殿遂至废弃。”任太尉自小生在富贵之家,长在东京汴梁,所见亭台楼阁皆雕梁画栋,何曾见这般荒凉粗犷景象,一时兴起,见殿门搬开,殊无阻拦,便信步走进去。众道士以为殿中妖魔都已被洪太尉放走,游览一番也不妨事,遂也没有异议。
殿中更是凄凉,一墙之隔,仿佛两处世界。间有草蛇硕鼠伏地溜过。任太尉到洪太尉放走妖魔处(看了),见石碑半倒,碑底沉泥乌黑,石龟掘出来在地上乱放着。看那洞时,黑洞洞地,望不见底。任太尉前后走遍,并无甚新奇之处,兴致陡落,便欲返回。也是合当有事,不知哪个道士叫得一声:“那是什么?”
众人循其所指望去,只见墙角忽明忽暗,生着一株奇草,三五枝丫,通体泛着青光,有如幽冥。任太尉不由打个寒噤,问道:“适才墙角可有此草?”众人皆答道:“不曾看见。”任太尉心中纳罕,平白无故如何多出一株妖草,这般模样,定是妖魔未尽,又来作祟。
想到此处,不由恶向胆边生,几步走将过去,伸手将草连根拔起,丢在地上。那草仿佛有知觉般,摇摆几下,青光渐渐寂灭。忽又有道士叫道:“任太尉小心墙上。”
任太尉仰头看时,见一条黄皮小蛇,顺着房檐如鱼般游走,嘶嘶地吐着信子,煞是怕人。任太尉到底是个武官,会些拳脚武艺,当时抽出防身匕首,向那梁上一掷。只听一声怪响,小蛇登时翻滚下来,毙命而亡。
众人呆立当场,瞠目结舌。任太尉将匕首拔出,可也作怪,蛇身上伤口处并未流血,只慢慢地涌上一股黑气,初时如香烟,次后越来越浓,直如炊烟粗细,奔腾而起。任太尉与众道士唬得面如土色,还是任太尉机敏,急急率众道士离开是非之地。幸得此烟并未波及龙虎山诸殿,只直直地上涌,到高处才折角向北而去。
任太尉经此一吓,在床上歇息三日方才灵魂归窍,因不知主何吉凶,回到京师照例不敢言说。看官听说,这奇草黄蛇自该由任太尉手中出世,以有此劫。他们自然应在本书二位人物身上,与先前遁走一百零八个妖魔也是关系非常。
正是:
云烟雾障惹人惊,斧钺刀兵末世兴。
鬼迹神行非附会,天罡地煞是通灵。
胸中垒垒生豪气,何必遥遥慕令名。
独坐床头观日月,车轮声里叙平生。
小结
拿到作业之后,我想了半天,我该怎么样删去文中的“的”和“了”。
结论是我做不到。虽然我也攒出一篇如上没有“的”“了”的文章,但那毕竟是用拗口的白话文写的,并不符合日常用法。而且有好几处,我私下里觉得添上“的”“了”会更好些。
比如“那草仿佛有知觉般,摇摆几下,青光渐渐寂灭”,“摇摆几下”我觉得不如“扭了几下”。“任太尉心中纳罕,平白无故如何多出一株妖草”,“多出一株妖草”我觉得不如“多了一株妖草”。
这篇白话小说,我已经写了十几回了,一直没有写楔子,借这次作业把它补上。先前我写这篇小说时,就曾考虑过“的”的问题,查了水浒,却发现原来它也是要用“的”字的,一些熟语也是非用“的”字不可的。试举几例,“了”例一并举出。
1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2 “俺梁山泊黑旋风李逵的便是”(“某某的便是”,是明清小说常用的自我介绍套语)
3 水浒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也开眉展眼”(这句也有“了”)
4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遂吃了些无菜的蔬食,师徒们歇在流沙河东,崖次之下”
5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宝玉“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
6 水浒第二十四回,“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大罪,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冠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例6是宋江看了晁盖劫生辰纲的海捕公文之后,一番心理活动,连用了五个“了”来表现生辰纲一系列后果的严重性,宋江心内忧急如焚。假如删掉“了”,改用其他说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此时宋江的心情。
例5宝玉这句经典的剖白,我一直认为是最浪漫的情话,“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可以说“一身病”,然而不如“一身的病”读着轻重有分,“弄了”,当然“弄”字非常贴切,然而若没有“了”字,单音节动词,难使句意完整。
还有红楼梦里著名的“好了歌”,也是一例。
“了”字除了和动词组成词组表示完成之外,本身也有动词的意思。“了却君王天下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当然,其做动词时,是万万不能删减的,而其做助词时,也并非全无用处。助词助词,所谓“助”,自然对句意有所帮助。
且看例4,前一句稍口语化,后一句“流沙河东崖次之下”便对仗整齐,前后松紧有致,错落分明,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而不是一直紧张:“遂吃些无菜蔬食,歇在流沙河东,崖次之下”。例3若改成“若是有人识得我们,便是死也开眉展眼”,亦打乱了文本的节奏。
“一道灵魂直奔封神榜去了”“一道灵魂直奔封神榜而去”“一道灵魂向封神榜奔去”,读者可以体会一下这三者的区别。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我想你了”和“我想你”含义略有差异。“黄河的水干了”和“黄河水干”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罢了”和“罢罢罢”的说法不同,感情强弱也不同。
所以啊,像“的”“了”这种利用频率超高的词,避免滥用当然是必要的,但也不必视其如仇雠,一个都不用。古人作诗填词写文章,自然不用“的”“了”,但他们有他们的虚词“之乎者也”等等,与现代白话文“的”“了”等的用处并无二致。
读书时,老师常说妙用虚词能使文章增色不少,这里,我也想说,恰当地使用“的”“了”等词可以调节文章节奏,展现自我风采,也能使文章表述更加准确、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