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号,是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到河南信阳新县红色教育学习的第三天。白天实地教学,参观领略长征时期革命前辈们的艰苦不易,晚上返回驻地时间尚早,我和另外两名同事相约一起到外面随处走走。
出鑫海湾酒店跨过一条马路即是潢河岸堤,我们沿河向南行,一路上风光旖旎,游人如织。
月色朦胧中,河畔的垂杨柳跟随晚风飘动,婆娑婀娜;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不甘寂寞,挑着小灯笼在柳叶间飞舞穿梭;远处的霓虹灯闪烁着奇异的光,被霓虹灯妆点得美轮美奂的两岸风光倒映水中。 夜色中的潢河,比白日里平添出几许神秘。
欣赏着两岸美景迈着轻快的步伐一路前行,途中偶遇一座小山,听当地人讲因山下有条小河叫龙泉河,故此山就叫做龙泉山。山不大,但环境优雅、风光秀丽,我们决定量力而行往山上走一段。
登山的小路狭窄陡峭,蜿蜒曲折。爬到半山腰处,考虑到次日学院还安排有户外活动,为了保存体力,我们准备就此返回。
恰在此时,耳畔忽然有笛声响起,甚是悠扬。仔细听,像是从山顶传来。是谁竟有如此雅兴,这么晚了登高吹笛?我们三人旋即打消了下山的念头,索性循着笛声,上去一探究竟。
就着幽暗的灯光,小心翼翼地爬到山顶,气喘吁吁的我们发现上面竟还有一古色古香的小阁楼,悠扬的笛声正是从这里袅袅传出。
通过逼仄的旋转楼梯上到阁楼里,抹把汗水定睛一看,一位老者正在弄笛吹曲,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呢!只见他戴副金边茶色眼镜,身著白衫,气定神闲,十分儒雅。身旁搁置的一个红色拉杆旅行包里装着一捆长短粗细不一的笛子。
等老者一曲终了,我们上前与之攀谈,得知他是信阳新县旅游局早年间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已经70岁了。虽已退休多年,人却一直都没闲着,平日里喜欢旅游、写作,尤爱吹笛。
年至古稀,老先生非但不守旧还很新潮,为了使笛声传得更远也更动听,每次出门,他都会特地携带一个“无线麦克”和扩音器。
闲聊中,我看见阁楼的靠椅上放着一打折叠的稿纸,随手翻了下,上面记的全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小白杨》、《说句心里话》、《青藏高原》、《不老的草原》、《骏马奔驰保边疆》、《我的祖国》、《南泥湾》……
当我们问他能吹多少首曲子,老先生自豪地说:“几百首吧,吹上几个小时不成问题!”
在老人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和着他悠扬的笛声一连唱了好几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驼铃》、《为了谁》、《茉莉花》、《敖包相会》,不同曲调的歌曲老人就使用相应曲调的笛子,技法娴熟。
山顶阁楼遇知音,老人感到格外开心,竖起大拇指连夸我们唱得好,还专门让身边一朋友帮他用手机录像,末了还认真地记下我们的联系方式,说回去后好把视频传给我们。
我们呢,虽然白日里实地参观了一天,晚上又多走了几步山路,辛苦了些,但不虚此行,老人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想想看,现实中,有多少人要么牢骚满腹、消极怠惰;要么悲悲戚戚、浑浑噩噩;更有甚者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在这世上,如同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与老人告别后,我们先下了山。归途中,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 。
初夏时节,邂逅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感觉真好!