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野狐君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有个名叫通公的僧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姓氏。
他居无定所,四处游荡。说的话疯疯癫癫,很是诡谲,但是后来一定会应验,这时人们才明白他话的意思。他又喝酒又吃肉,整日在民间游走。
侯景很是信服通公僧人。
扬州还未被侯景攻陷的时候,通公僧人捡拾了无数的死鱼头,堆放在西明门外,又拔了许多的青草和荆棘栽在城里的街市上。城里百姓对通公僧人的行为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等到侯景叛军渡过长江,攻入扬州,叛军先从东门开始屠杀,一城人尽被屠戮。叛军将砍下的头颅放在西明门外,作为景观观赏。一时扬州市井破落,城中荒草丛生。
通公僧人对侯景说了所为的得失,对侯景不利。侯景很不高兴,但又忌惮通公僧人非寻常人,不敢轻易加害。于是私下派遣一个叫于子悦的小将,带着四名武士暗中去杀害通公僧人。
临行前,侯景对于子悦嘱咐说:“僧人如果知道你们是去杀他的,则不要加害;如果他不知道,就将他秘密抓来。”于子悦到了通公僧人住所后,命四个武士埋伏在门外,自己独自进入房内见僧人。
通公僧人背对着房门,脱了衣服正坐在火旁烤衣服。没有回头,对进来的于子悦说:“你来杀我,你知道我是什么人?你竟敢杀我。”于子悦连忙行礼说:“小将不敢。”便退了出去,急驰往侯景处报告。侯景听后也很是惊骇,只好像通公僧人赔礼道歉,再也不敢加害于他。
后来,侯景设宴款待宾客,邀请了通公僧人。宴会时,通公僧人拿起一块肉,加了很多盐,进献给侯景。僧人问侯景:“味道怎么样?”侯景说:“太咸了。”僧人说:“不咸的话就会烂掉。”在座的宾客一头雾水。
等到后来侯景被部下杀死。众人将五石盐放进侯景的肚子中,将尸体送到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里百姓争相割侯景的肉来吃,把尸体的肉全部吃光了。后来,人们也不知道通公僧人去了哪里。(出《广古今五行记》)
注:侯景(503~552年),本姓侯骨,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人,羯族。剽悍好武,擅长骑射,初选为怀朔镇兵。北魏末年,拜定州刺史。后来,归顺东魏权臣高欢,拜吏部尚书,迁河南尹。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拜豫州刺史。太清二年(548年),发动侯景之乱。大宝二年(551年),篡位自称皇帝,国号为汉。梁元帝承制后,江州刺史王僧辩和东扬州刺史陈霸先,率军收复建康,平定侯景之乱。侯景被部下羊鹍所杀。
更多奇异故事,请关注、点赞、分享微信公众号“野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