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智力发展

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早在童年时代,我的学生们就看到,在一些小型的劳动集体——课外的技术小组和农业小组里,充满着一种多么丰富的智力生活。这些课外小组是教育少年学生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外小组活动的价值,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尝试自己的禀赋和能力,在具体的事情中表现自己的爱好,找到自己心爱的工作。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少年每周在教学工厂里劳动一次:他们学习加工木料和金属,制作机器和机械模型。教学大纲规定的劳动实质上就只有这些了。它能不能满足少年的多种多样的兴趣和要求呢?当然是不能的。正是为了使劳动和智力生活统一起来,为了使学生的空闲时间充满具有重大精神意义的活动,我们组织了许多课外小组: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组、育种小组、园艺小组、养蜂小组、机械化小组、电工小组、无线电工小组、钳工设计小组、车工小组、动物饲养小组、养花小组等。没有这些使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充分发挥的课外小组,就既不能设想有真正的智育,也没有情感和审美的教育。如果不能使双手成为智慧的高明的老师,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就会缺少一种强有力的情绪刺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